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机动车数量显著增加,城市交通堵塞现象日趋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威胁了我们的幸福平安。我们学校紧邻马路,经常有汽车的农用车通过,而且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严重威胁着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安全。本主题的确立,就是让学生树立从自身做起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遵纪守法文明通行的良好习惯,为防范交通事故,保障学生安全出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交通常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识;
2.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交通规则,能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公民;
3.培养安全出行、珍爱生命的意识;
4.培养收集信息、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主题确立阶段
(一)创设情境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学校紧邻公路的交通秩序状况
(1)学生说说看到的状况,谈谈观察后的感想;
(2)教师板书主题。
2.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1)上学前,家长怎么叮嘱你的?
(2)学生描述上学路上的路况,说说有哪些地方易发生交易事故,为什么,你应该怎么做?
(3)你还去过哪些交通繁忙的地带?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4)总结上学路上应该注意的交通安全。
3.认识交通标识
(1)学生讨论见过哪些交通标识,都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出示交通标识课件,指导学生分类:指示标识、警告标识、禁止标识;
(二)确立子课题
1.学生围绕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指导归类成子课题;
(1)了解信号灯;
(2)出行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3)常见的交通标识。
2.学生选择子课题成立小组,选组长,并在组长带领下制定活动计划;
3.小组交流活动计划,教师给予适当指导,使其更加完善。
二、实践阶段
1.学生按活动计划进行实践活动,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学生归纳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
1.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汇报;
2.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以便取长补短。
四、设计制作阶段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过十字路口的情境模拟体验;
2.教师提醒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3.教师评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做讲文明的小公民。
五、总体评价阶段
1.学生回忆自己和他人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他评;
2.教师指导学生评价要公平、公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