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④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_______》)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⑧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2)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
(4)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诗词中,诗人们表达爱国之情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或直抒胸臆,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不以己为念,一心为国守边的志向;或委婉抒怀,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3.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自身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柳永《凤栖梧》一词中,表现出作者的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雨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春天到来后江水上涨,风顺帆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文
那一团瑟瑟发抖的暖 朱成玉
①我珍惜身边陪伴过我的每一样小东西,它们是暖的,尽管那暖很微弱。
②一个雨夜,一只流浪猫贴着我的窗子,可怜兮兮地望着我,它在寻求一丝温暖。我打开窗子放它进来,它的身上发出腥臊的气味,很是难闻,我给它好好洗了个澡,才得以焕发了最本真的活力。 第二天在仓库里,我竟然看到它捕捉到了一只很大的老鼠。它的皮毛被老鼠咬掉了好几撮,看上去有些疲惫不堪。它一边不停地舔舐着伤口,一边“喵喵”地向我叫着,似乎在向我炫耀着自己的本事。(1)这种不自量力,我猜想它肯定不完全是在逞强,它一定是在报恩吧。
③它最终还是与我不告而别了,或许是找到了以前的主人,或许是发生了什么意外,都不得而知。我只记得,它第一天来的那一晚,就睡在我的被窝里,脚底下,盘着一团瑟瑟发抖的暖,仿佛一个抽泣着的撒娇的小孩。
④我暖着它,它又何尝不是在暖我。
⑤很多年前,捡回来一只吃了老鼠药的奄奄一息的鸽子。它瑟瑟发抖,在我的怀里,用哀伤的眼神看我。我给它不停地灌水,或许是老鼠药被雨淋得失去了药效,它竟然奇迹般地被我救活了。在我的屋檐上,她重新抖擞起精神来。我喜欢把粮食放在手掌上喂它,它轻轻地啄,似乎怕啄疼我,吃饱了,就飞到我的肩膀上,在我耳边咕咕地叫着。我听不懂它说什么,但我知道,那肯定是一些好听的话。纯白的鸽子像一团雪,让我时不时地担心它会被阳光融化掉。
⑥它不但没有融化掉,而且还断断续续地引回来一大群野鸽子,我的屋檐从来没有这般生机盎然过。倒是我被这一团团、一簇簇的暖给融化了。一颗心再不愿去追名逐利,变得柔软,变得慵懒,只想安安静静地享受阳光,享受风。
⑦妻子从垃圾箱里捡回来一根鸭掌木,看着这根光秃秃的棍儿,我开玩笑说:“这是谁家老头儿的拐杖吧!”妻子却执意说它还有生命,“你看这树根儿,还有很多须子在呢,那证明它还活着。”
⑧妻子细心地把它移植到一个大花盆里,精心照料,它竟然真的“起死回生”了!几乎是一天一个小巴掌,(2)慢慢地,那干巴巴的树身上就有无数个小巴掌在鼓掌了,似乎在欢庆自己重新复苏的生命。
⑨我想,万物都是有灵的吧。这棵老木,垂垂朽矣,可是竟然使劲儿地将自己抽巴巴的身体,再焕发出一次青春来。那是对我们善念的回报啊!
⑩那颤巍巍地冒出来的几丝柔绿,仿佛一团瑟瑟发抖的暖。借着那微弱的一团暖意,多冷的冬天我都不再畏惧。
【小题1】围绕“瑟瑟发抖的暖”,文章主要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2】请按要求答题。
(1)这种不自量力,我猜想它肯定不完全是在逞强,它一定是在报恩吧。(句中的加点词“不自量力”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慢慢地,那干巴巴的树身上就有无数个小巴掌在鼓掌了,似乎在欢庆自己重新复苏的生命。(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小题3】文章第⑤节写“它轻轻地啄,似乎怕啄疼我,吃饱了,就飞到我的肩膀上,在我耳边咕咕地叫着。”有什么作用?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字数80-100。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小题1】第1段中的“钟声”意味什么?
