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部于2012年4月22日至5月5日进行了K79+220—340左侧F型排水沟首件的施工工作,在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监督下,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要求进行。现将排水沟首件工程施工总结归纳如下:
1 工程概况
K79+220~K79+340左侧F型排水沟长120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厚度为30cm,浆砌片石工程量244.80m³。排水沟断面详见图1.1。
图1.1 排水沟大样图
2 施工安排
2.1工期安排
根据实施性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目前工地实际情况。本分项工程于2012年4月22日开工,2012年5月5日完成,共计14天。
2.2人员组织
表2.1 主要管理人员
| 序号 | 人员名称 | 职 务 | 负责工作 |
| 1 | 黄伟财 | 总工程师 | 施工总体管理 |
| 2 | 黄明道 | 项目副经理 | 对施工质量、进度进行管理实施 |
| 3 | 吴廷瑞 | 质检工程师 | 质量监督、验收 |
| 序号 | 人员名称 | 职 务 | 负责工作 |
| 4 | 陈忠球 | 试验室主任 | 试验检测 |
| 5 | 余东 | 试验工程师 | 试验检测 |
| 6 | 冯建中 | 测量组长 | 工程测量 |
| 7 | 张义堂 | 测量工程师 | 工程测量 |
| 8 | 陈锦辉 | 施工员 | 现场施工管理 |
| 9 | 黄娟 | 资料员 | 资料收集、总结 |
| 10 | 张瑞鸿 | 安全主任 | 安全施工 |
表2.2 各类施工操作人员数量
| 序号 | 施工操作人员 | 人数 |
| 1 | 技术员 | 1 |
| 2 | 测量员 | 2 |
| 3 | 领工员 | 1 |
| 4 | 机械司机 | 2 |
| 5 | 技术工人 | 10 |
表2.3 主要机械、设备需求情况
| 序号 | 机械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备注 |
| 1 | 砂浆搅拌机 | 350L | 1 | |
| 2 | 挖掘机 | 小松PC200 | 1 |
图3.1 施工工序流程图
3.1 施工准备
(1)施工管理人员、工人已进场,人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用于施工的材料如水泥、片石、砂等已进场,并检验合格,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砂浆配合比试验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对砂浆拌和场地进行平整、硬化,拌和机运行良好,施工便道已修通。
(4)技术准备工作,首先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技术方案落实到每个参建人员,用于指导施工。
3.2 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资料定出排水沟中线,线位布设好以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经施工放样后,与现场地形符合,且与外排水系统或自然水系能平顺衔接。
3.3 沟槽开挖
放好路堤排水沟内外轮廓线,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至距设计尺寸10-15cm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欠挖,控制超挖。基坑开挖后,需进行沟底高程复测。基坑开挖土方运出场外,禁止堆放在水沟外侧。开挖清理完毕后,请监理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3.4 片石砌筑
浆砌施工前,对片石进行检验,石料强度不小于30MPa,厚度不小于15cm,长度不小于30cm(如有锋棱锐角,予以敲除),若表面有泥土、水锈,先清除干净。
砌筑时采用坐浆法施工,严禁先铺石后灌浆,先在下层片石面上(或基底面上)铺一层厚薄均匀的砂浆,放下片石(大面朝下),借助片石自重将砂浆压紧,适度敲击片石使其完全稳定在砂浆层上,在缝隙处加以必要插捣,较大缝隙采用小石料予以填塞。砌缝宽度控制在2cm以内,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10cm,同时砌体的上、下层不得有通缝。
砌筑时双面立杆挂线,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校正线杆,以保证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砌体施工时,分层砌筑,各砌层的砌块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脱空。砌筑上层石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前,将已砌筑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每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内采用沥青麻筋填塞。
砌筑砂浆随拌随用,保持适当的稠度,一般在2~3小时用完,对已初凝的砂浆严禁使用。砂浆拌和采用拌和机拌和,拌合时准确计量,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工程质量。
3.5勾缝及养生
K79+260—280段排水沟外侧勾缝采用凹缝,勾缝采用砂浆强度不小于M7.5,砌体勾缝嵌入砌缝2c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凿够深度后再勾缝,其余勾缝采用凸缝。每砌好一段,待砂浆初凝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不少于7d。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图3.2 K79+260—280段排水沟外侧凹缝 图3.3 勾缝采用凸缝
3.6 回填夯实
排水沟砌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水沟两侧进行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0cm,并加强路堤一侧填土的夯实。
3.7 质量控制
浆砌片石排水沟外观质量要求,纵坡顺直,曲线线形圆滑;沟底平整、稳定;嵌缝均匀、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密实、美观,缝宽均衡协调;砌体咬扣紧密;抹面平整、压光、顺直,无裂缝、空鼓;不同类型的排水沟之间衔接平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和频率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进行控制。
表3.1 浆砌排水沟施工质量标准
| 项次 | 检查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 1 | 砂浆强度 | 符合设计要求 | 同一配合比,每台班2组 |
| 2 | 轴线偏位(mm) | 50 | 经纬仪:每200m测8处 |
| 3 | 墙面直顺度(mm) 或坡度 | 30 符合设计要求 | 20m拉线 坡度尺:每200m测4处 |
| 4 | 断面尺寸(mm) | ±30 | 尺量:每200m测4处 |
| 5 | 铺砌厚度 | 不小于设计值 | 尺量:每200m测4处 |
| 6 | 基础垫层宽度、厚度 | 不小于设计值 | 尺量:每200m测4处 |
| 7 | 沟底高程(mm) | ±15 | 水准仪:每200m测8点 |
4.1 施工过程中加强量测,保证排水沟几何尺寸和结构层厚度,防止砂浆不饱满或出现空洞;
4.2 加强对砌体的洒水养生,使砌体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保证砌体砌筑质量;
4.3 与其他排水设施相接时,注意衔接平顺、自然;
4.4 对于曲线路段的排水沟,5—10m布设一个控制桩,保证曲线圆顺。
5 总结
通过K79+220—340段排水沟首件的施工,我标段所确定的排水沟施工工艺能满足排水沟的施工要求,能够指导后续施工。通过首件施工,加深了施工队伍对浆砌片石排水沟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施工中的优点,继续改进和优化施工工艺,优质、安全地完成我标段所有排水沟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