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45:56
文档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作者:刘杰敏郭志勇来源:《师道·教研》2013年第03期        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小组未能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开展合作学习,要么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变成由优秀学生所主持的一言堂;要么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要么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那么,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使语文教学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地培养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进步
推荐度:
导读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作者:刘杰敏郭志勇来源:《师道·教研》2013年第03期        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小组未能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开展合作学习,要么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变成由优秀学生所主持的一言堂;要么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要么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那么,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使语文教学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地培养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刘杰敏 郭志勇

来源:《师道·教研》2013年第03期

        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小组未能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开展合作学习,要么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变成由优秀学生所主持的一言堂;要么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要么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那么,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使语文教学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地培养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进步

        (1)建立长期合作小组。这种分组有一定的稳定性,操作方便。首先,教师在安排座位时应考虑小组成员的特点,每个小组应包含学习成绩不同、能力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以发挥优等生良好的带动作用。小组内有优等生1-2人,学困生1-2人,两者比邻而坐,结成师徒。小组学习时,优等生领着中等生和学困生探索问题。答案展示时,浅易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稍难的问题让中等生补充,难度大的才邀请优等生。这样,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其次,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发挥优势,营造和谐乐学的氛围。小组学习可以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得到及时纠正,使不愿思考的学生不得不去思考。

        (2)定期在班级中进行学习方式的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步骤等。在班级宣传栏张贴各小组构建的情况,包括组名,分工情况,师徒结对情况,学习(竞争)的目标等等。利用午会或班会的时间,邀请取得一定成绩的组长,甚至进步比较大的组员(师徒)上台,为大家传经送宝。这样,一方面肯定并鼓励这类已取得进步的学生,另一方面激励正进步着,或不甘落后的其他小组,使他们产生合作、竞争的欲望。

        (3)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师徒评优,小组评先,通过组内和组际互动,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开学初,笔者利用班会时间办一个小型的“拜师”活动,之后就开始了师徒结对比赛。每次测验是各师徒间的竞赛,“谁的师傅学得牢,教得好”“谁的徒弟够勤奋”都是的焦点。学期末盘点“最佳师徒”,并予以适当的奖励。

        当然,小组合作竞赛也能落实到课堂中。如《伊索寓言两则》教学的后半部分是小组共同创作一篇图文并茂的寓言。经过小组讨论后确立主题,写作能力强的动手创作,绘画能力强的设计配图,各方面稍逊的学生就帮忙上色。做成的小组作品粘贴出来,师生一起评比。为小组荣誉拼搏,组员显得格外的用功。小组合作竞赛培养学生与人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教合作技能,加大有效教学的张力

        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就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如讲述者负责叙述小组的结论和答案;检查者负责保证小组成员都能说清楚小组的结论和答案;纠正者负责纠正小组成员的解释和讲述结论和答案时犯的错误;噪音控制者负责对小组成员在学习讨论时发出过大的声音予以及时制止。每个组员都承担着关系小组命运的角色,自己成功了,有利于整个小组的成功;小组失败了,自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能促使学生角色互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告诉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提出。遇到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当然,这些技能和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如辩论赛“网络的利与弊”提醒学生注意“文明”,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学会欣赏别人优点。“岭南文化·清明习俗探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生如何细化分工,和同学怎样一起做调查访问(如果遇到困难,怎样克服),积累资料,做PPT,写报告。这些都是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三、把关合作学习内容,让学习型小组在合作活动中成长

        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学习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时,才需要合作学习,学生才有合作的激情。因此,教师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对于学生“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对于学生“力所不及”的问题,则要引导学生解决。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习型小组是指通过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善于不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小组。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动手实践操作三个方面。笔者在《伊索寓言两则》的教学中,尝试用课本剧的形式探讨寓意:以小品的方法演绎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要求表演者揣摩人物的神态和心理;观众推选最佳演员,同时说出推选的理由,获奖者发表感言。流程极易操作,寓意也在人物特点的讨论中得出。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体特点安排演员,提点表演者的演绎,以其达到最佳效果。教学中“组内异质”得到互补,达到了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其中,因为有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加以组际竞赛,教师的点拨,就更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和体现小组的合力。

        四、合理评价,有效地拉动学生学习内需

        在多元智力影响下,现代教育评价的宗旨强调由重视甄别与选拔,转变为重视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评价方式上,有进行自我评价、以“结对子”形式互相检查的生生互评、有梯度练习的达标测评。平时巡堂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小组中能力较弱学生,安排他们能够胜任的工作,在完成工作中树立成功感,增强信心。也要强调小组整体的进步,让小组内形成帮扶的氛围,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并给予鼓励和帮助。

        课堂评价操作办法上,有对导学案使用评价,有“是否主动参与”“生动演绎”“快乐享受学习”的小组综合性评价,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励性评价。教师把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

        笔者尝试在刚分组时就让学生学习了评价细则,然后每周一次组内个人表现评分,小组集体评比。学期末开总结会议时大力表彰优异的个人和小组,鼓励正在进步中的个人和小组。因此,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地拉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当然,加减分值的事,只要教会骨干学生,教师就省事多了)。

        评价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无论采用哪种评价办法,都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创造意识为目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责任编辑 罗峰

文档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作者:刘杰敏郭志勇来源:《师道·教研》2013年第03期        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小组未能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开展合作学习,要么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变成由优秀学生所主持的一言堂;要么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要么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那么,教师该怎样做才能使语文教学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地培养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进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