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现代文学张抗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47:45
文档

现代文学张抗抗

论文提要张抗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后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她具有良好的写作素质和艺术感受力,以女性的温柔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和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她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使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同时伴随着极具个性的锐气和锋芒。本文试图走近张抗抗的生活,通过她的小说解析不同时期张抗抗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探索中前行思考中创作——论张抗抗小说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李胜南摘要:从结束到今天,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找到了属于
推荐度:
导读论文提要张抗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后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她具有良好的写作素质和艺术感受力,以女性的温柔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和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她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使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同时伴随着极具个性的锐气和锋芒。本文试图走近张抗抗的生活,通过她的小说解析不同时期张抗抗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探索中前行思考中创作——论张抗抗小说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李胜南摘要:从结束到今天,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找到了属于
                 论 文 提 要  

张抗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后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她具有良好的写作素质和艺术感受力,以女性的温柔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和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她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使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同时伴随着极具个性的锐气和锋芒。本文试图走近张抗抗的生活,通过她的小说解析不同时期张抗抗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 

探索中前行  思考中创作

—— 论张抗抗小说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

                李胜南

     摘 要:从结束到今天,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她的生活紧跟时代的步伐,她的小说创作也是处在一种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的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她透过生活,对人生、对人性的理性的、哲学的思考。

     关键词:  生活经历     理性思考   人性

张抗抗,一个出生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成长在思想混乱年代的女孩。她善于思考,喜欢文学,爱好写作。她对文学对写作的执着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理念使她成为清丽高洁,风格独特的“知青作家”。作为一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写作素质和艺术感受力,她以女性的温柔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和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她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使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同时伴随着极具个性的锐气和锋芒。透过她的文字,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智者,清醒的有意识的关注人生人性,关注社会时代。现在我们走近张抗抗,走进她的小说,感受她的生活,解析她对人生人性对社会时代的哲理性的思考。

一.走近张抗抗

张抗抗,原籍广东新会,1950年出生于杭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风景优美的西子湖畔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在她的性格中种下了好胜与坚毅的种子。她爱好广泛,喜欢朗诵诗歌,喜欢演戏,喜欢音乐,喜欢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最喜欢的就是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武装了她的头脑,使她形成了对人生对社会初步认识的同时,发现了许多现实中无法理解的矛盾。这些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各种矛盾让还是少女的张抗抗想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也是从那时起,她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曾有到生产建设兵团去感受工农生活,从事文学创作的思想,但是现实并没有给她从事文学创作的机会。1966年,张抗抗的花季年龄正是她狂热的接受外界思想,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十年便开始了。她承受了与所处在那个环境的同龄人相比更多的苦痛。父母的蒙冤,来自社会学校的伤害和政治上的不平等,这一个个骇人的浪头把她卷进漩涡又一步步地把她从父母身边带走,这些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但是并没有压垮这个性格里充满好胜和坚毅的女孩。1969年,张抗抗来到北大荒开始她的知青生活。在黑龙江鹤立农场劳动的日子,她饱受了知青的苦难。因为她在这里结婚又离婚,还带着一个孩子,生活环境恶劣,精神上的折磨也到了极点。尽管这样,张抗抗还是顶过来了,不仅如此,这些严酷的生活考验和精神磨砺还激发了她对现实的理性的思考,也成就了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毕竟只有痛过才深刻。张抗抗厌恶在艰苦和困难面前退缩的人,同时也不满当时的恶劣的生活环境,“生活中为什么有那么多虚假丑恶的东西,它又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相互矛盾,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正是这种独特的清醒的思考使她从痛苦中自拔出来,真正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凭着对文学的执着与努力,在布满荆棘的文学路上摸索过来。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她的笔一发不可收拾,作品不断产生。1979年,她调入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此后的一个时期,因为她的作品文字灵动飘逸,语言精警深刻引起关注,张抗抗这个名字也引起了文坛的注目。评论者说,她的作品正视生活中的矛盾,显示了对不合理事物的谴责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她的创作立场有着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进入八十年代的张抗抗更是硕果累累,在文学创作上展现了她的爆发力,成为国家一级作家,有作为国家作家代表的资格到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访问游历的机会,使她的人生体验不断升华,对人的主体精神的认识更为深刻,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更为透彻。她在文学上的创作也更加精进。张初在《张抗抗评传》中说:“她是一个特别有个性,有独特追求和自我风格的作家,对文学的那种挚爱与忠贞,那种自信,骄傲而又永不满足的对文学内容形式的求索,那种顽强表现自我的强烈主体意识,那种对现实的敏感执拗和反压抑的抗争精神,张抗抗正是由这些层面结构而成的‘这一个’。” ①这正是张抗抗,一个既有女性的温柔,又有一个作家的坚持,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被她的理性思维所折服。

