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4:30:59
文档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过称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江
推荐度:
导读《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过称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江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过称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江西南昌)。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简介岳阳楼。(出示岳阳楼图片)

    孟浩然,范仲淹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显示课题) 

 二、作者及背景了解

   【师:欣赏诗歌前,了解诗人,了解诗的历史背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现在我们就来结合课文的注释,认识诗人陈与义与他的经历】(出示课件“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指出应掌握的知识点:

1.作者简介: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简斋集》。

2.写作背景: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

3.了解“靖康之变”:先请学生说说靖康之变,然后出示课件了解。

4、创作分为两个时期。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一)读准诗歌

【师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诗歌的美。那现在就让我们赶紧去朗读一下这首诗吧。】 (出示课件“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

2、请一个学生朗读。【读准字音:旌jīng,徙倚xǐ yǐ】(出示课件“朗读”中的字词注音) 

3、齐读诗歌。 

4、明确诗歌节奏。【师:读准字音只是诵读的前提。朗读诗歌,还需注意节奏。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一般节奏应该是223,但在读诗的时候应该结合意思来朗读,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划分。】(出示课件“节奏”) 

5、学生根据PPT的节奏划分齐声朗读。 

(二)读懂诗歌

1、解释关键词: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迟:缓慢

横分:瓜分

徙倚:徘徊

凭危:凭:靠着;危:高处。登楼 (出示课件“注释”)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将本诗的内容描绘出来。 

3、PPT显示诗歌大意,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译文”)

 四、理解诗歌,合作探究

1、找诗眼。 (出示课件“理解全诗”)

【师: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悲 

2、“悲”在何处? 

【师: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 

【品析诗句,朗读相辅,明确重读字】 

概括:景悲:夕阳,暮时,老木沧波

己悲:万里来由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国悲:北宋灭亡,国家动荡不安 

3、结合停顿,明确诗歌感情基调,配乐朗读诗歌。 

【师:我们理解了全诗的感情在于一个“悲”,明确了感情基调,诗歌的韵味也就容易出来了,我们再来把这首诗齐声朗读一遍。】

5、佳句赏析,拓展深化

1、请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写的精彩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2、赏析归纳:

(1)“帘旌不动夕阳迟”:

“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开阔,融入暮色之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2)“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风霜”:明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6、小结(想一想)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归纳: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

七:回顾课堂,完成填写。

八、比较阅读:杜甫《登岳阳楼》

文档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过称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