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走向体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竞技体育。
根据《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标准与框架的初步探讨》定义,体育强国是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增强国民体质为本质,体育法制为保障,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基础,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场地、体育产业等方面协调发展,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手段,夺取优异成绩为目标的体育活动,其特点是竞技性;大众体育则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其特点是普遍性。我方之所以坚持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理由有三:
其一,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可带动大众体育发展。竞技体育具有高曝光率和高关注性,可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和优异成绩更容易在群众中产生深远影响,引起群众投入体育运动的热忱和加强体育锻炼的信心。竞技体育作为性质独特的软文化,其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社会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正如27年前许海峰一打破中国奥运史上零金牌的记录,引发中国全体国民的人心振奋和投身体育的热情;中国乒乓球赛上的优异成绩,带来全国范围内的欢欣鼓舞和难以消退的“乒乓球热”。而仅凭当代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追捧和效仿,竞技体育在全民中的影响力就可见一斑。以竞技体育为先导,进而促进、带动大众体育发展,正如开源之活水,一旦竞技体育的源头开掘,大众体育便可以此为点,向外奔涌不息。
其二,竞技体育可以加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在国际体育赛事上占据重要地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并制定决策。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决策机构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及弱势群体都难以有实质性的参与,在国际体育赛事中难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而要改变当前现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国家在多方面体竞技中有所突破,创造傲人的成绩和世界瞩目的辉煌记录,展现国家体育实力,以此达到改变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的目的。
其三,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比具有更大可行性,难度更小且更容易推行。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想要在当前水平下迅速发展、推广大众体育,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加以倡导宣传,且人们的观念、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更改,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更何况,从中国特殊国情来看,目前中国城乡、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较为明显。一些观念落后,经济实力薄弱的地区,群众温饱尚不能满足,体育设施、场地尚不能健全,此时发展群众体育不免成为无稽之谈。而集中力量发展竞技体育时,不仅可以保证取得相应成效和产出,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更可以凭竞技体育的领导性带动大众体育发展,达到双赢效果。
最后,我方还要强调,优先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先后顺序,不等于完全摒弃大众体育。我方认可大众体育的群众力量,但在综合分析国情、现有条件、世界形势下,我方不仅要提出倡议和呼喊: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大众体育为后备力量,逐步发展、壮大中国的体育事业,我们必定在未来看到一个公众认可、世界尊重的体育强国!!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走向体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竞技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