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分别是: 、 、 和控制。
2.泰勒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 ” 。
3. “三分法理论”将领导行为分为: 、民主型和型 。
4. 是决策的前提。
5. 管理者的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 和 。
6. 效率和 是衡量决策的标准;两种相比;更重要的是 。
7.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是 。
8. 应尽力将自己置于时间管理矩阵中 的事。
9. “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这句话实在强调组织结构设计的
原则。
10. 确认需求有三个步骤:积极聆听、 、 。
二、判断题:(共1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 ( )
2.事必躬亲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不是时间管理的误区。 ( )
3.霍桑实验的研究发现;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
4.金钱激励一直是管理者手中重要的激励手段。 ( )
5. 管理幅度总是越宽越好的;组织层次总是越少越好的。 ( )
6. 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组织结构图、组织手册和职位说明书。 ( )
7. 激励是领导的首要作用。 ( )
8.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是“经济人”。 ( )
9.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创新技能更为重要。 ( )
10. 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直线制。 ( )
11. 管理者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时;所扮演的是传播者角色。 ( )
12. 激励的实质是通过影响人的需求或动机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的目的;它实质上是对人的强化的过程。 ( )
13. 邀请专家、内行;针对组织内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议题;让大家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地发表个人意见;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性;经过互相启发;产生连锁反应;集思广益;而后进行决策的方法是专家意见法。 ( )
14.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受人的主观性的影响比较大。 ( )
15. 通过绩效考核;可以确定培训需求。 ( )
三、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决策事件未来的各种自然状态可估计、可测量的决策是( )。
A.不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 确定型决策
2.各种沟通方式中;规范有依据、传递准确且范围广;但耗时多、效率低并缺乏反馈的沟通方式是( )沟通。
A.电子媒介 B.非语言 C.书面 D. 口头
3. 一家产品单一的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 )因素来划分部门?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 矩阵结构
4. 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5. 直线-职能制中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能是( )。
A.执行和监督 B.决策和指挥 C.咨询、建议和指导 D. 监督和控制
6. 在管理方格图中;重任务型管理的方格处于( )。
A.(9;1) B.(9;9) C.(1;9) D. (1;1)
7. 下列理论( )不属于领导情境论。
A.权变理论 B.途径—目标理论
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D. 管理方格理论
8. 某企业规定;员工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后;员工迟到的现象基本消失;这是哪一种强化的方式?(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 消退
9.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不成熟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高任务;高关系 B.低任务;低关系
C.高任务;低关系 D. 低任务;高关系
10. 外部选拔管理人员具有( )的优点。
A.可靠 B.适应工作快 C.诚实 D. 创新
11.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属于( )。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
C.强化激励理论 D. 复杂激励理论
12. “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衡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困难工作。”这是( )的观点。
A.Z理论 B.Y理论 C.X理论 D. 超Y理论
13. 在管理控制过程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这种控制是( )。
A.事前控制 B.事后控制 C.过程控制 D. 间接控制
14. 管理的社会属性反应了( )的性质。
A.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 B.人同自然
C.社会化大生产 D. 人同社会
15.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 )两方面。
A.文化因素 B.观念因素 C.自身因素 D. 专长因素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简述计划的内容要素。 (5分)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为哪几个层次? (5分)
3.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5分)
4. 简述收集绩效信息的五种常用方法。 (5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2题;共计20分)
1.丝路花雨服装公司的激励
王静是丝路花雨服装公司(妇女服装和衣着用品的生产者)的人事经理;她刚从一个管理开发研究班回来;在那里对激励和特别是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的理论相当注意。她为马斯洛的清晰的需要层次和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所感动;认为这个公司可以立即实际运用它们。她欣赏这两种激励方法简单易用;并且觉得公司的工资和薪水水平在本行业中间已是最好的了。她相信;公司应该集中在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上。
结果她说服公司的执行委员会;去着手制订了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并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计划运转了几个月之后;她迷惑了;发现结果并不如她所期望的那样。
服装设计人员对计划的反应好像并没有引起热情。有些人觉得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挑战性工作了;他们的成就感已由他们超过销售定额实现了;在他们的佣金支票中就是对他们的表彰。并且对他们说来;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裁剪员、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的感受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随新计划的实行而受到表彰;反应良好;但是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是管理人员的诡计.要让他们更加拼命工作而不增加任何工资。他们工会的企业代表同后面那些人的意见一致;公开批评这些计划。
