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力学
1.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详解】
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
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2.2018年5月21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馆开幕。关于羽毛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
B. 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
C. 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阻力的作用
D. 击球后,羽毛球离开球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解答】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
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和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不符合题意。
C.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不再受推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因此,羽毛球离开球拍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向前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
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
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
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
4.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
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
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
【答案】A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5.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答案】 C
【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
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
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
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6.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 人步行速度约10m/s
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答案】 B
【解析】【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G=mg=50kg×10N/kg=500N,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速度约1.4m/s,B符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约1g/cm3,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先估计人的质量,再根据G=mg求出重力后判断;B、根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分析判断;C、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分析判断;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7.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时其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判断。
故答案为:D。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 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B. 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C. 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D. 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
【答案】 B
【解析】【解答】A、题目中已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即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G,A不符合题意;
B、P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本身受到重力,二是Q对P的吸引力,三力平衡,F拉=G+F引,F引=F拉-G=2G-G=G,P对Q的吸引力与Q对P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P对Q的吸引力是G,故地面对Q的支持力=3G-G=2G,B符合题意;
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P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竖直向上,向下两个力,一是本身受到重力,二是Q对P的吸引力,三力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但是受力物体是一个;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9.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甲乙
丙丁
A. L甲=L乙=L丙=L丁
B. L乙=L丁 【解析】【解答】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让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量相同,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量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图甲虽然看上去只有一个拉力,实际上另一个拉力是墙,所以与丙的作用效果相同,同理,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 10.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其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 【解析】【解答】盛满水的碗壁受到水对它的作用力,即水对碗壁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垂直作用在碗壁上,并且斜向下,故C选项符合压力的方向; 故选C。 【分析】注意压力垂直作用在受力物上,并且方向指向受力物。 11.某弹簧秤中的弹簧断掉了一小段,如果重新安装并调零以后继续使用,测量值与原来的测量值相比较() A. 测量值偏大 B. 测量值保持不变 C. 测量值偏小 D. 前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答案】C 【解析】【解答】弹簧变短后其劲度系数会增大,在拉力相同时,弹簧的伸长变短,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刻度盘,必然会使测量值偏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同一只弹簧在变短了之后,它的劲度系数会增大,在同样拉力时其伸长量会变小,这样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 12.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 A. F1小于F2 B. F1等于F2 C. F1大于F2 D. 无法比较【答案】A 【解析】【解答】对乙进行受力分析可在,此时乙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乙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这三个力平衡,向上的合力等于向下的合力,所以可得甲对乙的作用力F1小于丙对乙的作用力F2,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算是难题。要找到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然后按先重力,然后弹力,最后摩擦力的顺序分析。不能漏力或多力。 13.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 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 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mg C. 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 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 小球静止在杆子的底端,所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来平衡这个重力,所以可以确定杆子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且F=G=mg,由于小球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物体,而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所以可以确定小球不再受其它的力. 故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要知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平衡. 14.下列是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汽车司机使用安全带与惯性无关 B.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 【答案】B 【解析】【解答】A、司机和汽车一起运动,当急刹车时,车停止运动,司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容易冲出车外,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一定要系安全带。A不符合题意。 B、击打排球时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同时球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符合题意。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人和伞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伞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作用,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15.如图所示,在电梯里,一名背书包的学生在随着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学生是静止的 B.学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D.