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精神科考试题(选拔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26:36
文档

精神科考试题(选拔赛)

2012年精神科医生选拔赛考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共50题,每题1分。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2.对精神症的研究表明,精神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C.5-HT系统功能亢进;D.5-HT系统功能低下;E.
推荐度:
导读2012年精神科医生选拔赛考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共50题,每题1分。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2.对精神症的研究表明,精神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C.5-HT系统功能亢进;D.5-HT系统功能低下;E.
2012年精神科医生选拔赛考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选,共50题,每题1分。

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

2. 对精神症的研究表明,精神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C.5-HT系统功能亢进;D.5-HT系统功能低下;E.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不足

3. 关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下哪项不正确

A.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B.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存在;C.神经系统可塑性是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D.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E.只存在于机体的发育阶段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统计,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比重为

A.10.5% (中低收入国家);23.5%(高收入国家);B.8% (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

C.6% (中低收入国家);10%(高收入国家);D.15% (中低收入国家);30%(高收入国家);

E.5% (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

5. 一般认为,使用成瘾性物质后产生“快感”是由于

A.突触间隙DA浓度升高;B.突触间隙NE浓度升高;C.细胞内NE水平升高                   D.突触间隙5-HT浓度增加;E.突触间隙DA水平降低;

6.感知的定义为

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C.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D.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E.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地反映

7.不一定有诊断意义的听幻觉为

A.争论性幻听;B.评论性幻听;C.命令性幻听;D.原始性幻听;E.内容为指责、辱骂的听幻觉

8.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A.思维迟缓;    B.思维散漫    ;C.病理性赘述;D.思维中断;E.牵连观念

9.在记忆过程中,与保存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注意力不集中;    B.脑部器质性疾病;C.情绪因素;D.思维障碍;E.躯体疾病

10.交替人格是哪种意识障碍的表现

A.能动性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B. 统一性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    C. 同一性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    D. 存在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    E. 界限性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

11. 痴呆综合征又称为

A.急性脑病综合征;B.谵妄综合征;C.慢性脑病综合征;D.遗忘综合征;E.行为紊乱综合征

12. 遗忘综合征是

A.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    B.一种广泛性认知功能障碍;C.一种半侧脑认知功能障碍;    D.一种严重思维障碍;E.由于酒精中毒引起

13.作态主要见于

A.抑郁症;    B.精神症;C.躁狂症;D.强迫症;    E.器质性精神病

14.正常遗忘的规律为

A.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远事遗忘;B.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远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近事遗忘;C.近事遗忘和远事遗忘同时受损;D.近事及远事都不易回忆;E.无明显规律

15. 关于妄想以下哪项正确

A.妄想都是与事实不相符的信念;B.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C.妄想是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信念;D.妄想是一种坚信不移的信念;E.妄想与患者的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相称

16.以δ节律为主的成年人脑电图,应列为

A.正常脑电图;B.轻度异常脑电图;C.中度异常脑电图;D.重度异常脑电图;E.以上都不对

17.首次取消了精神病与神经症的严格划分,取消了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肢解了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

A.DSM-Ⅲ ;B.RDC; C.DSM-Ⅳ;D.ICD;E.CCMD-3 

18. DSM系统弃用“器质性精神障碍”术语,是从哪一版本开始的

A.DSM-Ⅰ;B.DSM-Ⅱ;C.DSM-Ⅲ;D.DSM-Ⅳ;E.DSM-Ⅲ-R

19. 阿尔茨海默病-轻度时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哪一条

A.患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学习新知识困难;B.患者对自己认知功能缺损有一定的自知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C.常有时间定向障碍和计算能力减退;D.人格改变,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少动,孤独,自私,冷淡,情绪不稳等;E.患者的个人生活不能自理

20. 前额叶损害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

A.情感淡漠,动力缺乏,行为迟缓等阴性症状;B.失用、失写、失算、手指失认等;C.沟回发作,幻听、欣快等;D.偏瘫;E.失语

21. 卒中伴发的精神障碍最常见是

    A. 躁狂;    B. 精神病;C. 双相障碍;    D. 抑郁;    E. 广泛性焦虑发作

22.记忆力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表现为

    A. 顺行性遗忘;B. 错构;    C. 瞬间记忆障碍;    D. 近事遗忘;    E. 远事遗忘

23.诊断脑震荡时主要考虑外伤后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不应超过

A.10分钟        B.30分钟        C.60分钟     D.120分钟        E.180分钟

24. 顶叶损害的主要症状之一是

A.失语        B.偏瘫        C.偏侧感觉障碍        D.失用        E.失明

25. 一患者脑外伤后出现人格改变,最可能累及的大脑部位是

A.枕叶        B.颞叶        C.额叶        D. 顶叶        E.小脑

26.一老年病人,远记忆受损,智能活动全面减退,难于胜任简单的家务劳动,不能正确回答家人的名字和年龄,饮食不知饥饱,外出找不到家门,举动幼稚,不知羞耻。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老年性痴呆的早期;    B.老年性痴呆的中期;C.老年性痴呆的晚期;    D.正常的老年衰退            E.抑郁性假性痴呆

27. 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出现假愈期,假愈期最长可达

A.10周        B.4周        C.6周        D. 1周        E.12周

28.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常发生于用药后

A.数分钟;    B.数小时;    C.数天到一周;D.数天或2个月内;E.半年以上

29.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与哪种因素无关

A.用药剂量与持续的时间;    B.病前性格;    C.个体的机能状况;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30.吗啡和海洛因等短效药物的戒断反应的极期常出现于停药后

