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 教学反思 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断被强调和解释为对优秀教师成长具有共性和普适性价值的重要路径.国内关于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研究,有两位专家的观点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一位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她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另一位是 新教育实验 的领军人物.苏州大学的朱永新教授,则非常坚定自信地开办了 教育保险公司 ,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但是,即便道理已经如此明白,真正能坚持写三年.十年教学反思的教师却还是少数.另外,即使写了三年.十年教学反思,是否 有可能 或 一定能 成为 名师 ,也是需要打个问号的.因为,教学反思为什么被强调是 写 而不是 思 ?教学反思为什么要写三年.十年?此外,怎样 写 教学反思? 写 什么样的教学反思? 写 了教学反思又要做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斟酌,才对 写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这样的命题具有意义.
教学反思应是教师对教学的自觉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教师内部的心智活动,不一定表现在写作的行为上,那为什么要教师写教学反思呢?首先,有许多东西不加以梳理,大都是些零碎的感觉,写教学反思则可以让教师的 反思 更加深刻而富有逻辑;其次,写教学反思便于及时整理教学得失,可以对教学进行自我的总结和 反刍 ,写出的 反思 也可以作为传播的载体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再次,写教学反思可以形成思考和改进教学的习惯,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正是因为如此, 写 教学反思,是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这也可能是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的依据.
但是,现实中不少教师写反思存在 自欺 与 自虐 两中现象. 自欺 表现在 为写反思而反思 ,因为有学校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写反思,每项活动后要写反思,并规定写反思的字数,写的反思还要展览评比,教师在忙碌各种事务中被迫写的反思,失去了写反思的本意,目的是被动应付检查,这样多多的 反思 即使写三十年,也不会益善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反而会增添教师的负担,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 自虐 表现在 写反思就是自我的批判和反省 ,反思被视为寻缺点.找问题,一味地自我批判与反省.其实,反思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师对教学行动的回顾思考,不断重新理解与发现教学的意义,寻求教学变革的新起点.如果教师所写反思都是在自我批判与检讨,总是列举自己的失败与不足,会降低教师的教学信心,也会偏离教学的理性轨道.
教师写教学反思,就是用 写 这种思维的手段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这必须是理智的.全面的.辨证的看待和认识教学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反思需要一种对教育教学理解的执着精神,一种对教学现状永不满足的追求心态,可称之为反思精神.教学反思还需要对教学生活和事件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思考,体现为教师的反思能力.只有建立在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上的教学反思,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如果教师的教学反思只停留在书面的写作形式上,没有反思带来的相应的学习.研究与行动,或者经过反思产生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而实际并非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教学反思写的时间再长.数量写的再多,不仅不能起到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反而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要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式,不是在 写 的形式,更不是在 写 的时间的长短,而是要真正理解和把握 教学反思 的本质.处理好 反思 与 写 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 思 与 行 的融合.我想,这也是学者们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倡写三年或十年的教学反思会成为 名师 的真正意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