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耘(yún) 稚(zhì) 漪(yī) 倭(wō) 逛(guàng) 篝(gōu)
旖(yǐ) 旎(nǐ) 顷(qǐng) 玷(diàn) 秉(bǐng) 眷(juàn)
(2)难写的字
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3)多音字
供[gòng] 供养、供奉、供佛、供职
[gōng] 供给(jǐ)、提供、供应
横[héng]横向、纵横、横排
[hèng]蛮横、强横、横财、横祸、横死
晃[huàng]晃荡、晃动、摇晃
[huǎng]明晃晃、晃眼
燕[yàn]燕子、燕尔、燕窝
[yān]燕山、燕京、燕园
斗[dòu]战斗、斗争
[dǒu]一斗、斗胆、斗笠
折[shé]折了、折本
[zhé]折断、夭折、曲折、折扣
[zhē]折腾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锄头 承认 随意 圆滚滚 明晃晃 孤零零
(2)四字词
光芒四射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烟波浩渺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离乡背井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一碧数顷 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 良辰美景 能书善画 一年一度 不厌其烦 颇负盛名 万里长城 风欺雪压 低头折节
(3)生字组词
昼zhòu 昼夜 白昼 极昼 日昼 昼伏夜出
耘yún 耕耘 耘田 耘锄 春耕夏耘
桑sāng 桑叶 桑蚕 桑树 沧桑 沧海桑田
晓xiǎo 春晓 知晓 晓得 拂晓 家喻户晓
蝴hú 蝴蝶 蝴蝶结 蝴蝶兰
蚂mà 蚂蚱 蚂蚁 蚂蟥
蚱zhà 蚱蜢 蚱蝉 蚱蜢
嗡wēng 嗡嗡响 嗡嗡 嗡子
樱yīng 樱桃 樱花 樱桃树
拔bá 拔河 拔掉 拔草 坚忍不拔
瞎xiā 眼瞎 瞎说 瞎闹 瞎子
铲chǎn 铲除 铲车 铲子 铲草除根
锄chú 锄头 锄草 锄奸 锄强扶弱
割gē 割草 割让 割舍 割麦 分割
承chéng 承认 承接 继承 承包 承认 承上启下
拴shuān 拴住 拴在 拴马
瓢piáo 水瓢 瓢虫 瓢泼
逛guàng 逛街 闲逛 逛街 东逛西逛
(4)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孤零零 凉飕飕
类似的词语:响当当 气冲冲 乱哄哄 空荡荡
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 整整齐齐
类似的词语:忙忙碌碌 平平安安 干干净净
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
类似的词语:百发百中 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二、必背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近义词
四时——四季 童孙——儿童 信口——随口
漂亮——美丽 瞎闹——胡闹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随意——任意 圆滚滚——圆溜溜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大概——大致
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盼望——渴望
徘徊——踌躇 气派——气势 澄澈——清澈
闪耀——闪烁 幽芳——幽香 玷污——侮辱
稀罕——稀奇 郑重——慎重 秉性——性格
眷恋——依恋 威风——威严
四、反义词
昼—— 夜 晓—— 晚 寒—— 暖
新鲜—— 陈腐 承认—— 否认 自由—— 禁锢
黑暗—— 光明 阴凉—— 燥热 不可胜数—— 屈指可数
广阔—— 狭窄 夸大—— 缩小 平凡—— 出众
冰凉—— 火热 爱惜—— 糟蹋 训斥—— 赞扬
清白—— 污浊 秀气—— 粗笨 衰老—— 年轻
5、课文重点知识
《古诗三首》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3、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唉,太令人失望了!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如改为“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场景: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有模有样地吹着自己编的小曲,虽不成调但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4、小练笔:根据诗歌內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示例:
稚子弄冰
冬天的早晨,凉飕飕的空气迎面扑来,稚子跑到昨晚放铜盆的地方。一夜之间,铜盆里的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他把盆子倒过来,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铜盆。一块圆圆的、晶莹剔透的冰出现在面前。小孩子在冰块中间钻出一个小窟窿,找来漂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再把五彩线两头打结,提起来就像银钲一样。他一面举起冰块,一面拿起棍子轻轻敲打起来。“当当”,犹如玉磬发出的响声穿林而过,深远高亢。忽然,“叮当” 一声,冰块从小孩子的手中滑落,像玻璃落地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他提着手中的五彩线,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碎冰,眼中满是无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正是初夏时节,水稻田里的秧苗都到了该除草的时候了。白天,村子里的男人们就都到水稻田里去除草。妇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别的家务活以后,晚上也不闲着,忙着又是搓麻线,又是织布。全村的年轻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孩子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可也闲不下来。因为他们从小都对家中父母亲忙农活的事情见多不怪了,也都很喜爱劳动。你看,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他们都在忙着跟父母学习种瓜的方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