 在北大荒长达八年的知青生活给张抗抗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段严酷的生活考验,心灵磨砺和极其恶劣的环境让她更加的贴近生活,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也使她在面对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浮躁时更为冷静,客观。“张抗抗通过多种艺术方法和全新的语言结构表现对生活的哲学体悟,把人们日常所忽略的自明之理通过‘陌生化’手段揭示为一种可见的‘震惊’,读者在这种‘审美历程’中开始自我与世界的真实,与作家一道思考人与存在的本体论的关系”②这是郭力对张抗抗的评论。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张抗抗身体力行的向我们阐释了这一点。她的作品从背景到人物几乎都与她的亲身经历有关,她从不把自己隐藏起来,而是以女性化的姿态,饱满的感情,强烈的爱憎投入到创作中,紧扣当代青年的生活。这让我们看到张抗抗的真诚,坦率的一面,但是她并不是听任感性,率性而为的作家,她善于关注人们普遍关心的人生和社会问题,并对此进行哲理的思考和揭示。

二.张抗抗小说在不同时期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

 (一) 呼唤人性,追求人生价值和人的尊严 

“我读书时努力探索作者的灵魂,写书时便也努力剖析自己的灵魂,醉心于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③事实上,张抗抗确实是这样做的,随着她的成长,经历逐渐增多,看的多了,想的多了,懂的多了,作品中理性的哲思也就越清晰了。在小说《淡淡的晨雾》中张抗抗通过一个家庭的矛盾,浓缩了社会中新旧两种思想的较量,揭示了新时期青年人的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女主人公梅玫是一个在平淡生活中逐渐走向觉醒的女性形象。她单纯、热情,有着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对爱情和生活的无限的憧憬。可是现实让她无法适从,丈夫的古板、 自私、虚伪让她厌恶,单调,死板的家庭生活让她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她想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想要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好奇社会上正发生的每件事。“四人帮”刚刚倒台社会还没稳定,面对混乱的时局,她渴望新的思想,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人生的出口。可是,来自己的家庭的社会的各种原因制约了她。透过梅玫我们看到的她的丈夫郭立枢,一个假的“卫道士”,一个被社会时代的混乱打压的思想扭曲的人。他盲目的做着“吃香”的,被人“重视”的工作,不思考时代的变化,考量自己的价值,没有在社会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是一个思想残缺的人。他不适应受新的时代带来的新的变化,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还一味的为自己的庸俗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他的弟弟郭立楠,却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热情有思想有头脑的大学生。时代的转变,社会的动荡在他身上没有留下痕迹。他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在新生活的激流中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执着的追求理想,是这个家里的“星星之火”。相比较与郭立枢和郭立楠,对大哥郭立柽我们只能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了。他原本是一个热爱生活,勤奋好学的知识分子。继父的“教育”夺走了他在生活中的快乐,当他满腔热血的投入到工作中时,又被社会狠狠地教训了,这让他的理想也失落了。他的需要被忽略,他的价值不被尊重,他绝望了。我们同情他,只是他的悲剧单单是社会是历史是他人造成的吗?不是不能改变,不是不能坚持,只是他太过软弱。

