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然(mò) 剽窃(piāo) 哺育(bǔ) 莘莘学子(shēn)
B.狡黠(xiá) 倒坍(tā) 拂晓(fú) 汗流浃背(jiā)
C.闷热(mēn) 氛围(fèn) 戏谑(xuè) 叱咤风云(zhà)
D.拮据(jū) 悖论(bèi) 缄默(jiān) 茅塞顿开(sāi)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冥思遐想 抑扬顿挫 一代天娇 气势磅礴
B.高屋建瓴 敝帚自珍 诚惶诚恐 油然而生
C.铸剑为犁 周而覆始 日薄西山 五彩斑斓
D.惟妙惟肖 迥然不同 莫明其妙 一反既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科学推进,统筹谋划。
B.中国乒乓球男队第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实现了“九连冠”的壮举。
C.中美经贸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需求促成的。
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5、对下面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反复)
B.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拟人)
C.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比喻)
D.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排比)
6、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使之化为尘埃
③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
④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⑤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
A.①⑤②④③ B.③①⑤②④ C.①⑤③②④ D.③①②④⑤
7、古诗文默写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⑤《过零丁洋》一诗表现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古诗文中有不少写“风”的诗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贞观)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曰:“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①得便尔?”征恳请,数却愈牢。
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②草昧③,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⑤,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
(节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七)
(注释)①庸:岂,怎么。②间关:道路险峻,这里是辗转奔波的意思。③草昧:形容时世混乱黑暗。④封:封事,密封的奏章。⑤谯黜:斥责。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____
(2)朕方自比于金____
(3)虽古名臣,亦何以加____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存大体,处事以情/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B.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C.为国家长利,征而已/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D.或不切事,帝厌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
(2)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
4.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这段文字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 晒书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① →回忆母亲重视读书→② →母亲去世→③
2.按要求品析语言。
(1)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品析加点词语)
(2)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选文第②段中“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
5.作者爱读书、藏书,书也像阳光一样照进作者的心灵,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请写出一句完整的关于书或读书的古诗文名句。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些春天
段 琳
①有一年的春天,我因为脊椎侧弯没有得到完全矫正,再加上长时间久坐,经常腰背疼得坐立难安。因别人介绍认识了家在重机厂的李医生,便下定决心好好治疗。每天下了班就开车到重机厂李医生家。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②到李医生家,要经过农大门口一条笔直的路,两旁种满重瓣晚樱,这个时节,花团锦簇,触目惊心。一直以来,我总是回避从这里经过,农大总是提醒我心里的疼痛,让我想起弟弟,想起他在这里生活的岁月。
③我的弟弟,曾在这里学习,后来,他得了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了半年多,还是离开了。弟弟开始治疗也是在三月。爸爸的朋友在医院对面有一套小房子,弟弟暂时住在这里,我每天下了班过去。
④弟弟每天接受治疗,结束了便到房子里休息。同龄人比较少,大概他也比较无聊。姑妈说每次我来的时候,是弟弟一天里话最多的时候。我们说了什么呢?我总是回想起一个场景,我衣服上连接珠片的线断了,便寻针来,一颗一颗重新钉上去,弟弟在一旁坐着,看两眼电视里的新闻,又看看我,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说说新闻,说说近期上映什么电影,哪部美剧值得追。珠片很多,我钉一会儿脖子就酸了,要抻直一下脖子,再低头接着钉。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们也都在假装正常,心里怀着莫大的期望。那个春天里,风很大,有些夜晚,我们出去散步,顺城附近的街道,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有时候他走在我前面,风里的他看起来瘦了好多。
