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形成于20世纪( A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确定我国经济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C )
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 D )的新概念
A、宏观的市场经济 B、计划与市场在内的统一的经济
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D、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 D )
A、实现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混合经济
6.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 B )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 D )
A、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混合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C )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B )
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 B、控制力上
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 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
10.按劳分配依据( C )进行分配。
A、需要 B、资本 C、劳动 D、工作能力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B)
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受辱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
12.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B)
A、阶级的差别 B、劳动的差别 C、劳动力价值的差别 D、社会地位的差别
13.分配方式是由(A)决定的
A 、生产方式 B、交换方式 C、消费方式 D、可供分配的产品数量
14.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 D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C、风险补偿收入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 B)
A、民主和法制的问题 B、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C、消费和积累的问题 D、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16.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 C )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 B、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C、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D、 福利性分配结合起来
17.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 D )
A、一部分人先富 B、大多数人富裕 C、先富带动后富 D、
18.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 B )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
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
19.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 C )
A、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B、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关系
C、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D、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关系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 A )
A、在社会主义宏观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
C、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BC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2.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是由 ( ABC ) 决定的: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中包括:
( ABCD )
A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B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D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4.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经济主体(ABC )
A、恶性竞争 B、短期行为 C、道德缺失 D、效率降低
5、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端是( ABCD)
A、条块分割 B、政企不分 C、权力过于集中 D、忽视价值规律
6.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BC)
A.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B.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C.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D.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弥补市场的缺陷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ABCD)
A、国家宏观 B、提供公品,治理环境污染
C、调节收入分配 D、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
8.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BCD)
A、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 B、社会互助和社会福利
C、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 D、优抚安置
9.党的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C)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实现城乡一体化
C、建设创新型国家 D、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BCD)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管理民主 D、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