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坛乡群力小学 陈晶洋
上周三我有幸在麒麟中心小学听了光平老师上的五年级教材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我在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光平老师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基点,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贯穿整节课堂。比如:课堂伊始,学生读完课题,接着让学生质疑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是为了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环节,老师也设计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及时总结学生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小嘎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学习,光老师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紧跟,学生交流,教师延伸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学生习得方法后,再让学生运用已会的方法来感知胖墩儿这一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对于人物的动作理解的比较的到位,对于走近人物内心理解的也特别深入。在教的过程中光老师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设计都为实现目标做好了有效的铺垫。
二、由表入里,领悟表达
这个小片段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从文字表面体会到了小嘎子的聪明机灵、富有心计、争强好胜和小胖墩的老实、沉稳、憨厚,关键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总结语的铺垫作用。让学生明白我们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到他这种特点的,我们是通过走进他的内心来体会到他那种特点的,让学生在老师的总结语上感悟作者的写法。所以在感受完这两个人物形象后,再领悟作者的表达这一环节,
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三、写法迁移,学以致用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老师在学完课文内容之后,安排了“猜一猜接下来嘎子会怎么说,怎么做?”这一环节,然后出示原著中小嘎子的做法,和学生的想法不谋而合,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起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运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来续写第二次摔跤。虽然因时间原因,学生没有写完,但是当老师巡视时,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写出了精彩的开头,都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去体现人物的特点。这种学以致用的教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视野,领悟到了教语文最重要的是通过教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