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省筠连中学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39:28
文档

四川省筠连中学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四川省筠连中学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拟卷:夏奎】第I卷单项选择题。(85小题,每小题4分,共34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A、供:供词供职供不应求供奉祖先B、角:角色角落拐弯抹角勾心斗角C、当:当选当场锐不可当独当一面D、模:模样模范航空模型模拟动作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即使即便即位若即若离B、急需须知必须军需品C、摧残残忍惨重惨绝人寰D、废弃费用废驰半途而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推荐度:
导读四川省筠连中学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拟卷:夏奎】第I卷单项选择题。(85小题,每小题4分,共34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A、供:供词供职供不应求供奉祖先B、角:角色角落拐弯抹角勾心斗角C、当:当选当场锐不可当独当一面D、模:模样模范航空模型模拟动作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即使即便即位若即若离B、急需须知必须军需品C、摧残残忍惨重惨绝人寰D、废弃费用废驰半途而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四川省筠连中学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拟卷:夏奎】

第I卷

单项选择题。(85小题,每小题4分,共34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6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C ) 

A、供:供词     供职     供不应求    供奉祖先  

B、角:角色     角落     拐弯抹角    勾心斗角 

C、当:当选     当场     锐不可当    独当一面 

D、模:模样     模范     航空模型    模拟动作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即使   即便   即位   若即若离    B、急需   须知   必须   军需品  

C、摧残   残忍   惨重   惨绝人寰     D、废弃   费用   废驰   半途而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定得再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4、下列那一项比喻不尽恰当?(  B   )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容: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B  ) 

A、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6、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A、这部学术专著,使李教授花了多年心血,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C、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厝火积薪,后果不堪设想。 

D、学习上他从不满足,总是得陇望蜀,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7、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D  )。 

A、举案齐眉—孟光   B、卧薪尝胆—勾践   

C、闻鸡起舞—祖逖     D、完璧归赵—刘琨

8、成语“沐雨栉风”源于哪个故事?(  B )

A、苏武牧羊    B、大禹治水     C、赤壁之战    D、安史之乱

9、“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 C  )

A、雕刻技术高     B、文章深刻      C、书法笔力强劲      D、射箭本领高

10、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  B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11、“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D  )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12、“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 )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1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C )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14、“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 )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15、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二、中国古代文学(文化)部分。37小题,148分。

16、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17、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 D )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18、下列地支与其十二生肖配对正确的是(  B  ) 

A、子——兔    B、 巳——蛇    C、 酉——猴    D、 申——鸡 

19、“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  B  )

A、越剧        B、川剧          C、京剧        D、评剧

20、“耳顺”代指什么年纪?(  C  )

A、四十岁      B、五十岁        C、六十岁      D、七十岁

21、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  A )

A、梅兰竹菊      B、梅松竹兰      C、梅荷兰菊   D、梅荷竹菊

22、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C )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2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我国古代哪部著作?( C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资治通鉴》

24、“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C )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25、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A    )

A、《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B、《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

C、《敕勒歌》和《木兰诗》       D、《敕勒歌》和《陌上桑》

26、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C )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27、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28、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小说在唐代叫做(  A  )

A、传奇        B、话本         C、拟话本     D、小说

29、下列诗人中,哪个是“初唐四杰”中的诗人?(  B  )

A、王绩        B、王勃          C、王维        D、王之焕

30、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原意是指( B )

A、元宵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3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 )

A、李商隐      B、韩愈     C、骆宾王   D、李白

3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B  )

A、蓬莱阁     B、腾王阁    C、崂山     D、百花洲

33、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 C )

A、菊花和荷花      B、菊花和梅花     C、梅花和菊花    D、梅花和荷花

34、古代读书人常常给自己的书斋取个斋名,如蒲松龄的书斋叫“聊斋”、归有光的书斋叫“项脊轩”。“七录斋”和“饮冰室”分别是(  A  )的书斋名。

A、张溥和梁启超     B、张溥和谭嗣同   C、姚鼐和梁启超   D、姚鼐和谭嗣同

35、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一门父子”指的是(  B   )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 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审言   杜甫   杜牧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的作者是(  C  )

A、苏轼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怀素

3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作者是(  C  )

A、杜甫      B、白居易     C、孟郊        D、贾岛

3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A)

A、杜甫     B、白居易      C、李贺        D、屈原

39、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B)

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40、“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  B )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41、在元代杂剧中,扮演“花脸”的角色名叫( C  )

A、旦          B、末          C、净        D、丑

42、我国古代作品中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的作品是(  D   )

A、《窦娥冤》    B、《孔雀东南飞》   C、《桃花扇》    D、《西厢记》

43、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是科举考试中的(  B  )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44、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是(  C  )

A、状元        B 、会员        C、榜眼        D、探花

45、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下列人物和称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鬼—刘禹锡     B、诗佛—王维    C、诗魔——李贺    D、诗豪——白居易

46、古人多给自己取名“某某居士”。下列居士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D  )

A、香山居士—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  白        B、东坡居士—苏  轼   淮海居士—秦  观

