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41:57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类文阅读-25古人谈读书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兴味:兴趣,趣味。B.未晓:天还没亮。C.思量:思考,考虑。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
推荐度:
导读类文阅读-25古人谈读书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兴味:兴趣,趣味。B.未晓:天还没亮。C.思量:思考,考虑。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
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     );“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而与自己                  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

1.B

2. ③  ①

3.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4.暂且放过去  切身相关

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

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

“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

(选自《小学古诗文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 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

(2)、阻碍。(     )

(3)自求上进。(         )

(4)形容整个儿。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2)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3.读画线句子,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4.这两位名人的话各表达了怎样的读书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吧。

彭端淑:                                                                          

袁枚:                                                                            

【参】

1.(1)恃  (2)限  (3)自力  (4)囫囵

2.(1)聪明和敏捷,可以依靠也不可以依靠;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敏捷而不去学习,是自己败坏自己的人。  (2)读烂了书卷,汲取其中的精华,不是整个儿吞下去,采纳它的糟粕。

3.示例:这句话说明我们在学习前人的知识时,不要死学,而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和升华。

4.示例:彭端淑的观点是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分,但智力不是学习好坏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去力求上进。  袁枚的观点是读书时应汲取精华,扬弃糟粕,这正是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髓所在。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类文阅读-25古人谈读书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兴味:兴趣,趣味。B.未晓:天还没亮。C.思量:思考,考虑。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