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模具复习题(修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38:06
文档

模具复习题(修改)

复习题一、填空(20道题,20分)1、冲裁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组成。2、拉深系数的表达式为m=3、拉深变形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起皱和破裂。4、拉深时拉深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拉深系数m小于第一次极限拉深系数。5、6、冲裁主要包括落料和冲孔。7、在模具中导柱与导套为配合,导套与上模板为配合。8、弯曲可分为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两大类。9、极限拉深系数就是使拉深件不拉裂的最小拉深系数。10、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的压力。11、弯曲时,零件尺寸标注在内侧时凸凹模尺寸计算以凸模为基准。
推荐度:
导读复习题一、填空(20道题,20分)1、冲裁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组成。2、拉深系数的表达式为m=3、拉深变形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起皱和破裂。4、拉深时拉深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拉深系数m小于第一次极限拉深系数。5、6、冲裁主要包括落料和冲孔。7、在模具中导柱与导套为配合,导套与上模板为配合。8、弯曲可分为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两大类。9、极限拉深系数就是使拉深件不拉裂的最小拉深系数。10、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的压力。11、弯曲时,零件尺寸标注在内侧时凸凹模尺寸计算以凸模为基准。
复习题

一、填空(20道题,20分)

1、冲裁断面由 圆角带   、 光亮带  、 断裂带 、 毛刺 组成。

2、拉深系数的表达式为m=

3、拉深变形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起皱   和    破裂    。  

4、拉深时拉深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 拉深系数m小于第一 

   次极限拉深系数        。 

5、

6、冲裁主要包括    落料   和   冲孔    。

7、在模具中导柱与导套为     配合,导套与上模板为     配合。

8、弯曲可分为  自由弯曲     和  校正弯曲   两大类。

9、极限拉深系数就是使拉深件   不拉裂       的最小拉深系数。

10、冲裁力是 冲裁过程中凸模   对板料的压力。

11、弯曲时,零件尺寸标注在内侧时凸凹模尺寸计算以 凸模 

   为基准。

12、在JB23-63型压力机的型号中,63表示   公称压力      。

13、圆筒形工件拉深时的危险断面在 筒壁与筒底圆角相切   处。

14、弯曲时,零件尺寸标注在外侧,凸凹模尺寸计算以 凹模 为基准。

15、设计冲孔模时以 凸模  为基准,间隙取在   凹模   上。

16、冷冲压工艺有两大类,一类是 分离工序  ,另一类是 变形 工序。

17、冲裁的变形过程主要包括 弹性变形阶段   、 塑性变形阶段 、

  断裂阶段        三阶段。

18、下模板与导柱的配合为 过盈配合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为    间隙配合  。

19、冲裁时废料有    结构废料      和    工艺废料  两大类。

20、拉深工序中的退火主要是为了使材料 硬度 降低, 塑性  提高。

21、塑料模按型腔数目分类,可以分为单型腔注射模 、 多型腔注射模     。

22、分型面选择时为便于侧分型和抽芯,若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宜将侧芯设置在    动模      上。

23、为了保证塑件质量,分型面选择时,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塑件,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设在   分型面的同一侧       。

24、当塑料大型﹑精度要求高﹑深型腔﹑薄壁及非对称塑件时,会产生大的侧压力,不仅用  导柱导向机构    ,还需增设  锥面  导向和定位。

25、注射机的锁模力必须大于型腔内熔体压力与塑件及浇注系统在

  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的    的乘积。

26、设计的注射模闭合厚度必须满足下列关系:。若模具闭合厚度小于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小厚度时,则可采用

    垫板     来调整,使模具闭合。

27、模侧向分型时,抽芯距一般应大于塑件的侧孔深度或凸台高 

   度   2~3mm                 。

28、分型面选择时为便于侧分型和抽芯,若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宜将侧型芯设置在   动模     上,除液压抽芯机构外,一般应将抽芯或分型距较大的放在   开模方向      上。

29、注射模的内浇口常用的形式有 直接浇口﹑ 中心浇口 ﹑ 侧浇口    ﹑ 点浇口     等。

30、在塑件注射成型过程中,侧型芯在抽芯方向受到较大的推力作用,为了保护斜导柱和保证塑件精度而使用锲紧块,锲紧块的斜角α一般为。

31、塑料是一种以   树脂   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  添加剂  制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32、注射机的种类很多,按外形特性可分为 卧式 注射机、 立式 注射机和  角式 注射机三大类。

