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头和结尾写作技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明白什么样的开头结尾才是好的,在写作时怎样开好头结好尾。
2、通过学习,掌握写记叙文开头结尾的几种方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
3、在欣赏漂亮开头和结尾的片段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不同模式的开头和结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写文章需要牢记“六字诀”:
“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
“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
“豹尾”: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一、常见的几种开头技法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一)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上个周五,我们班发生了“轩然大波”:一个女生哇哇地在课堂上哭,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却微笑着站在讲台上,最后,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起来。至今,同学们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那天的事情……” 《一次精彩的课外活动》
★他点燃一根烟,猛咂了一口,说:“你知道我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吗?”《往事》
【技巧点拨】这两个开头分别设计了一个悬念:发生了‘轩然大波’和最后悔的。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发生了什么‘轩然大波’呢?后悔什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二)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我的老师》
★很巧,爸爸和妈妈为了生活上的事同一时间全部外出,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作为大哥,自然挑起了当家的担子。 《第一次当家》
【技巧点拨】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
(三)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常回家看看》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那个烟雨濛濛的日子,那个暖暖的笑容. 《那雨,那笑容 》
【技巧点拨】写文章可从一首流行歌曲等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四)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的风波》
★“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这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
我心里纳闷着: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的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责任》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爱心带给他人》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诠释回报》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六)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紫红色的晚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示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的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逝过,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曾经拥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七)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 “拿破伦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说:“不想登上领奖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我终于站到了领奖台上》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歌声与微笑》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技巧点拨】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
二、常见的几种结尾技法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 技巧二: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
技巧三: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 技巧四: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
技巧五: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 技巧六: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
技巧七: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
(一)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把梦想带给花季》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在上例中,小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二)技巧二: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
【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三)技巧三: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四)技巧四: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花样年华》
★“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从天空想到的》
【技巧点拨】这两段文字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五)技巧五: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来,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在阳光下成长》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雨中品读》
【技巧点拨】上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下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六)技巧六: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爱心带给他人》
【技巧点拨】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片段中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七)技巧七: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兄妹俩被美妙的音乐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技巧点拨】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第二课时
一、“开头”训练
(一)欣赏精彩开篇片段,说说它们各自属于哪一类开头法
1、《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开头: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我们身边离不开语文。
明确: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2、《清晰的面孔》的开头:
一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再过二十天我们就迎来了初中一年级的期末考试。蓦然回首,一切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而*老师那张清晰的面孔真切地浮现出来。
明确: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3、《助跑与成功》的开头: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
明确: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4、《难忘那份深情》的开头:
窗外,冻雨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听起来像一首优美的舞曲。我细细品味着这悦耳的旋律,心里忽然感到一丝甜蜜,那份难以忘却的深情又涌上心头。
明确:环境描写,烘托背景
(二)根据标题即兴创作开头
1、《一起走过的日子》
例:每当孤寂的时候,也许我们都会做同样的梦,想到同样的事,是因为那永不磨灭而又充满欢笑和泪水的小学生活 , 还是因为我们曾一起走过的日子?
明确开头方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那段温暖的日子》
例:农历五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时节。一个个一串串诱惑人的粽子散发出扑鼻的香味,让我又想起那段温暖的日子……
明确开头方法: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二、“结尾”训练
(一)欣赏精彩结尾片段,说说它们各自属于哪一类结尾法
1、《冬日》的结尾: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诗几十年来不断被人引用,无非是象征着希望 。在这透明的冬天里,人们可以用清醒的头脑,认清脚下的路,一步步走,躺着不动或再走弯路,都会推迟希望的实现。
明确: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2、《紫藤萝瀑布》的结尾 :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明确: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照应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二)根据标题和片段即兴创作结尾
好书伴我成长
“不许看书了,快睡觉。”耳边又传来了妈妈的一阵催促。唉!又要睡觉了,又要和书说再见 ,我多么希望能再多看一会儿书啊!
我是一个十足的书迷,一天不看书就不自在,好象觉得这一天不对劲,少了些什么事没做。从小到大我非常爱读书,读书伴我成长,记得在幼儿园时,我还不识字,妈妈就给我买一些小画书,《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美丽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使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自己开始读书了,虽然开始我读的很慢,但是我在里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八岁时我对“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在那部书里我认识了许多英雄,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伸庙一回,看了让我生气不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生动的风格。再如:《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孔明借东风”等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现在我渐渐的长大了,不仅能读中国古典小说,现代小说,而且我又迷上了国外的文学名著,耶可多-马洛写的〈〈苦儿流浪记〉〉,里面写了一个叫卢米的小男孩流浪的故事;还有马克吐温写的〈〈王子流浪记〉〉、小仲马的〈〈茶花女〉〉等书,我都看过。
每天放学回来,我抓紧时间写完作业,为了腾出时间看书,如果哪一天没有读书,就好像没有吃饭一样,心里空荡荡的。书像一个大面包,不断地给我营养,读书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把我和主人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周六、周日更是我读书的大好时光,许多书都放在我的枕头旁边,早晨一起床先读上一两段,真是其乐无穷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给我们带来欢乐;读书能使我们变的聪明;读书能使我们的心灵纯净。读书伴我成长,正如冰心奶奶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明确结尾方法 :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三、作文训练
标题:1、我依然
2、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要求:①、根据所掌握的习作技能,精心设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②、将第一题半命题题目补充完整;
③、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