反应是如此的悬殊.王静女士受到公司最高层主管人员的不少批评;他们以为被一个过度热心的人事经理所欺骗了。在同该公司的管理顾问讨论这个问题时;顾问对王静女士的意见是她对人的激励观念想象得过于简单了。
(1)为什么管理顾问说;王静女士对人的激励观念想象得过于简单了?(2分)
(2)你认为这个计划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的争议?(3分)
(3)如果你是王静女士;你会怎么做?(3分)
2.杨总经理的一天
胜利电子公司是一家拥有200多名员工的小型电子器件制造企业。除了三个生产车间之外;企业还设有生产技术科、购销科、财务科和办公室四个部门。总经理扬兴华任现职已有四年;此外还有两个副总经理张光和江波;分别负责生产技术、经营及人事。几年来;公司的经营呈稳定增长的势头;职工收人在当地属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今天已是年底;杨总经理一上班就平息了两起“火情”。首先是关于张平辞职的问题。张现是一车间热处理组组长;也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一向工作积极性挺高。但今天一上班就气呼呼地来到总经理办公室递上了一份辞呈。经过了解;张平并非真的想辞职;而是觉得受了委屈。原因是头天因车间主任让他去参加展览中心的热处理新设备展销会而未能完成张副总交办的一批活;受到了张副总的批评。经过杨总说服后;张平解开了疙瘩;撤回了辞呈。
张平刚走又来了技术科的刘工。刘工是厂里的技术能手;也是技术人员中工资最高的一位。刘工向杨总抱怨自己不受重视;声称如果继续如此的话;自己将考虑另谋出路。经过了解;刘工是不满技术科的奖金分配方案。虽然技术科在各科室中奖金总额最高;但科长老许为了省事;决定平均分配;从而使得自认为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工与刚出校门的小李、小马等人所得一样。结果是小李、小马等欢天喜地;而刘工却感到受到了冷落。杨总对刘工作了安抚;并告诉刘工明年公司将进一步开展和完善目标管理活动;大锅饭现象很快就会克服的。事实上;由于年初定计划时;目标制定得比较模糊和笼统;各车间在年终总结时均出现了一些问题。
送走了张平和刘工后;杨总经理开始翻阅秘书送来的报告和报表;结果上个月的质量情况令他感到不安;不合格品率上升了6个百分点。他准备在第二天的生产质量例会上;重点解决这个问题。此外;用户的几起投诉也需要格外重视。
处理完报告和报表后;杨总经理决定到车间巡视一下。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之后又到了由各单位人员协作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鼓励他们加把劲;争取早日攻克这几个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拦路虎。并顺便告知技术员小谭;公司将会尽量帮助解决他妻子的就业问题。此外;杨总又透露了公司已作出的一项决定:今后无论是工人还是技术人员;只要有论文发表;公司将承担其参加学术会议的全部费用。大家感到倍受鼓舞。
中午12点;根据预先的安排;杨总同一个重要的客户共进了午餐。下午2点主持了公司领导和各部门主管参加的年终总结会;会上除了生产技术科科长与购销科科长为先进科室的称号而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之外;其他基本顺利。散会以后;同一个外商进行了谈判;签下了一份金额颇大但却让两位副总忐忑不安的订单;因为其中的一些产品本公司并没生产过;短时期内也没有能力生产。但杨总经理心中自有主意;因为他知道;有一家生产这类产品的大型企业正在四处“找米下锅”;而这份订单不仅会使这家大企业愁眉舒展;也将使胜利电子公司轻轻松松稳赚一笔。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2分×6)
(1)胜利电子公司最有可能采用以下哪种组织结构?( )
A. 事业部制 B. 直线职能制 C. 矩阵制 D. 直线制
(2)使张平受委屈的原因在于( )。
A. 张平本人过于斤斤计较 B. 车间主任安排不当
C. 张副总经理违反了统一指挥原则 D. 张副总经理与车间主任沟通不充分
(3)下列哪种理论能够解释刘工的心理感受?( )
A. 双因素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强化理论 D. 公平理论
(4)从管理控制角度来看;杨总经理对青工小王的操作方式进行纠正;可以看作是哪种控制类型?( )
A. 现场控制 B. 反馈控制 C. 前馈控制 D. 预防控制
(5)杨总经理通过报告和报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属于何种类型的控制?( )
A. 现场控制 B. 反馈控制 C. 前馈控制 D. 预防控制
(6)为了使公司的目标管理计划切实有效;比较而言;对目标的下列哪项要求最为重要?( )
A. 目标必须具备可考核性
B. 目标必须尽可能先进
C. 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晰易懂
D. 目标应考虑平均水平;不宜太大
答案: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计划;组织;领导 2. 心理
3. 放任型 4. 明确的目标
5. 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6. 效益;效益
7. 自我超越 8. 重要但不紧迫
9. 分工与协作 10. 有效提问;积极确认
二、判断题:(共1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 2.×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三、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B 2.C 3. C 4. A 5. C
6. A 7. D 8. B 9. C 10. D
11. A 12. C 13. B 14. A 15. C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①what;做什么;②why;为什么做;③who;谁去做;④where;在哪里做;⑤when;何时做;⑥how;怎么做。 (5分)
2.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社交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5分)
3. ①识别决策问题;②明确决策目标;③拟定可行方案;④分析比较方案;⑤选择实施方案;⑥评估决策效果。 (5分)
4. ①现场观察;②统计报告;③口头汇报;④书面报告;⑤抽样调查。 (5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2题;共计20分)
1.(1)如果提高生产率是激励的主要目标;则这种计划必须向职工说明他们将会因此而有什么好处。同时清楚地告诉大家;公司从他们的努力中也获得了好处。否则难免被认为是管理人员的诡计;是要让他们更加拼命工作而不增加任何工资。 (2分)
(2)因为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激励应因人而异和因情况而异。研究表明;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工人;如裁剪员、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更需要这样一些因素;如工作安全、工资报酬、利益、较少的厂规、以及更富有同情心和能体谅人的基层领导等。因而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并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对他们并不重要。随着人们在企业中逐级晋升时;其他一些激励因素便变得日益重要了。但是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主管人员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挑战性工作了;他们的成就感已由他们超过销售定额实现了;在他们的佣金支票中就是对他们的表彰。因而他们觉得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 (3分)
(3)人们愿意参与管理;欢迎上级同他们商量并给予提出建议的机会。人们希望能感觉到他们的主管人员是真正关心他们的感受和福利的。职工们喜欢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因而在计划实施之前应与广大员工广泛讨论计划;增强计划的可接受性。(3分)
2. B C D A B A(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