33、注射模主流道始端的凹球半径应  大于   注射机喷嘴头部球面半径。

34、斜导柱的倾斜角α与楔紧块β的楔紧角的关系为

35、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由 主流道、  分流道   、 浇口  、 冷料穴 

    四部分组成。

36、塑料模合模导向机构主要有 导柱   导向和 锥面定位  导向两种形式。

37、常用的推出机构有  推杆 推出机构、    推管   推出机构、

      推件板    推出机构等。

38、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需进行 退火  和  调湿   等后处理。

39、一模多腔注射模的分流道布置形式有  平衡式   和 非平衡式两大类。

40、注射机XS-ZY-60中的“60”代表   额定注射量       。

41、塑料模导柱合模导向机构中导柱、导套如果选用碳素工具钢(T8A或T10A),其热处理要求为  硬度达到 50~55HRC            。

42、加强肋的方向应与料流方向   一致     。

43、注射模主流道始端的凹球半径应   大于  注射机喷嘴头部球面半径,主流道内孔的小端直径应   小于  注射机喷嘴内孔直径。

44、注射模塑工艺的“三要素”是  压力   、  时间  和  温度  。

45、设计注射模的推杆推出机构时,推杆一般应 高出 推杆所在成型平面0.05~0.1mm。

46、对于  环形  或 筒形     的塑件,可用推管推出机构进行脱模。

47、在实际生产中,塑料模斜导柱的常用斜角a为,最大不超过。

48、注射模具型腔和分流道的排列形式有 平衡式    和 非平衡式两种。

49、对复杂﹑精密和表面光泽度要求高的塑料需要采用 Cr12MoV         钢或     4Cr5MoSiV         钢,它们是加工性好和有极好抛光性的钢。

50、注射模浇注系统分 自然平衡 浇注系统和 非自然平衡  浇注系统两种形式。

51、浇口套与定模板的配合精度采用   H7/m6的过渡配合     ,浇口套与定位圈的配合精度采用  H9/f8的间隙配合           。

52、推杆与推杆孔之间的配合经第一般选用   H8/f7的间隙配合   ,配合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为

53、光学镜片注射模成型零件选用材料是                 ,其热处理要求为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极限拉深系数就是使拉深件拉裂的最小拉深系数。( × )

2、拉深变形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回弹。( × )

3、成形工序是使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零件。( √ ) 

4、设计落料模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 )

5、在拉深过程中,一套拉深模一般只能完成一次拉深工序。( √ )

6、在确定工序顺序时,一般是先冲孔再拉深。( × ) 

7、注射模塑成型方法适用于所有热塑性塑料,也可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

8、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其粘度也不同,因此流动性不同。粘度大,流动性差;反之,流动性好。﹙ √ ﹚

9、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定模或上模上。﹙×  ﹚

10、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等于注射机允许的模具最大厚度。﹙ × ﹚

11、浇口的截面尺寸越小越好。﹙ × ﹚

12、为了减少分流道对熔体流动的阻力,分流道表面必须修的光滑。﹙  ﹚

13、大多数情况下利用分型面或模具零件配合间隙自然排气,当需开设排气槽时,通常在分型面的凹模一侧开设排气槽。﹙ √ ﹚

14、拉深工序中的退火主要是为了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 )

15、冷冲压加工是属于无屑加工。( √ )

16、拉深系数 m 恒小于1,m 愈小,则拉深变形程度愈大。( √ )

17、板料弯曲加工中,相对弯曲半径r/t越大,弯曲回弹越小。( √ )

三、选择题(10分,5小题)