张抗抗,通过描写一个家庭里的四位年轻人,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折射了当代青年队伍在十年浩劫后的激烈分化,以及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青年在自身裂变中从迷茫,躁动到抗争的思想变化。同时这也是张抗抗自己处在当时的思想风貌和生活态度,是她对社会的冷静分析,和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提高了她的思想,让她走出“淡淡的晨雾”。开始正视人生价值,挖掘人性。张抗抗不幸的人生经历并没有让她对人生,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像小说的主人公梅玫一样,对未来对社会充满希望!从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有积极人生追求,热情生活态度的人的赞扬!这也是作者通过小说这一载体所要传达给读者的真正的内核,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化是我们所无法预测也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并为之坚持努力不懈!

(二) 人性,追求美和理想

在小说《北极光》中,我们看到了张抗抗的前进的脚步,看到她找到了理想,确定了目标并且坚定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小说勾勒了女主人公陆芩芩在寻找真正爱情的过程中遇到的三个男性形像,代表了三种人生态度,从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条件下青年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刻变化。傅云祥,陆芩芩的未婚夫,是一个十足的市侩主义者,不言而喻的代表了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世俗生活。他津津乐道于“人的自私的本能”,是典型的“实惠”派的人物,他嘲弄,亵渎社会主义助人为乐的人生观,是典型的道德低下的人,尽管这样我们并不能说他是个坏人。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促使了他形成这样的人生观,形成了这样俗不可耐,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从而走上市侩主义的道路,缺乏崇高的理想。但是我们不能不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陆芩芩听从理想主义的呼唤弃绝了世俗所谓的幸福生活和他绝裂是正确的。与却少理想美的傅云祥相比,费渊,是一个可以对社会弊端作出冷峻剖析具有灵活头脑,明敏口才的大学生。但是在他身上并没有真实的理想的光辉只是一个言辞高雅的虚无主义者。十年冻僵了他的热血和信念,他用眼角斜视着人生和冷冷的窥视着社会,是一个灵魂瘫痪的人。对于他这样的一类人我们持着痛恨惋惜的态度。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过,固然负疚于他们,但是他们不应该把一切责任都推卸给历史,轻率地否定社会,消极的对待人生。新的时代,他们应该重新正确的认识社会,并且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十年毁灭了费渊一类青年的信仰,但却坚定了另一类青年对真理的信仰。曾储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摆脱指责,牢骚,叹息能够正确观照时代和社会,并在社会和时代中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当代青年的强者形象。曾储不是命运的宠儿,但是他从不记恨生活,抱怨命运,而是一个善于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教益给自己治疗心灵创伤的人。他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火炽般的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乐观精神,在对社会的贡献里正确的认识自己,寻求自己的价值。曾储是一个值得去爱去追求的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优美的人性,理想的“北极光”。

张抗抗对这三个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人生观的青年人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一代的思想发展的全景。陆芩芩在爱情道路上的思索,选择,追求,也是她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对新的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的追求。作者企图通过女主人公陆芩芩与三个男青年的感情对人的内质进行比较审视,而陆芩芩的选择告诉读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崇高的理想。而陆芩芩身上显示的这种近乎固执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一代青年对美的向往,对人性的的潜在要求,闪耀着时代光辉。通过对张抗抗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抗抗隐藏在小说人物背后的对人生人性对生活历史的冷静的哲学思考。在《北极光》里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一时期的张抗抗思想更为深刻,更为理性。并且思考在社会时代的前面,敏锐的感受到人们深层次的变化要求,开始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欲望,正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三)张扬人性,追求自由

