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凡是亏损产品都应立即停产。”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不完全正确,应分析亏损产品是虚亏产品还是实亏产品。若是实亏产品应立即停止生产。若是虚亏产品需要具体的分析:
(1)生产虚亏产品的生产力量无法转移就不应停止生产。
(2)生产虚亏产品的生产力量可以转移就需要分析亏损产品提供的贡献边际是否高于其他用途所创造的收益,若高于应继续生产,若低于应停止生产
2.在一次成本控制专项座谈会中,有一位管理人员提出:“材料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材料用量差异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你认为这种成本控制的方法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成本控制的责权利相结合原则进行分析
(1)材料价格差异方面:不是所有的价格差异的责任都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例如国家宏观导致的价格上涨是采购部门不可控的,其价格差异的责任不应由采购部门负责。
(2)材料用量差异方面:不是所有的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都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例如采购部门舞弊购买了质次的材料导致生产过程大量废品的出现,其材料用量差异责任不应由生产部门负责。
3.有一种观点认为,成本定价法是根据成本来制定产品价格,所以成本是制定价格的唯一依据。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价格的高低由成本费用、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三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定价方法就可以归纳为: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
1、 成本导向定价法
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
(1)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来制定产品价格。
优点:计算简单、简便易行,可以使企业获取预期利润。
缺点: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缺乏灵活性。
2)目标利润定价法:根据损益平衡点的总成本及预期利润和估计的销售数量来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能带来企业所追求的利润2、需求导向定价法
是以买主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需求强度作为定价依据。
(1) 认知价值定价法。企业应当搞好产品的市场定位,突出产品的特性,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使买主感到购买这些产品能够获取更多的相对利益,从而提高他们接受价格的限度。关键在于准确估计买主对产品的认知价值。
2) 需求强度定价法。利用需求函数根据市场需求强度定价的方法。不详述,太专业。
3竞争导向定价法
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产品价格作为定价基本依据。
1)随行就市定价法。按行业现行平均价格水平来定价。同质产品市场的惯用定价方法。在异质产品市场上,企业有较大的自由来确定其价格,产品的差异化使买主对价格的差异不甚敏感。但企业也想对于竞争者确定自己的适当位置,搞好自己产品的价格定
(2)投标定价法。指卖方在买方的招标期限内,根据对竞争对手报价的估计来相应制定竞争报价的一种定价方法。
以上是制定价格策略方面的方法
4.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公司的成本特点是制造成本占有较高比重,而现代公司成本的特点是哑铃式成本即两头大(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占有较高比重)中间小(制造成本的比重比较低)。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在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的大量生产使需求达到饱和时,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顾客对产品的消费在质量、时间、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如生产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电脑辅助生产等,企业制造环境也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开始重视制定竞争战略,并随时根据顾客需求与竞争者情况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
5、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经济用途和计入产品成本方式的分类各有什么作用?
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费用。
6.成本分析的原则是什么?包括那些内容? 答:成本分析的原则是指组织成本分析工作的规范,是发挥成本分析职能作用、完成成本分析任务和成本分析方法的准绳。成本分析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的原则(3)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原则(4)事后分析与事前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7 .成本计划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制造业企业编制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制造费用计划、期间费用预算、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方案五方面。
8 .提高价值系数的途径有哪些?
1、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2、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
3、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4、成本增加不多,产品功能却有较大的提高;
5、消除过剩功能,同时成本有较大降低。
9. 成本考核的指标有那些?
答:成本考核的指标有:(1)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3)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
10. 简述成本计划编制的基本步骤。
答:不论采取什么方法编制成本计划,其编制的程序基本上是一样的,基本上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第一,编制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第二,编制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第三,汇总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第四,汇总编制全厂成本计划;第五,编制期间费用预算。
11. 什么是成本最低化原则?如何理解这一原则?
答: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析影响各种降低成本的因素,制定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目标,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实际执行结果达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最低化成本原则时,首先,企业应注意全面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是最理想的结果。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研究各种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并使可能变成现实。其次,企业要研究合理的成本最低化程度。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实际出发,二是要注意成本最低化的相对性。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在分析降低成本的因素时,确定在企业主观努力下可能达到的最低成本水平,并据以分析、考核和评比。所谓成本最低化的相对性,是指某些老产品的成本水平不会每年都大幅度下降。
12. 编制成本报表有哪些要求?
答: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报表的作用,成本报表必须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和编制及时。(1)数字准确,是指报表的指标必须如实地反映企业成本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得以估计数字、计划数字、定额数字代替实际数字,更不允许弄虚作假,篡改数字。
(2)内容完整,是指应编制的成本报表的种类必须齐全;应填列的报告指标和文字说明必须全面;表内项目和表外补充资料,不论根据账簿资料直接填列,还是分析计算填列,都应当完整无缺,不得随意取舍。
(3)编报及时,是要求按照规定期限报送成本报表,以便有关方面及时利用成本资料信息进行检查、分析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