 1、通过浇口进入型腔的熔料呈(  B  )状进入腔内。 

    A、紊流  B、层流   C、涡流 

2、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中(  B  )的结构,需有定距分型机构。

 A、斜导柱在动模,滑块在定模   B、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 

  C、斜导柱与滑块同在定模     D、斜导柱与滑块同在动模 

3、采用多型腔注射模时,需根据选定的注射模参数来确定型腔数.主要按注射机的(  A  )来确定。 

   A、最大注射量        B、锁模力        C、公称化塑化量 

4、斜导柱的倾斜角α与滑块内孔的倾斜角β的关系为(  B  )。

A、α=β        B、β>α     C、β<α 

5、卧式注射机注射系统与合模锁模系统的轴线( D )布置。

 A、都水平   B、都垂直

 C、注射机注射系统水平,合模锁模系统垂直 

 D、注射机系统垂直,合模锁模系统水平 

6、采用直接浇口的单型腔模具,适用于成型(B )塑件,不宜用来成型( A )的塑件。

  A、平薄易变形    B、壳形    C、箱形 

7、简单推出机构中的推杆推出机构,不宜用于( D ) 塑件的模具。 A、柱型  B、管形  C、 箱形  D、形状复杂而脱模阻力大 

8、注射模主流道始端的凹球半径比注射机喷嘴头部球面半径( C )。 A、相等       B、大      C、小      D、随意 

4、工艺改错题(10分,2小题。)

范围:塑料模,详看课本P199表8-6.

5、问答题(25分,5小题)

1、什么是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答:1)热固性材料是指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和冷却硬化的 

   塑料。特点:塑料的树脂分子结构呈线型或支链型,可以反复加

    热软化成形加工。

2)热塑性材料是指在初次受热时变软,可以制成一定形状,但加

热到一定时间加入固化剂后就硬化成定型,在加热则不软化也不

溶解的塑料。特点:不可反复加热成型。

2、请简述塑料的组成。

答:塑料是一种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制成的高分子

    有机化合物。

   1)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起到胶粘剂作用。

   2)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和固化剂等

3、简述选择分型面的原则。

答: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

2)分型面应使塑件留在动模部分。

3)分型面有利于保证塑件外观质量和精度要求。

4)分型面应有利于保证塑件精度。

5)分型面应有利于型腔排气。

6)分型面应有利于模具的制造。

7)分型面应有利于侧向抽芯。

4、简述浇注系统的组成。

答: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

⑴主流道

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处起到分流道为止的一段料流通道,负责将塑料熔体从喷嘴引 

入模具。

    ⑵分流道

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料流通道,是塑料熔体由主流道流入模腔的过渡段,负责将熔体的    

流向进行平稳的转换,在多模腔中还起着将熔体向各个模腔分配的作用。

    ⑶浇口

分流道与模腔之间长度非常短、截面又很狭窄的一段料流通道

     ⑷冷料穴

      冷料穴一般开设在主流道末端,冷料穴的作用是容纳浇注系统中料流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  

      注入型腔而影响成形塑件的质量

5、单分型面、双分型面注塑模的区别。

答: 1)单分型面注塑模:单分型面注射模又称二板式注射模,是注塑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模具只有动模、定模之间的一个分型面。

     2)双分型面注塑模:双分型面注射模有两个分型面,也称为三板式注射模具,双分型面注射模在定模部分必须设置定距分型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适用于点浇口注射模或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设在定模一侧的注射模。

6、浇注系统设计的原则

 答:1)了解塑料的成形性能。设计浇注系统要适应所有塑料的成形特性要求,以保证塑件质量。

    2)尽量采用较短的流程充满型腔。

    3)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生熔接痕,提高熔接痕处的强度。

    4)设计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到浇口去除、修理方便,痕迹小,不能影响塑

   件外表美观。

    5)型腔布置和浇口开设位置力求对称,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

     现象。

    6)选择内浇口位置时应防止型芯的变形和嵌件的位移。

    7)选择内浇口位置时应避免塑件变形

    8)选择内浇口位置时应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出。

 六、计算题一题

范围:1)塑料模型芯、型腔尺寸计算(记公式)

       2)冲压模具计算题。(熟悉课本P39例题2—1)

文档

模具复习题(修改)

复习题一、填空(20道题,20分)1、冲裁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组成。2、拉深系数的表达式为m=3、拉深变形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起皱和破裂。4、拉深时拉深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拉深系数m小于第一次极限拉深系数。5、6、冲裁主要包括落料和冲孔。7、在模具中导柱与导套为配合,导套与上模板为配合。8、弯曲可分为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两大类。9、极限拉深系数就是使拉深件不拉裂的最小拉深系数。10、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的压力。11、弯曲时,零件尺寸标注在内侧时凸凹模尺寸计算以凸模为基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