   进入九十年代,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的是张抗抗的小说中凸现出来的人性的张扬。她此时的创作,依然延续着她对人的主体精神的透视和灵魂拷问,《情爱画廊》更是通过以秦水虹为代表的现代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人们的种种情感纠葛,表达和阐发了有关爱情的哲学思考和理念。在这部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有别于以往的崭新形象,也从这些人物身上读到了更多的爱情哲学。  在《情爱画廊》的画廊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秦水虹,挣脱现实的羁绊,大胆追求真爱。她渴望冲出自己的小楼,盼望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爱情。她对爱情有着无限向往,只是这种爱情是不被道德所允许的,她对她的丈夫、女儿、婚姻有着传统上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里作者并没有让秦水虹和《北极光》中的梅玫一样在无爱的婚姻面前屈服退缩,而是大胆的的寻求自我感情归宿,忠于内心欲望。最后冲出了种种束缚,走向自己的爱情。在《情爱画廊》里张抗抗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极致的爱情,无论男女,爱都是至高无上,至美、至真、至纯的。人们随心的爱着,不受世俗的牵绊,不顾一切!与传统的爱情观念相比,这里更推崇、平等的爱情。像水虹和云霓怒女之间的爱情冲突,这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女性的理性和成熟。透视着张抗抗在这一时期对人的更深入的理解,让读者了解到现在的我们在追求什么,用什么样的态度在追求、生活着。在《作女》中张抗抗描绘了卓尔一类“作女”们的事业、爱情、生活。向读者彰显了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一种极度自我,随心而欲的生活,不需要压抑掩饰,只是追求自己想要的。像卓尔一样张扬自我,追求自由,挑战社会,永不安分的人,在现代社会大有人在,我们不能用世俗传统的标准来评价她们,非议她们,因为她们是真实的,是这个时代所追求的,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张抗抗随时随地都在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并且通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展现给读者。在她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不堪、难看的一面,但是却不会因为这些现实中确实存在的弊端和丑恶而厌恶生活,张抗抗的作品真实的反映生活,是真实的就会有美丑两个方面的,美好的生活给人动力,丑恶的生活给人带来希望!现实是不如人愿的,我们要做的是感受当下。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人们要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生活追求,我们要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忠于自己,感受内心,真实的活着,这是不同时期张抗抗的小说相同的精神内核。

可以对人生观价值观作出正确的认识,对人生人性进行冷静的思考,对社会对时代进行清醒的判断,并不是所有的的作家都可以做到的,特别是也生活在当下的作家。我们可以说张抗抗的理性和她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只有经历了大起大落付出过努力艰辛的人,才会更加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更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可以把她理性的哲学的思考融入到她的作品当中的。张抗抗的小说是和时代社会一起前进的,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时代的脉搏,体会社会的进步,人性的转变。张抗抗曾说“我们去挖掘生活中美好的心灵和美好的事物,鞭挞和抨击那些丑恶的事物。这便是文学家的责任。”④或许张抗抗的小说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可是对于她的作品中洋溢的理性的色彩和那些引起我们思考的文字,我们是要给予肯定的。

注释:

①潘天舒:北京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经费比较,高等教育论坛,1999年第4期。

②郭力:“北极光”的遥想——张抗抗论,第1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张抗抗:从读书到写书,见彭华生、钱光培主编的《新时期作家创作艺术新探》 第148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④张抗抗:从读书到写书,见彭华生、钱光培主编的《新时期作家创作艺术新探》 第146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华岱 :新时期小说争鸣选 ,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7年版。

     【2】滕云: 新时期小说百篇评价 ,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5年版

   【3】张有煌:中国当代文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9年版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探索中前行  思考中创作

学    生  李胜南

指导教师   陆微

年    级   2007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系    别   中文系

学    院   文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年06月

文档

现代文学张抗抗

论文提要张抗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后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她具有良好的写作素质和艺术感受力,以女性的温柔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和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她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使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同时伴随着极具个性的锐气和锋芒。本文试图走近张抗抗的生活,通过她的小说解析不同时期张抗抗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探索中前行思考中创作——论张抗抗小说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李胜南摘要:从结束到今天,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找到了属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