学生所受到的重力和她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学生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相对于地面学生是运动的,故A错;学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学生对书包施加了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书包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学生对书包做了功,故C正确;学生所受到的重力与她对电梯的压力方向是相同的,不是平衡力,故D错;应选C。 16.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和球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 B.球离开脚以后,就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了,继续飞行是由于具有惯性,不是继续受力的原因,故B错;C.足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所以运动状态是一定会改变的,故C正确;D.正在飞行的足球,如果受力全部消失,则它将会沿力消失时的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 17.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 C.D. 【答案】D 【解析】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四个选项可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这几个力的方向. 18.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绝不会慢到5s跳一次;故A错误; B.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170cm左右,170cm=1.7m;绝不会达到165m;故B错误;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符合实际;C正确; D.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达不到10m/s,故D错误; 故选C. 19.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 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 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答案】D 【解析】对于水桶来说,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对水桶竖直向上的拉力,手没有接触桶,所以桶没有受到手的拉力,故应选D. 20.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为20N,该物体可能是() A.一只蚂蚁B.一头猪C.一只大象D.一只鸡 【答案】D 【解析】 根据G=mg,可得,2kg可能是一只鸡,一只蚂蚁的质量太小,一头猪和一只大象的质量均太大.故选D. 2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B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推车时车也推人,故A正确;两个物体即使相互接触,但是如果不相互挤压,也不会发生力的作用,故B不正确;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瘪了,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是B. 22.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 F的方向是 A.B.C.D.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该同学由于匀速下滑,受平衡力,滑梯对该同学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大小相等。故选A。 23.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A.子弹从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A、子弹从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桌子没动,即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球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C. 24.已知被测物体的重力略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图中的方法中无法完成测量的是A.B. C.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两个相同弹簧测力计共同提着一个物体,由力的合成和力的平衡可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和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B.动滑轮的重力远远小于物体的重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约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C.杠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符合题意; D.下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上面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和下面测力计的重力之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符合题意。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正在下落的重物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无论物体在哪里,物体重力的大小都是不变的 D.地面附近的物体均受重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A错误; BD、物体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面附近的物体均受重力的作用,故D正确,B错误;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不相等,故C错误; 故选D. 26.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如图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竖直放置,测量物体重时,橡皮筋竖直向下伸长,所以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故A正确; B.回形针与托盘固定在一起,橡皮筋伸长时随托盘一起向下运动,所以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故B正确; C.因为钩码的重一定,即每个钩码的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悬挂不同钩码时,拉伸橡皮筋的不同长度,来标注刻度,故C正确; D.材质或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其弹力不同,所以做成测力计后,其量程也不同,故D错误; 27.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篮球时,只要手对篮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一定相同 B.投出去的篮球受到手的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篮球砸到篮板时反弹回来,说明篮板对篮球的力大于篮球对篮板的力 D.篮球砸到篮板的过程中,篮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力的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故A错误;B.若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脱离手后不受手的推力,篮球继续飞行是因为惯性的缘故,故B错误; C.篮球砸到篮板时反弹回来,篮板对篮球的力和篮球对篮板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篮球砸到篮板的过程中,因为力的作用相互,篮球对篮板有力的作用,篮板对篮球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篮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28.2008年奥运盛会在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球对手的作用力比手对球的作用力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头球攻门时,球的运动状态发生的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用力拉弓,弓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是水对皮划艇向前的力使其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D错 误;故D 符合题意。 29.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500 N 的是( ) A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 B .一瓶矿泉水 C .一辆小汽车 D .一名初中学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重力公式G =mg 可得重力为500N 的物体的质量: 500N 50kg 50000g 10N/k G m g g ====。 A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约为200g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一瓶500ml 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 左右,故B 不符合题意。 C .一辆小汽车质量约为 30.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 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 N/kg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料的质量为140 kg B. 石料沉底后所受浮力为500N C. 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 3 D. 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8×104Pa 【答案】 D 【解析】【解答】A 、石料没有浸入水中时,钢绳的拉力F=G=1400N ,所以石料的质量 m===140kg ,A 不符合题意; B 、当石料全部浸入水中时,钢丝绳的拉力F 拉=900N ,所以石料沉底后所受浮力F 浮=G-F 拉 =1400N-900N=500N ,B 不符合题意; C 、由 可知,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所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料的体积,即V=V 排 ===,C不符合题意; D、由图乙可知,石料从刚刚浸入水中到全部没入水中,所需时间t=4s-2s=2s,已知石料的下降速度为v=0.5m/s,所以石料的高h=vt=0.5m/s×2s=1m, 由P====ρhg可得,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图乙和m=即可求解;B、根据F浮=G-F拉求解;C、根据图乙和阿基米德原理求解;D、先根据图乙求出物体的高度,再根据P=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