【小题2】结尾韩麦尔老师不说话只做手势,说明了什么?
【小题3】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老师的形象?
【小题4】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的同义语?
3.阅读下文。
凶残摧毁不了爱
赵盛基
①春天,阿拉斯加广袤的草原上,正上演着一幕奇观。数十万头迁徙的驯鹿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其中五万多头雌鹿在同时生产,繁育后代。其场面催人泪下,感天动地。
②草坡上,一头雌鹿一会儿躺,一会儿卧,一会儿站,看得出它正在忍受着分娩的痛苦。它努力着,挣扎着,终于娩出了宝宝。虽然不懂动物语言,但我分明看出了它的欣喜。它先用舌头舔干湿漉漉的宝宝,再用鼻子去拱它,它要让宝宝快快站起来,学会抵御狼和棕熊等天敌的本领。
③宝宝长得飞快,只两三天的工夫就会跑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它随着妈妈继续赶路,向着遥远的另一片草原。A它像个不懂事的孩子,蹦蹦跳跳,窜来窜去,妈怕它受到伤害,一步不离地护佑在它的左右。
④一条大河横在面前。驯鹿们前呼后拥,趟水过河。河的对面,游弋着狼群和棕熊。过了河的驯鹿立马飞奔,赶快逃离猛兽的魔掌。妈妈和宝宝夹在鹿群的中间,宝宝在前,妈妈殿后,与大一起过河。
⑤宝宝过去了,随着大飞奔而去。然而,在快要上岸时,妈妈被石缝卡断了后腿,上岸后跑不起来,只能用三条腿往前跳,速度非常慢。棕熊乐了,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啊!
⑥宝宝跑了半天,回头不见了妈妈。它停了下来,四处寻找,没有发现妈妈的踪影。它要找到妈妈啊!它没有犹豫,又顺着原路返了回来,去寻找亲爱的妈妈。终于,它见到了妈妈。然而,妈妈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了一副血淋淋的骨头架子。它凭着气味确信,这就是它的妈妈。真的是骨肉相连,心心相印啊!
⑦宝宝围着妈妈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站立不动,像在默哀。B最后, 卧在妈妈身边,两眼瞅着妈妈,一动不动,再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了。已经经历风险的宝宝知道,危险随时都会到来,因为那些狼和棕熊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盯着它。没有妈妈的保护,它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它没有恐惧,没有逃避,它至死也要陪伴死去的妈妈,来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⑧不止一次看到动物母爱的故事,看到动物孩子以死报答母亲的镜头这还是第一次。
⑨凶残可以摧毁生命,但摧毁不了爱。
【小题1】请概括这篇选文的内容。
【小题2】文章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 A和B两处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方面作答)
选(),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说说第⑨节在内容与结构方面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题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回忆你的亲人关心你的一个细节,生动地把它写下来。(80字-100字)
1.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今日是也
(2)长跪而谢之
(3)以牒为械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小题3】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甲]段记叙第二回合斗争中,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__________,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壮举并表示要效仿他们,随即,用“”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乙]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用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是“”的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用原文回答)(4分)
【小题4】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2.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4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③齑jī:腌菜。④啖(dàn):吃。⑤留守:官职名称。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⑦馔(zhuàn):饭菜。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日煮粥一釜( )②既而悉败矣( )
③大人闻汝清苦( )④遗以食物(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范仲淹置之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B.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D.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盖 食 粥 安 已 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2分)
译文: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
译文:
【小题4】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2分)
1.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全诗写景抒情,特别是“”一词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小题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望岳”:望,眺望;写诗人远观泰山的感受。“岱宗”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为诸岳所宗。B.“青未了”:未了情,表明对齐鲁大地的感情深厚。C.首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勾勒出泰山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尽头的情景。D.中间四句以景写景,借景抒情,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3分)
【小题2】“心远地自偏”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3.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小题1】说说“坼”、“浮”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作文(40分)
题目:我用心去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理解”“沟通”“耕耘”等),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