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所描绘事物的表象。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
A:启发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是__的表现。
A.转移
B.补偿
C.投射
D.退化
3、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权益的法律制度。
A:教师申诉制度
B:教育行政复议
C:教育行政诉讼
D:教育行政赔偿
4、1868年,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__,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5、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6、作为基本的师生关系,其他师生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的是 ( )
A:社会关系
B:心理关系
C:教育关系
D:经济关系
7、( )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A:营养
B:遗传因素
C:环境
D:学习
8、砖不仅可以造房子、砌墙,还可以叠起来当凳子,当直尺吊线用,这体现了创造性的____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序列性
9、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 )
A:课前准备
B:上课
C:练习
D:评定
E:作业
10、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体现出课外活动形式的。
A:群体性
B:小组性
C:个人性
D:团体性
E:重视个别差异
11、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__。
A.10%
B.90%
C.55%
D.45%
12、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D:大多数学生
13、第一本真正针对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是l744年出版的( )
A:《汤姆?索亚历险记》
B:《精品袖珍小书》
C:《汤姆求学记》
D:《七个淘气包》
14、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
A.思想品德课或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__。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16、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
A:顺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正迁移
D:一般迁移
17、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____
A:复述
B:维持性复述
C:组织
D:精制性复述
18、下列有关普通话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普通话即北京话
B:普通话即普遍通用的语言和交际工具
C:普通话即适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交际工具
D: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
1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E:重视个别差异
20、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述哪一组人员都属于创造社成员?
A:郭沫若、鲁迅、周作人
B: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
C:沈雁冰、成仿吾、许地山
D: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
2、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__。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3、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的阶段是。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命阶段
4、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5、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A:政治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生存教育
6、(2009年2月)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7、安德森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 )和图式来表征的。
A:产生式
B:命题
C:命题网络
D:产生式系统
8、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9、下列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 )
A:不守纪律
B:欺侮同学
C:偷窃
D:考试作弊
E:说谎
10、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__。
A.服从
B.懦弱
C.幼稚
D.消极
E.自私
1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2、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____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13、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__
A.语言表述水平
B.层次分明
C.系统完整
D.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14、计划安排每天仔细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但是,他的努力不能说是成功的。
A:杜威
B:卢梭
C:马克思
D:孔德
16、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所首创的。__
A.费斯廷格
B.沙赫特
C.莫雷诺
D.库利
17、为儿童创设一定环境,让儿童在其中自我疏导其身心的某些不平衡,这种教育方法是( )
A:疏导法
B:排遣法
C:发泄法
D:环境体验法
18、将成功归因于任务难度低,这种归因是( )
A:不可控的
B:可控的
C:内部的
D:外部的
E:不稳定的
19、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__。
A.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先于定向性注意的发生
B.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探究性注意的发生
C.定向反射的发生先于定向性注意的发生
D.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20、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__
A.所接受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
C.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D.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