A.8-12小时; B.48-72小时;C.4-7天;D.8-10天;E.12-24小时

31. 长期大量饮酒者如突然断酒,震颤谵妄常出现在断酒

A.48小时后 ;B.24小时后;C.12小时后;D.72小时后; E.8小时后

32.酒精戒断反应哪项论述不正确

A.一般在停饮后48小时左右出现震颤谵妄;B.多在停饮后12-48小时出现癫痫发作

C.单纯戒断反应可有短暂的幻觉、妄想;D.复杂的戒断反应包括酒精性癫痫、震颤谵妄、酒精性幻觉症、人格改变等;E.戒断性幻觉的特点与精神症的幻觉性质不同

33.下列不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是

A.安非他明 ; B.; C.MDMA;D.匹莫林; E.海洛因

3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死于与烟草有关疾病的人数是

A.400万 ; B.40万; C.4000万 ;D.200万;E.1000万

35.下列物质均为毒品,除外

A.海洛因     B.大麻     C.可卡因     D.咖啡因    E.鸦片

36.属于WHO专家推荐的镇痛三阶梯方法中第一阶药物的是

A.可待因     B.强痛定    C.阿司匹林     D.曲马多    E.吗啡

37. 精神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的是

A.单基因遗传;B.双基因遗传;C.多基因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8.在精神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    C.生化因素;D.脑萎縮;E.精神因素

39.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哪项不对

A.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B.病程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

C.症状与情感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

D.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

E.起病较急、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40.心境障碍在国内的总患病率约为

A.0.83‰   B.0.37‰    C.0.311%   D.3%   E.0.412%

41.躁狂急性发作期碳酸锂的治疗血浓度为

A.0.4mmol/L—0.7mmol/L            B.0.8mmol/L—1.2mmol/L

C.1.3mmol/L—1.9mmol/L            D.2mmol/L—2.2mmol/L

E.2.3mmol/L—2.8mmol/L

42. 下列哪种药不是三环类抗抑郁药

A.阿米替林;B.氯米帕明;C.多塞平;D.米帕明;E.麦普替林

43. 阿米替林治疗抑郁发作,每天治疗量为

A.50mg        B.50-75mg        C.75-100mg        D.150-300mg

E.300-400mg

44. 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大多数病人的起效时间一般为

A.14-28天    ;    B.8-10天;C.1-3天;D.11-13天;E.4-7天

45. 关于神经症的的流行病学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国外报道在3%左右        B.国内1982年流调资料报告为2.2%

B.男性高于女性            D.以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

E.不属于高发疾病

46.神经症的神经质理论由下述哪位学者提出

    A.弗洛伊德;B.克雷丕林;    C.A.Beck;D.森田正马;    E.罗杰斯

47. 关于惊恐障碍的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通常起病急骤,终止也迅速

B.每次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

C.诊断要求1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首发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1个月

D.症状不是继发于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

E.发作期间大多意识清晰

48.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以下哪项正确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            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            D.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

E.每周失眠3次,持续3月以上

49.治疗失眠症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依赖性较少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疗程最好为

A.2-3周        B.1周以内        C.1-2周        D.3-4周        E.2-4周

50.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趋向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D.通用理论;E.认知理论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

1.简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简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   

3.简述药物维持治疗在精神症药物治疗中的意义和疗程。

4.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应特点。

5.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答案

一单选:1.C;2.A;3.E;4.A;5.A;6.B;7.D;8.E;9.B;10.C;11.C;12.A;13.B;14.A;15.B;16.D;17.A;18.D;19.E;20.A;21.D;22.D;23.B;24.D;25.C;26.B;27.E;28.D;29.A;30.B;31.A;32.D;33.E;34.A;35.D;36.C;37.C;38.A;39.D;40.A;41.B;42.E;43.D;44.A;45.B;46.D;47.E;48.B;49.C;50.D

二问答题

1.简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答: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从而出现抗精神病作用。其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同时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和预防复发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症和预防精神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也可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2.简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 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和D2受体阻断作用,一般认为其不仅具有抗幻觉妄想作用,还因有激活作用而能改善阴性症状。临床应用中锥体外系副作用等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在精神症的药物治疗中,目前认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有取代传统(典型)药物的趋势。 

3.简述药物维持治疗在精神症药物治疗中的意义和疗程。 答: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症的复发。有资料表明,持续2年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可以将精神症患者的复发率降至40%,而2年的安慰剂对照治疗却有80%的精神症患者复发。对于首发的、缓慢起病的精神症患者,维持治疗时间至少需要2~3年。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病人,维持治疗时间可以较短。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症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4.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应特点。 答:三环类抗抑郁药阻断了NE能和5-HT能神经末梢对NE和5-HT的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浓度,临床上表现为抑郁症状改善。抗抑郁药物对递质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是立即发生的,而长期用药后则可以降低受体的敏感性(下调作用),这与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应滞后即用药2~3周后才起效密切相关。

5.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答:超量服用或误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昏迷、癫痫发作、心律失常三联征。还可有高热、低血压、肠麻痹、瞳孔扩大、呼吸抑制、心脏骤停。处理:试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mg~2mg。及时洗胃、输液,积极处理心律不齐、控制癫痫发作。由于三环类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使胃内容物排空延迟,即使过量服入后数小时,仍应采取洗胃措施。

文档

精神科考试题(选拔赛)

2012年精神科医生选拔赛考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选,共50题,每题1分。1.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2.对精神症的研究表明,精神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C.5-HT系统功能亢进;D.5-HT系统功能低下;E.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