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表决通过议案的法定人数为()
A、全体代表过半数
B、全体代表2/3以上多数
C、出席代表过半数
D、出席代表2/3以上多数
3、1993年至2004年间,乡级每届任期为()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4、根据《党章》规定,决定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常委会
C、委员会
D、政治局
5、“”时期,代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是地方各级()
A、
B、人民
C、人民
D、“委员会”
6、全国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
A、国有企业法人代表
B、政党组织领导职务
C、国家审判机关职务
D、国家事业单位职务
7、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工作部门负责人由行政首长提名,本级常委会任命,报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
A、批准
B、备案
C、决定
D、通过
8、、自治区委派出的代表机关是()A、地级员会
B、地区委员会
C、市辖区委员会
D、县委员会
9、新民主主义的人物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A、资本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
10、省级可向本级提出属于本级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法定联名人数为()
A、5人以上
B、10人以上
C、15人以上
D、20人以上
11、可以由非中国籍永久性居民担任的职务是特别行政区()
A、立法会议员
B、立法会
C、行政长官
D、高等首席法官
12、中国党党内最高处分是()
A、警告
B、严重警告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3、决定将直接选举由乡级扩大到县级的是()
A、1953年《选举法》
B、1954年《》
C、1979年《选举法》
D、1978年《》
14、县常委会在本级闭会期间有权任命()
A、县常委会个别副主任
B、县个别副
C、县人民院长
D、县人民检察长
15、新中国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文献是()A、《告同胞书》
B、《关于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
C、《海峡的形势和我们的》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6、政协地方委员会设置始于()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17、增加对人民代表罢免的内容是《选举法》的()
A、第一次修正
B、第二次修正
C、第三次修正
D、第四次修正
18、1954年《》规定,召集最高国务会议并担任其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全国常委会委员长
C、政协全国委员会
D、总理
19、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的任期是()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20、依据党章规定,县级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党龄()
A、1年以上
B、2年以上
C、3年以上
D、5年以上
21、在我国地方会议制度中,被称为“行政首长办公会议”的是()
A、会议
B、行政会议
C、扩大会议
D、党政联席会议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是()
A、
B、刘少奇
C、
D、李先念
23、我国村民委员会式的组织最早出现于()A、广西河池
B、四川遂宁
C、江苏太仓
D、安徽凤阳
24、处成员的提名权属于()
A、委员会
B、政治局
C、政治局常委会
D、总
25、《选举法》规定,主持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选举的是本级()
A、常委会
B、团
C、
D、选举委员会
26、全国通过决定组成人员任选的法定人数为()
A、全体代表2/3多数
B、全体代表过半数
C、出席代表2/3多数
D、出席代表过半数
27、下列属于固定收入的是()
A、个人所得税
B、
C、关税
D、证券交易税
28、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工作制度规定,设立政治指导员的是()
A、排级单位
B、连级单位
C、营级单位
D、团级单位
29、现行《》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不超过()
A、1500人
B、2000人
C、2500人
D、3000人
30、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常委会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的权利包括()
A、质询权
B、立法提案权
C、豁免权
D、任免权
E、权
32、侦查强制措施包括()
A、传唤
B、拘传
C、拘留
D、取保候审
E、监视居住
33、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其他民主爱国分子
34、下列属于全国专门委员会的有()
A、法律委员会
B、财政经济委员会
C、外事委员会
D、民族委员会
E、预算工作委员会
35、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就业服务
B、社会保障服务
C、救助服务
D、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E、安全服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主要形式。
37、简述我国国家机构设置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38、简述实现地方机构改革的意义。
39、简述我国选举的平等原则。
40、简述党组的主要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我国特别行政区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42、试述1982年《》规定的国家的主要职权。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0分)
43、多年以来,地方统计虚假现象似已成为某种“常态”,地方各种统计数据往往与国家相应的统计数据不一致,有的甚至出入很大,被戏称为一年一度的“数据掐架”。统计数据是各级、研究机构、社会大众赖以判断、分析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温度计”,是宏观决策、微观调整的依据。“温度计”不准,会导致决策失误,影响智力绩效,减损公信力。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地方统计数据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
(2)如何治理地方统计数据虚假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