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45:55
文档

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龙苑中学端午节主题活动一、设计背景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是民俗节庆之一,以此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要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二、教育目的1、学生了解端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端午节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2、学生通过参加端午系列活动,增强民族意
推荐度:
导读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龙苑中学端午节主题活动一、设计背景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是民俗节庆之一,以此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要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二、教育目的1、学生了解端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端午节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2、学生通过参加端午系列活动,增强民族意
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龙苑中学端午节主题活动

一、设计背景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是民俗节庆之一,以此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要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育目的

1、学生了解端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端午节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

2、学生通过参加端午系列活动,增强民族意识,升华爱国情感。

3、学生通过对中韩两个端午节比较,提高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

三、活动意义

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端午节食粽”蕴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一种中华民族高尚的人格的追求;“端午节龙舟竞渡”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运动精神和力争上游的民族豪情;而“端午节插菖蒲、插艾蒿、喝雄黄酒”等习俗则表达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愿景,也彰显出一种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怀。我校借助端午节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

四、实施过程

(一)准备工作

1、召开会议,告之专题活动主题,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并分配任务

2、准备相关资料和制作活动需要的道具

3、出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

4、召开第二次班干部会议,检查专题活动各环节落实情况

(二)活动流程

一、预备环节:

端午古诗词吟诵。

端午节,一个充满文化传统的节日,有太多迁客骚人为之倾倒,为之称颂。对端午节诗词的吟诵有助于学生走进端午,亲近端午,感受端午的文化气氛,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二、正式环节:

1、主人公Jacky登场,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交代身份。(海外侨民第三代,趁回国探亲的机会回故乡探访故乡的端午节。)

2、主人公听说的四个端午节起源:

曹娥小品(见附件1)

杨震小品(见附件2)

屈原小品(见附件3)

勾践小品(见附件4)

让学生观看小品并对小品的真假做出评判。并有邀请的嘉宾(龙南七寸居委会的阿姨)做总结并再补充一个起源的传说。

在四个小品中,除了杨震这个小品,其余都是真的,再给同学补充两个起源的传说,一个是为了纪念清官——陈临,而不是杨震。另一个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这五个传说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对祖国的忠义,对父母的孝顺,为官的清廉,成就事业的智慧以及困境中的奋勇。

3、端午节民俗传统大讨论:

我们学校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请他们交流各自家乡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其中穿插以下环节,总时间约为25分钟。

(A)包粽子:比一比哪个班的粽子包的又好又快。

时间:5分钟

人员:每班两人

评委:居委会阿姨

(B)做香袋:教主人公做一个,大家一起动手做。

时间:约5到8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上台教主人公,其余同学在原位自行制作。(来宾参与互动制作)

结果:展示制作成果。

(C)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大阿福额头上画一个王。

时间:约2到3分钟

人员:Jacky

结果:介绍民间曾经流传过的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

(D)划龙舟:游戏模拟划龙舟。

时间:约6到10分钟

人员:每班两名代表。

裁判:Jacky

附:

龙苑中学学生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

初一(4)班  叶根生: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不能坐门槛的习俗。

初一(4)班  胡航: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饺子的习俗。

初一(4)班  杜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挂艾草的习俗。

初一(4)班  林旭辉: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和赶鸭子的习俗。

初一(3)班  黄雪琳:

我的家乡是福建,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桑葚的习俗。

初一(3)班  薛晓熳:

我的家乡是辽宁,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做香囊的习俗。

初一(3)班 李菊梅:

我的家乡是四川,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孩子系五彩线,在节后第一次雨天才能取下的习俗。

初一(3)班  晏红:

我的家乡是重庆,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3)班  张磊:

我的家乡是江西,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吃汤圆的习俗。

初一(3)班  夏豪: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百草水沐浴的习俗。

初一(2)班  刘轶群: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酒、黄泥蛋)的习俗。

初一(2)班  杨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划龙舟的习俗。

初一(2)班  夏安娜: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七岁以下的男孩佩戴符,女孩佩戴石榴花的习俗。

初一(2)班  孙莉莉: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煮鸡蛋的习俗。

初一(2)班  张雯:

我的家乡是安徽,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放风筝的习俗。

初一(1)班  沈忆春: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用蜂蜜腌制的玫瑰花瓣的习俗。

初一(1)班  薛飞: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樱桃的习俗。

初一(1)班  陆俊合:

我的家乡是上海,我们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粽子的习俗。

4、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师生共同完成号召大家一起行动的倡议书。

通过与韩国国民保护端午节行为的比较,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文化,保护传统的民俗节庆,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提出倡议。

附:

倡议书

中国,一个源远流长的国度,有着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瑰宝——它们或是以佳作传世,或是以经典留名,或是作为风俗节庆深深扎根于每代中国人的心里。端午节正是这些风俗节庆之一。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必须把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代代地传下去!

我倡议:

一、让我们从我做起:

1、多去博物馆了解传统习俗知识,再告诉别人。

2、利用校园网,做双语的端午网页。

3、利用软件制作动画,让孩子也能接受。

4、学习老艺人的民俗手艺,并发扬光大。

5、帮助发宣传单。

6、邀请孤儿、孤老共度佳节。

二、请我们的家庭、社区、学校众人拾柴:

1、创作民俗节庆歌曲。

2、开设关于民俗节庆的兴趣小组,并评选小能手。

3、印发宣传单,来介绍民俗节庆知识。

4、开展多种活动,如做香袋等。

5、艺人可以开办学校,教其他人。

6、开展主题班会,搞各式活动。

三、请我们的再接再厉:

1、开发粽子的新口味等,让更多人喜欢它。

2、制作民俗节庆的吉祥物。

3、多举办民俗节庆的博物馆、主题公园、度假村等,扩大世界知名度。

4、建立专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频道。

5、将民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6、营造民俗节庆的过节气氛,如龙舟大赛、做月饼、总字形状的宣传花车等。

让我们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民俗遗产,为共筑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传承华夏之光,启迪现代文明添砖加瓦。

5、活动结束,总结: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民俗节庆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着。传统并不等于过时,传统文化也不会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只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更不能视之如敝履,犹恐扔之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担负起这一份责任。

文档

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走进民族节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龙苑中学端午节主题活动一、设计背景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是民俗节庆之一,以此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要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二、教育目的1、学生了解端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端午节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2、学生通过参加端午系列活动,增强民族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