
南宁市第五幼儿园 曾咏梅
时间:2015年4月25日—26日
随着全国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作为幼教改革的前沿城市,有效地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形成了具有上海地域特色的课程。为借鉴上海地区成功经验,促进和推动我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开发与实施,2015年4月25日—26日,参加了“《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组织实施策略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期间,通过聆听报告,深入课堂,真实地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教育生命力。前沿的教育信息、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成果、优美的园所文化令参加培训的老师感到震撼与冲击,每个人都犹如海绵吸水般如饥似渴地学习者、记录着、思考着、感悟着。
现将本次培训学习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一、感受教育新观念,充实新理论
学习培训期间,聆听了上海三位幼教专家的精彩报告,深刻体会到专家讲座丰富的内涵和睿智的风采。在《让幼儿自己真的动起来》报告中专家指出,1998年上海第二期课改开始,从官方层面展开了对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全面研究。崔岚老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地诠释了区域活动的意义在于对幼儿的活动与发展——主体参与,有利于促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课程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内涵,冲破了只有“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教学的 “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区域设置与指导策略》的主题报告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区域的设置与指导“要把握三大策略---空间策略、内容策略和材料策略”,从中感悟到“区域活动能让幼儿自主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想法和需要;能让幼儿做一个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社会的主人。”
题为《让幼儿园个别化活动更有意义》的报告,个别化活动即“区域活动”、“区角活动”,她明确指出“区域活动是教师预设的一种课程形式,是儿童自主性探索活动,是开放的低结构活动”,“课程价值是顺应儿童”,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实施要研究儿童的身心规律—顺天性、要研究儿童的个体差异—顺个体”,更加凸现了区域活动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三位专家的报告主题突显、信息广泛,深入浅出,从理论到实践,更多注重了讲座与学习的互动性,更加注重了实践应用的有效性,所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都能引领大家从高端向底层连线。倾听专家的学术报告,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它不仅使我了解了上海第二期课改的背景、上海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使我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熏陶,真正理解了“区域活动(区角活动、个别化活动)”的内涵,对规范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