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5期
近年来,定远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按照资源状况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强化分类指导,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发展途径,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定远县认真贯彻落实、决策部署,主要围绕“六个结合”,努力拓宽村级增收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结合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自2015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在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共建成60KW的村级光伏发电站71座,且已并网发电。村级光伏发电站年收益在4.2万元左右。
2、结合泵站串塘工程,增加资源发包收入;2016年以来,结合县水务部门实施的“泵站串塘”项目,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泵站串塘”工程,既解决了农田水利“死角”问题,又改善了水利条件,还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包收入。
3、结合一村一品建设,增加产业示范点收入;2016年以来重点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加大对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对示范效应好、带动力强的项目,扶持资金在市财政补助20万元的基础上,再从县扶贫专项资金中补助10万元。确保项目落实好,又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4、结合土地流转,增加村级服务收入;充分发挥县、乡土地流转服务大厅的中介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法律咨询、提供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土地流转档案、协调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等服务,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降低流转交易成本。村级集体经济通过为规模种植大户提供服务,获取一定的服务收入。
5、结合资源开发,盘活增加村级集体资源收入;支持村集体参与集体未利用土地、森林、山场、荒滩、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村集体对闲置、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库、生产装备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集体财产,通过依法改造、发包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盘活,取得经营收入。对过去村级资源发包明显不合理的到期合同,重新进行公开招标发包,盘活集体资源,使其保值增值。
6、结合产业招商,合作发展,联营创收。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参股经营或联合开发等方式,吸引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兴业,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合作发展,联营创收。
截止2017年底,全县已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切实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2018年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为单位向农民发放股权证书,作为其参与集体收益分配的依据,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定远县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窄。多数村集体原始积累底子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大部分村集体收入都来自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等,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而村级管理费用、兴办公益事业及村干部补贴等刚性支出却明显增长。
2、村集体可利用资金资产资源有限。目前全县大部分村集体资产都处置完,资源分配、拍卖完。由于历史原因,有的村为了化解债务,一次性把集体山场、水面、林场、集体土地等自然资源经营权拍卖十年甚至几十年,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3、农村经济结构仍然不够合理,传统的农业成分仍然占较大的比例。科技人员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种植、养殖业都没有形成规模,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造成村民收入增长缓慢。
4、村级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农村的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上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不丰富,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5、党员干部素质不高,带动能力不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少数村干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不能立足自身的土地、資源等优势谋求发展。村组党员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村干部后继乏人。农村基层缺乏一批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敢于开拓的经济能人。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1、加大资金和扶持力度。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来帮扶村级集体经济较薄弱的地方,尤其要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联社要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一定的信贷优惠服务。县直有关部门要开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对口帮扶活动,帮助解决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一是立足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好集体“四荒”、林木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旅游业及“农家乐”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二是搞好资产经营。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支持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兴办实体等形式,对集体闲置办公用房、机器设备等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支持利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村级预留用地,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鼓励利用现有经营性资产,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做好服务创收。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有偿服务,通过创办各类服务实体,发展加工、物流、仓储、劳务、信息等,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进一步加强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规范化管理。要建立资产资源、债权债务、经济合同等各类台帐。要规范资产的评估和交易程序,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处置资产,签定规范的流转交易合同,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4、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带头人。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重把一批年富力强、文化高、观念新、能办事、群众信赖的优秀党员及创业带富能手选拔上来担任村干部,同时加强培训教育,不断增强村干部的观念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定远县吴圩镇农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