⑤那时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生老病死,总以为亲人不会离去,他们会一直在那个固定的地方,即使我们跑再远,也总是会相见。所以我才那么恨自己,恨自己不够珍惜,恨自己做得不够好。
⑥又是一年的春天,一个与平时无异的晚上,接到公公电话,说外婆去世了。他说我现在过去处理。你先不要告诉妈妈(我的婆婆)。挂了电话,我呆立许久。那个最最和善的老人家,居然就去世了。
⑦外婆以前是幼儿园老师,退休多年,因为老伴儿早些年生病去世了,自己一个人在老房子里生活。我很喜欢她,她说话柔和,衣着整洁,每次见面都笑眯眯地和我说话。
⑧前一周我们去看她时,她刚刚出院不久。在她清净整洁的小院子里,看到她正在恢复,脸上的浮肿消退多了。待了几分钟,她说别在家里待着了,去看看花吧。花开得正好。确实是的,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⑨才隔一个星期,居然老人家就去世了。美丽烂漫的春天,从来就是存在着和消亡。婆婆身体不太好,才做完手术不久,家人觉得她身体虚弱,不能到墓园这些地方,便决定瞒着她。那是对于我来说最煎熬的几天,面对帮我带孩子的婆婆,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周末,为了方便公公过去帮忙料理外婆的后事,我带着孩子,让婆婆和我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樱花开得像海水一样蔓延开来,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花树下奔跑,婆婆在好几个景致好的地方,热心地说要帮我照相。我都推说人太多了,不照了。在明亮刺眼的春天阳光中,内心悲恸又心疼。
⑽眼前这个人,虽然是我的长辈,却跟我一样,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了,孤独无依。
⑾初到李医生家,似乎时光倒流二十年,回到了很早以前的场景。重机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非常显赫的单位。李医生虽然有家传正骨复位治疗的技艺,但他觉得太耗力气,不如工厂的工作整洁体面有保障。后来工厂倒闭,李医生下岗,他开始钻研家传的技艺医治伤者。
⑿医生夫人爱说话,经常跟我聊来他们这里治病的人。据说有一个跟我一样,工作经常加班到凌晨,颈椎问题一样严重,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后来辞职了,现在生活得轻松,人也比以往更年轻。还有一个女病人,我没见过的。医生夫人说,媳妇来治病,老公每天都陪着来,你说好不好玩?我看着去哪儿都会一起去的医生两口子,只是笑笑。如影随形,只是习惯。
⒀医生家的作息很规律,每天准点吃饭,中午和晚饭后有两次散步,下午四点一般要去菜街子买些小菜。吃饭是大事,医生夫人总说,早上起来,必然把早点煮了吃了,才能安心干别的事情,一天忙活三顿饭,感觉这三顿饭准备好,吃完,再收拾洗净,一天的时光,居然就过去了。本来是治疗脊椎的,但慢慢知道对自己的身体要善待,并且从一种重复和规律中,那些不可触碰的疼痛记忆慢慢平静。
⒁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
(有删改)
1.本文写了哪几件与“春天”有关的事?
2.本文多次写春天的花,分析下面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⑴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⑵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
4.文章第⑾~⒀段记叙语言有何特点?
5.你怎样理解“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这句话的含义?读完本文,你对人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温暖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温馨的心灵触摸。生活中,一个关心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给你留下长久的抚慰。
请以“温馨的回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参:
一
A
B
B
B
A
B
千里共婵娟 经纶世务者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斯是陋室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
1. (1)把……当宝贝,觉得……宝贵 (2)正 (3)即使
2.C
3.(1)你难道没有看到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吗?
(2)话说的对,对朝廷有益;话说的不对,无损于国家政治。
4.(1)唐太宗是一个识人用人、爱才惜才的人。唐太宗把魏征比作“良匠”,拒绝魏征辞职,解佩刀赠房玄龄和魏征;认为“虽亮无以抗”。(2)唐太宗是一个善于纳谏、谦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把自己比作是需要磨砺的金属,并虚心听取魏征的建议。
三
1.①回乡看到母亲晒书 ②我与母亲读“小记”③我睹物思人
2.(1)“钻进”是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飘落在书页上的情态,细腻而富有情趣。
(2)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晒书时虽辛苦但内心充满愉悦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我发现母亲长出白发时吃惊和担忧的心情。
3.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热爱读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理。
4.详写这些事,回忆了书的来历,描述了我和母亲晒书时其乐融融的场景,突出文章主题。
5.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弟弟患病去世,外婆去世,去医生家疗伤。
2.⑴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春天的美丽,烘托人物明朗轻松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引出“我”关于人和事的种种回忆。⑵美丽的花烘托了人物精神的美好。但美好的人和花一样容易凋零,为下文老人的去世作了铺垫和反衬。
3.这些动作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焦虑和无奈,也表现了“我”期望与担心等复杂心情。
4.语言平实朴素,却富有张力,言简义丰。
5.花曾经触发了“我”的伤痛,经过一些人和事,“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变得积极乐观了。生活中的痛苦和悲伤无法避免,要微笑面对生活。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