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______ 级_____县(市、区)_____层次专业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泥工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的灵活性,发展儿童能力,培养儿童能力。
2、根据审美对象所属的领域,我们把审美分为:、、
。
3、美术教育教师指导重点应该放在。
4、美术教育目标制定的两大原则是。
5、美术教育的评价过程一般分为、、
三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2、意愿画
3、染纸
4、粘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发展阶段有哪些特征?
2、陈鹤琴的儿童绘画发展的四个时期是什么?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分几部分实施?
4、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
5、幼儿绘画操作表现阶段教师着重指导哪些?四、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试论意愿画的指导要点。
2、试述我国198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美术教育目标。
五、操作题:(设计三种不同的脸谱)。(10分)高等师范院校《幼儿美术教育》答案
一填空
1、手和肌肉动作、手眼协调、空间知觉。
2、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3、儿童的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的过程。
4、发展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5、确立评价目的与参照系统,获取评价信息,形成评价判断。
二、名词解释
1、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总体要求,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
欣赏和美术创作感染培养其审美和创作。
2、指由儿童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在教师的协调下完成的绘画。
3、指用现存有点状,线状、面状材料粘出或贴出具有雕塑感的或平面的画面的活动。
4、指用吸水的纸和水性颜料通过渍染和点染的方法和染出色彩美术的纹样的活动。
三、简答题
1、①本能直觉期(0—2岁)②直接感知美术形象的时期,(2—7岁)
a、对作品内容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
b、在教育干预下,能表现感知。
2、①涂鸦期(1—2岁)②象征期(2—3岁)③定型期(3—7岁)④写实期(7岁以后)
3、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一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的发展,这
种发展又是通过欣赏、绘画和手工中形式与内容的学习来达到的。
4、①绘画作品的欣赏
②雕塑作品的欣赏
③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
④建筑技能的欣赏
⑤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
⑥自然景物的欣赏
⑦周围环境的欣赏
5、①为儿童绘画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②学习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③帮助儿童进
行创作性的画面表达
四、论述题
1、①给儿童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
②通过提问题—谈话的方式帮助儿童进行创作构思和表现
③评价绘画作品应注重创造性尽可能进行正面评价。
2、①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
的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②初步培养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的美的欣赏力
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④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