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放出宽松货币结束的信号。央行是在发布了关于控制房价上涨的文件之后宣布上调法定准备金率的,表明已经无法继续忍受资产泡沫的膨胀。与此同时,通胀压力明显加大。根据我们的预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今年4 月和8 月的涨幅将分别超过3.5%和4.5%。除了房价上涨,根据我们对快速回暖的就业形势的观察,过度宽松的货币正在同时推升需求拉动的通胀和成本拉动的通胀
2010 年货币的目标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的基础上实现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软着陆。中国央行面临的考验是如何管理利率、汇率和其他基本面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中国将先于美国上调基准利率。当然,在开始上调利率之时,释放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号十分重要,这有助于缓解资本流入的压力。与此同时,已经通过更加严格的法规来监管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时,我们预计未来银监会将出台更多规定来控制银行的贷款增长,这有助于防止泡沫在经历长时间膨胀后突然破裂。
10.11月提高准备金率点评 我们认为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主要是与中国当前经济的流动性释放过度,全社会通胀预期高企相关。目前我国经济的通胀风险已经越来越紧迫,企业和居民旺盛的贷款需求直接反映了实体经济应对通货膨胀的选择方式。在上个月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货币后,判断管理当局仍然会更多地采用差控制流动性的工具对经济实施更加全面的。 这次增加存款准备金率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面临了比较大的压力,如果维持目前的准备金余额水平,仅剩下1.0%左右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作为缓冲,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已经会对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产生压力了。而对于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除了招商银行外,其他上市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比较充足,仍可应对未来1-2 次的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而对于中小型上市银行,除了南京银行外,都面临着比较大的计提压力,未来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压力相对较大。 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相较于上一次会对上市银行的业绩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考虑到各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运用,认为这次存款准备金的上调会对银行业的生息资产收益率带来2-4 个bp 的下滑压力,进而对上市银行的明年的净利润产生0.8-1.2 个百分点的影响。总体上来说,对预测的明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25%的判断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管理当局对流动性管理的导向仍然值得关注。
认为目前明显的通胀预期下的流动性管理将会更加具有持续性,以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实施流动性管理的可能性明显增强。仍然维持对银行业明年稳定增长的判断,建议投资者关注在规模发展受到控制下,具有良好息差弹性的招商银行、深发展以及浦发银行的净息差超预期表现。
控制银行风险 我们认为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主要是针对 3 月份央行票据的巨额到期 其实释放的流动性和3 月份6500 多亿的央票到期形成了流动性泛滥的潜在威胁
至于房价,我们也是三管齐下。第一,还是要控制货币的流动性。第二,运用财政、税收和金融手段来调节市场需求;第三,加强地方的责任,无论是物价和房价,地方都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也就是说要坚持“米袋子”负责制、“菜篮子”负责制,房价也由地方来负主要责任。
货币紧缩有滞后性
人民币
市场普遍倾向于控制输入型通胀 升值和加息在对抗通胀的着力点有所不同。加息主要是抑制内需,人民币升值则主要是降低原材料的进口价格。近期PPI和非食品消费品同比重新回升显示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 短期来看升值可能会抑制输入型通胀的预期,但是同时也会导致失业率的增加,出口的减速。这里面有人谈到了升值有利于促使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克服过度依靠低端出口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状况 加息和升值都是抑制输入型通胀的手段,但是升值更为复杂,这需要看升值速度、进口和需求弹性的大小,如果升的速度不及需求弹性就会对进口形成不利。
而从行业角度看,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板块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进口成本下降,如进口铁矿石、原油、纸浆、各种设备等;第二,外汇汇兑收益,持有外债的企业将减少实际偿还额而受益,如航空企业持有外债较多;第三,人民币资产升值,持有人民币资产经营的企业财富效应明显,如房地产业、银行业,这些企业还将受到外资的追捧。此外,人民币升值,一些出口行业也将受到损失,如纺织服装、汽车、机械、家电等。
唯有中国的内需市场在的种种扩大内需(如黄金周、个人消费信贷等)的鼓励下呈高速增长 但这些繁荣景象难以掩饰中国内需市场尤其是消费内需的尴尬——内需在GDP 的比例长期以来呈下滑状。所有的刺激内需的行为只能是行之有效的强心针,但却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永葆青春和健康的健身之道。
加息
防通胀,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泡沫 在“负利率”的背景下,居民储蓄难以保值增值,纷纷流出银行体系,可能加大物价压力和资产泡沫。
加息加大了资金借贷成本,加剧企业的负担,减少就业机会。有利于抑制信贷过快增长,防止投资膨胀、乱铺摊子、盲目重复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控制房地产流动性过剩与负利率催生央行加息连续的负利率也会助长资产泡沫
热钱流入 影响热钱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资产价格上涨及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对热钱流入影响很小。
对称性加息: 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升息是同步的
央行加息表明紧缩操作明显提前,明年一季度有可能呈现“三率齐调”格局,即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相继调整
我们国家通胀的根本问题是货币超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