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施策解决了医院垃圾分类工作中出现的不少难题成果显著 效果斐然
一、深入调查纠难题
2021年,XXX通过前期调研,充分掌握了医院院区内的垃圾分类实效和存在的问题:
医院生活垃圾设施投入不足,垃圾桶配置不规范、放置不合理且陈旧破损。
生活垃圾概念不清,基本无分类垃圾桶投放内容的规范标识,亦缺乏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分类意识淡薄,医院、职工、患者及家属中普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对于丢弃的垃圾均认为无需分类等问题。
垃圾箱房无专人看管且陈旧,需进一步改建。
二、党建引领树新风 精准施策促成效
针对上述问题,XXX加强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切实推进医院规范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院93名党员纷纷签订“垃圾分类党员先行”承诺书,同时院党支部成立“垃圾分类党员先行‘啄木鸟’小分队”,定期对全院的垃圾分类进行督导,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院各个支部党员踊跃参加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在党员的带头努力下,XXX兴起了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XXX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小组,并确定了责任人和工作实施方案。管理小组通过实地观摩来学习已全面实施垃圾分类的优秀单位,包括其室内整改及室外垃圾箱房的整改办法。并多次邀请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专家来医院指导垃圾分类及垃圾箱房改建专项工作。
之后,管理小组通过与各科室负责人的深入沟通,制定了全院垃圾分类容器更新、增设及各类宣传预算明细表,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XXX还建立了垃圾分类外围巡查表,要求分拣员2小时巡查并记录一次。分类指导员充分利用“垃圾分类宣传角”,指导患者、医护人员等进行“垃圾分类投投看”小游戏。
2020年年初,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出台新标准,对标更新的考核要求,XXX重新制定医院垃圾分类考核制度,进行全院垃圾分类新标准解读及指导培训,参加培训近300人次。
三、督查监管两手抓,构建管理新机制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XXX在推进院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使用督查、监管“两手抓”的办法,在强调自律意识的同时强化他律约束。
医院生活垃圾分类采用科室自查和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小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垃圾分类分拣员质量考核表,申请并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项奖励资金,建立了与医疗废弃物管理类似的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明确指导员、分拣员及督导员队伍职责,定期进行考核督查,严格督查问责,每周分类实效评比与考核绩效挂钩。
四、整改落实见实效,定期陈述总结促提升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医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及时解决问题并督促整改,重点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及可执行性进行分析,对标更新的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考核要求,对成功经验进行陈述总结,通过不断改进,制定更加合理的流程。
从2021年6月开始至2021年6月,XXX存在生活垃圾分类不清的问题。自2021年6月,医院开始落实分类工作后,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明显,分类减量显著提升。
到了2021年11月,XXX作为上海市垃圾分类首批达标示范单位,为杨浦区四家示范单位之一,同时获得杨浦区2021年度“最美垃圾分类达人”(单位)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