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17:27:41
文档

2017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3)

2017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需要越占主导地位。A.社会性B.尊重C.认知D.生理2.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幼儿言语的发展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的个体看待3.几个小朋友开心地表演故事“金色的房子”,这一游戏属于()。A.音乐游戏B.听说游戏C.体育游戏D.创造性游戏4.思维的两个特点是(
推荐度:
导读2017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需要越占主导地位。A.社会性B.尊重C.认知D.生理2.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幼儿言语的发展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的个体看待3.几个小朋友开心地表演故事“金色的房子”,这一游戏属于()。A.音乐游戏B.听说游戏C.体育游戏D.创造性游戏4.思维的两个特点是(
2017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  )需要越占主导地位。

  A.社会性

  B.尊重

  C.认知

  D.生理

  2.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幼儿言语的发展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的个体看待

  3.几个小朋友开心地表演故事“金色的房子”,这一游戏属于(  )。

  A.音乐游戏

  B.听说游戏

  C.体育游戏

  D.创造性游戏

  4.思维的两个特点是(  )。

  A.直观和具体

  B.形象和抽象

  C.概括和间接

  D.概括和逻辑

  5.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

  A.无条件发射的出现

  B.条件反射的出现

  C.眨眼反射的出现

  D.巴宾斯基反射的出现

  6.1903年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其所在地是(  )。

  A.南京

  B.上海

  C.福州

  D.武昌

  7.以下不属于根据认知发展进行的游戏分类的是(  )。

  A.练习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扮演游戏

  8.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赖,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中应摄入一定量的(  ),以满足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9.课上,某幼儿想喝水,老师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即让幼儿离开座位去饮水

  B.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让幼儿坚持到下课

  10.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  )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A.探索

  B.模仿

  C.交流

  D.操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1.简述幼儿理解发展的特点。

  12.简述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标准。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有人说:游戏对孩子来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 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 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15.一位大班幼儿家长向老师请教:“我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小学了,请问我们家长能为孩子顺利入学做哪些准备呢?”

  问题:请你以一个幼儿老师的身份,为家长作“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的指导。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中班儿童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伸手去摸、去拿,他们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 事物。在户外踢球的时候,常常听见几个孩子讨论到各自小脚的本领,如“我踢的球很远”“我的脚本领大,会骑自行车”“你看,我还会用脚尖走路呢”……孩子 们对脚的兴趣十分浓厚。

请为大班幼儿设计健康教育活动“小脚真棒”,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专家解析: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出现明显的个性特点,例如,开始出现多层次、度的整体结构。

  2.【答案】B。专家解析: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3.【答案】D。专家解析:“金色的房子”是幼儿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而创造性游戏包括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故答案选D。

  4.【答案】C。专家解析:思维的两个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5.【答案】B。专家解析: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的发生的标志。

  6.【答案】D。专家解析: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7.【答案】D。专家解析: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倾向于将认知发展作为儿童游戏分类的依据.认为游戏的发展是沿着认知发展的线索而展开的,在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便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游戏形式。依据儿童游戏的认知特点,可将游戏分为以下四种: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8.【答案】A。专家解析: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9.【答案】A。

  10.【答案】B。专家解析: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外界的环境对幼儿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父母和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社会性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11.【专家解析】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

  (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深刻的含义;

  (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12.【专家解析】

  (1)幼儿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与教育目标相符合的,有利于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的内容;

  (2)幼儿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幼儿现在或将来学习、生活所必需的,或者对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有较大价值的内容:

  (3)幼儿学习的内容必须能转化成幼儿自身活动,并且要有适当的难度;

  (4)幼儿学习的内容与幼儿生活的经验相联系;

  (5)幼儿所学内容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联系;

  (6)幼儿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

   三、论述题

  13.【参】

  我同意这种说法,理由有三: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外,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游戏。即便是生活、劳动、学习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或是将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变成游戏活动。幼儿喜欢游戏,还喜欢把他们的一切活动游戏化。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喜爱游戏并且不断进行游戏,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但发展的速度却很快。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是以幼儿的多种需要——运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操作和探索的需要等的满足为前提的。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这些需要很难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充分满足。为解决身心发展需要及其在现实中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幼儿创造并参与游戏,到游戏中去满足需要,适应生长。

  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的游戏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因此,也可以说游戏是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主要活动。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这种学习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幼儿需要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成长,没有游戏的童年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14.【专家解析】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人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文档

2017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3)

2017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需要越占主导地位。A.社会性B.尊重C.认知D.生理2.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幼儿言语的发展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的个体看待3.几个小朋友开心地表演故事“金色的房子”,这一游戏属于()。A.音乐游戏B.听说游戏C.体育游戏D.创造性游戏4.思维的两个特点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