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森效应
新接一个高三班,第一次月考总成绩第二(13个同类班),我很兴奋,看来一个月的班级管理改进措施已见成效,于是我提出班级高考目标:人人上大学。从那次分数来看,仅有5名学生在预测线,分数最不理想的,也只差40分。
我领着学生进行月考分析,先是考试情况:班级整体、班级前五名、单科第一名。接着是温馨提醒:恶补理科、、自我反省、深入思考、完成任务、订好计划、不玩手机、占有时间、振奋精神、定好目标。 最后为使学生扬鞭奋蹄,我提出了督促办法,总分X分以下、单科X分以下、在班级退步20名以上、倒数前2名的科代表,在班上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当然,这是委婉的说法,其实质就是成绩落后者要在班上作检讨。
自认为这侃侃而谈应收到明显的效果,但第二次月考让跌眼镜,总成绩成了倒数第二。
詹森效应
这个班级第二次月考的失败,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期望过高,临考时学生患得患失。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杂技演员,他走钢索以距离长、离地面高而闻名天下。可是在一次重要的演出中,他不幸失手,从高空摔下,当场身亡。因为他在上场之前,总是叨念着:这次演出太重要了,我只能成功,决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了,就功名尽弃了。心理总是重复着失足的画面,好像嘲笑声也充斥着耳际。
考试或比赛来临,很多学生和选手总是过分担心事态的结局,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心充满忧虑,导致失眠、恐慌,精神恍惚。有意提醒自己不去想它,可偏偏不由自主,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让心先过去
同是走钢索的运动员,安吉尔就有着非同寻常的心态。看着他在钢索上的沉着表演,人们决不会想到,她是个因患病动过4次手术,并已截去了右腿的人。她是世界上唯一用假腿来完成惊险的走钢丝表演的人。每做完一次手术,他都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开始,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苦练,又稳稳当当地走在钢索上。安吉尔说:“要经常想到自己已有的东西,而别老是想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能充分地运用他所拥有的,那他一定活得很好。”
詹森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老师、父母或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而自己又不够自信,于是往往事与愿违。考试和比赛,不要寄希望于超常发挥,它只是对平时学习的训练的检测和证实而已,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其实早已决定。把平常的练习当考试比赛,慎重对待,把考试比赛当练习,轻松迎战。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好高骛远,不求全责备。
老师和家长,与其逼孩子检讨,不如鼓励孩子:“这次考不好不要紧,你尽力了就行!”暖心的话语构筑起心理安全的城墙,孕育奋战的决心。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全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大脑工作的最佳状态。考前让孩子的心情轻松愉快十分重要,最好是创造条件让孩子适度放松。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领域的世界纪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打破。记者们曾向他提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布勃卡微笑着回答:“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将自己的心‘摔’过横杆。”
原来,作为一名撑杆跳选手,布勃卡也有过一段痛苦日子,尽管自己不断地尝试冲击新的高度,但每一次都是失败而返。那些日子里,他甚至怀疑自己的潜力。有—天,来到训练场。他禁不住摇头叹息,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平静地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布勃卡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跳线,看清那根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害怕。”突然,教练一声断喝:“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教练的厉声训斥,让布勃卡如梦初醒,顿时恍然大悟。
心先过去,身才能过去。聚焦成功,动力就指向成功,聚焦失败,动力就指向失败。著名心理学大师卡耐基有一句人生箴言“我想赢,我一定能赢;结果我又赢了。”
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自己没有的,不去强求;别人没有的,引以为豪。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才能领域。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出色的,只是出色的方面不同而已。何必非要用考试和比赛的结果来难为他们。
不拿自己的孩子(学生)和别人的孩子(学生)比,只拿孩子(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比,这样比才能比出他的进步,比出自己的欣慰。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某一优势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
科学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使用率还不到他整个大脑的10%。人的潜力有多大?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全部开发出来,那么,将学会40种语言,拿14个博士学位,背诵百科全书。每一个正常人都是智力资源的富有者,潜力实在巨大,只是目前他们智慧的炸药库还没遇到点燃的契机。
有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跑着就有前途。先跑多少后跑多少不是太重要,只要一直在跑,跑到最后的往往是跑得最远的。即使跌倒了,没什么大不了,爬起来再跑。“没有什么教育比逆境来得更实在”,一个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经历过大的挫折。输得愤然,才能赢得精彩;活得坦然,才能铸就辉煌。患得患失,乃人生大忌。有得有失,乃人生常态。
希尔顿说:“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付出了多少。”所以,要有一个心态,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此,就是最好的自己。
心理放松的方法
考试或比赛,有紧张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只要是重视者都有紧张感,不必慌乱。不紧张就说明不重视,不重视也就难以取得好成绩。这时,关键是要学会心理放松。
1、行动上抓紧。一是生活充实,没时间忧伤,正如辛勤的蜜蜂没时间悲哀一样;二是问心无愧,觉得对天对地对父母对自己都不内疚了,何来紧张;三是准备越充分越有自信,你享受的是其乐无穷的奋斗过程。
2、倾诉和分享。分担忧伤忧伤减半,分享快乐快乐增倍,让心理也有温馨的天堂!如果担心影响别人的时间,可以尝试写写心灵日记。或者给自己写封信,也是人生驿站上的风景。
3、用健康的其他活动转移注意。比如逛街、听歌、跳舞、打球、跑步,紧张情绪受到冷落,它就没趣的走开了。
4、进行乐观的解释。客观地看待自己面对的困难,困难都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困难只有一个,方法有多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
5、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我能行”“我会成功”,让心灵在成功上聚焦。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
6、放松身体。进行深呼吸放松调节,或对身体传送放松意念,“头放松”“肩放松”“四肢放松”等,而少用否定性词语警戒自己,如“别紧张”“不去想”等。
7、凡事早到位。时间的紧迫会带来心理的紧张,凡事早到位,做个从容的人。
8、积极锻炼身体。锻炼过程能使大脑有效休息,又放松了身心,可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9、高呼口号。整齐划一、声音洪亮的口号,对消极情绪有震慑作用。可集体高呼口号,振奋精神,激发干劲。
尽管詹森的努力一次次化为泡影,但他并没有在七次失利面前放弃,他最后的机会是1000米速滑,对手中,有六名的成绩比他的好,但这一次,他将稳定的发挥延续到终点,以1分12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取金牌,詹森终于以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的奥运生涯划上一个的句号。
所以,詹森效应只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不是失败的号角,只有理性看待,才能力避负面影响。万一发挥失常,也要从詹森身上看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