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
一、单选题(20分)
1、《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自 起施行。
A、2007年1月1日 B、2006年10月1日
C、2007年3月1日 D、2006年12月1日
2、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其他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负岗位责任。
A、主要负责人 B、项目 C、项目经理 D、安全总监
3、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或者未持证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 元以下罚款。
A、100 B、200
C、300 D、4000
4、 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区级以上 D、省级以上
5、从事起重、爆破、登高架设、基坑开挖、边坡砌筑、钻探等危险作业应当事先制定 ,并由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专人现场监护,确保遵守操作安全规程和落实安全措施。
A、安全目标 B、规章制度 C、安全措施 D、质量目标
6、矿山、建设施工单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道路和水上客货运输经营单位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单独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 .
A、管理人员 B、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质量人员 D、作业人员
7、建设施工单位必须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矿山企业必须为井下作业人员依法办理 ,支付保险费。
A、五险一金 B、失业保险 C、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D、养老保险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及其四周,设置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明显的 。
A、标语 B、安全警示标志 C、条幅 D、安全宣传图片
9、高低温作业、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作业、放射性作业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的场所应当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原材料,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 。
A、个人防护用品 B、工具 C、服装 D、口罩
10、有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当使用 或者采取有效的防爆技术措施。
A、声控设备 B、防爆型电气设备 C、红外线感应设备 D、绝缘设备
二、多项选择题(3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 ,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检测 B、评估 C、观察 D、监控
2、安全设备、系统和装置的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性设备应当配置相应的安全附件或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能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A、设计、制造 B、安装、使用
C、检测、维修 D、改造、报废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机械设备 ,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和带故障运行机械设备。
A使用制度 B、检查制度 C、维修制度 D、保养制度
4、放散粉尘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当采取 作业,并结合工艺采取通风除尘,降低毒害和净化处理措施。
A、机械化 B、自动化 C、密闭式 D、湿式
5、对尘毒防治设施应当定期 ,保证其完好有效。尘毒防治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或者弃置,应当对其运行情况和尘毒浓度进行定期检测,并向职工公布检测结果。
A、分类 B、维护 C、检修 D、使用
6、县级以上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依法在15日内作出下列处理决定:
A、能够修理、更换的设备、器材,责令修理更换;不能修理、更换的设备、器材,责令强制报废;
B、能够整改的设施,责令整改;不能整改的设施,责令停产停业;
C、依法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D、进行罚款。
7、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应当如实提供履行法定职责和法定义务的原始资料和证据,不得 与事故有关的原始资料和证据,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调查处理期间应当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调查,不得以任何理由回避或者逃逸。
A、编造 B、篡改
C、毁弃 D、变动
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单位不得 ,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自行处理 B、隐瞒不报 C、谎报 D、拖延不报
9、爆炸性物质在空气中或者介质中的 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和规定。
A、混合浓度 B、储存量 C、储存 D、使用方式
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其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查手续。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D、同时完工
三、填空题(30分)
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
1、安全生产工作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
2、 工程监理单位 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3、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依照国家和省的规定进行培训考核,取得统一的 安全合格证书 后,方可任职.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建立规范的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档案, 未经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
5、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由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后, 持证上岗 。
6、建筑、桥梁、船舶安装、拆除施工以及外墙清洗等高空作业,应当按规定采取由 专业人员 搭建脚手架,铺设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 免费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对爆炸性物质进行 检测和检查 .
9、有爆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爆破规定与作业规程,建立健全爆破器材的 保管、领取、使用、回收、销毁 和雷管编码管理制度。
10、从事 安全生产评价、认证、评估、检测、检验的机构 应当依法设立并取得相应资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不得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活动。
四、简答题(20分)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生产职责:
(1)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建立健全和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依法建立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配合及其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每季度至少组织督促、检查一次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完善应急救援条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按规定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备案;
(7)及时、如实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工作;
(8)实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定期公布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认真听取和积极采纳工会、职工关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