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数学知识点基础整理(1)——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45:19
文档

高中数学知识点基础整理(1)——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

大家好,我是小易老师。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天起我将开始建个高中数学知识专栏,借助各类网络学习资源整理一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框架。预计用15章的篇幅把高中数学知识脉络理完。01集合一、集合的相关概念1.集合(集):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若a属于集合A,记作a∈A若b不属于集合A,记作b?A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
推荐度:
导读大家好,我是小易老师。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天起我将开始建个高中数学知识专栏,借助各类网络学习资源整理一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框架。预计用15章的篇幅把高中数学知识脉络理完。01集合一、集合的相关概念1.集合(集):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若a属于集合A,记作a∈A若b不属于集合A,记作b?A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
大家好,我是小易老师。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天起我将开始建个高中数学知识专栏,借助各类网络学习资源整理一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框架。预计用15章的篇幅把高中数学知识脉络理完。

01 集合

一、集合的相关概念

1. 集合(集):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

2. 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

3.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若a 属于集合 A,记作a∈A若 b 不属于集合 A,记作 b?A

4.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5.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6. 常见数集的记法:

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7. 集合的分类: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1. 集合的基本运算

2、集合的运算

3、补充

  A∪B=A?B?A   A∩B=A?A?B

4. 德摩根公式

四、补充知识 

1.若有限集 A 中有 n 个元素,则 

A 的子集个数为 个 非空子集个数为    个 真子集有  个 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个 

2.容斥原理 

有限集 A、B 的元素的个数,分别记为  、  :

 

一、命题

 定义: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  

二、量词

1. 全称量词 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任给等    符号:  

2. 存在量词 存在、至少有、有一个、某个、某(有)些等     符号:  

3. 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

全称命题   

它的否定是  

4.存在性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

存在性命题

它 的否定是   

三、“且”与“或”,“非”

1. “且”(   一假则假)

“  或”(   一真则真)

2. “非”(否定)

四、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推出

“如果p,则q”经过推理证明断定是真命题时,我们就说由 p 可以推出q;

记作: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如果p 可推出q,则称: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

如果  ,且  ,则称 p 是q 的充分且必要条件(p 是q 的充要条件) 

五、命题的四种形式

1. 若p,则q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非p,则非q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

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一)

(1) 如果p?q,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同时 q 是p 的必要条件

(2) 如果p?q,但q?p,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如果p?q,且q?p,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4) 如果q?p,但p?q,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 如果p?q,且q?p,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二)

若p 以集合 A 的形式出现,q 以集合 B 的形式出现

即 A={ x | p(x) },B={ x | q(x) },则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又可以叙述为

(1)若 A?B,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

(2)若 A?B,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若 A=B,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4)若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若   ,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6)若 A?B 且 A?B,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等价命题

(1)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①?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q 是?p 的充要条件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④?q 是?p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文档

高中数学知识点基础整理(1)——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

大家好,我是小易老师。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天起我将开始建个高中数学知识专栏,借助各类网络学习资源整理一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框架。预计用15章的篇幅把高中数学知识脉络理完。01集合一、集合的相关概念1.集合(集):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若a属于集合A,记作a∈A若b不属于集合A,记作b?A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