C、六一居士—欧阳修   柳泉居士—蒲松龄        D、易安居士—辛弃疾   幼安居士—李清照

47、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 D  )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A、①蒲松龄     ②苏 轼     ③杜 甫   ④岳 飞   ⑤诸葛亮

B、①吴敬梓     ②苏 轼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C、①吴敬梓     ②辛弃疾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D、①蒲松龄     ②辛弃疾     ③杜 甫   ④岳  飞   ⑤诸葛亮

48、下面几部作品中不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  D  )

A、《孽海花》   B、《老残游记》   C、《官场现形记》   D、《儒林外史》

49、对下列古诗中加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50-52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 

50、《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 A  )

 A、 四月      B、 五月     C、六月     D、七月

5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B  ) 

A、神话故事    B、 地理著作    C、 人物传记    D、 文人随笔 

52、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C  )。 

A、彦和        B、子建        C、元亮      D、德施

三、中国四大古典小说部分。13小题,52分。

53、“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D ) 

A、《红楼梦》和《水浒传》           B、《西游记》和《水浒传》 

C、《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5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B  )

A、甘肃       B、    C、青海       D

55、“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A )之手。

A、林黛玉     B、薛宝钗      C、史湘云     D、妙玉

5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其中“阆苑仙葩”和“美玉无暇”分别指的是(  A  )

A、林黛玉 贾宝玉    B、贾宝玉 林黛玉   C、薛宝钗 贾宝玉   D、林黛玉 薛宝钗

57、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抱持宝匣,向江一跳。”其刚烈悲愤之情正与《红楼梦》中的那个人物相同( C )

 A、林黛玉       B、晴雯      C、尤三姐      D、尤二姐

5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C   》的开篇词。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59、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C、“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60、下列四段人物肖像描写分别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 B )

①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如涂脂。

②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势如奔马。

③身长九尺,髯长九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④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A、①刘备    ②关羽      ③张飞      ④诸葛亮

B、①刘备    ②张飞      ③关羽      ④诸葛亮

C、①关羽    ②张飞      ③诸葛亮    ④刘  备

D、①关羽    ②张飞      ③刘备      ④诸葛亮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61-65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6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C  )。 

A、水调歌头    B、如梦令    C、 西江月    D、 沁园春 

6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写这首词的人物是( B  )。 

A、晁盖    B、宋江    C、林冲    D、武松 

6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A )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D、古体词

、《水浒传》的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二拳打在郑屠的(   B  )

A、鼻子上       B、眼睛上      C、太阳穴上    D、肚子上

65、水浒百零八好汉人人有绰号,下列人物与绰号对应有错的一项是(  C  )

A、呼保义——宋  江   玉麒麟——卢俊义     智多星——吴  用

B、小李广——花  荣   笑面虎——朱  富     美髯公——朱  仝

C、母夜叉——顾大嫂   母大虫——孙二娘     一丈青——扈三娘

D、青面兽——杨  志   赤发贵——刘  唐     活阎罗——阮小七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5小题,20分。

66、在鲁迅的小说中,把封建社会归结为“一部吃人的历史”,并在结尾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的小说是(  D  )

A、《祝福》   B、《阿Q正传》    C、《故乡》   D、《狂人日记》

67、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是(  D  )

A、《家》     B、《春》         C、《秋》      D、《冬》

68、“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很深的两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家分别是(  A  )

A、孙犁  赵树理      B、丁玲  沈从文     C、赵树理  孙犁     D、沈从文 丁玲

69、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作者是(  B   )

A、海子     B、顾城    C、北岛    D、汪国真

70、下面一首小诗的作者是谁?( B  )

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徐志摩    B、卞之琳     C、戴望舒    D、舒婷

五、外国文学部分。15小题,60分。

71、《圣经》是(  B  )的经典。

A、佛教       B、教     C、教     D、道教

72、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代表( C )

A、财富       B、牲畜     C、不和     D、丰收

73、“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B  )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D、正义女神

74、“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 B  ) 

A、马     B、狮子     C、老虎     D、蛇 

75、下列童话故事中,属于《安徒生童话》的是(  D  )

A、《白雪公主》     B、《青蛙王子》   C、《小红帽》       D、《卖火柴的小女孩》

76、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分别出自哪两位名人之口?(  A )

A、但丁  雪  莱      B、雪  莱   但 丁     

C、拜伦  泰戈尔      D、泰戈尔   拜 伦

77、“知识就是力量”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分别出自哪两位名人之口?(  C  )

A、马克思  托尔斯泰      B、高尔基      培 根  

C、培  根  高尔基        D、托尔斯泰    马克思

78、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的是( C  )

A、(法)莫泊桑   B、(俄)契诃夫  C、(英)狄更斯  D、(美)欧·亨利

79、下列不属于以吝啬鬼形象出现的小说人物是(  D   )。 

A、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B、 泼留希金(《死魂灵》)     

C、阿巴贡(《悭吝人》)          D、 聂赫留朵夫(《复活》) 

80、“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保尔·柯察金的这段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出自(   B )

A、奥斯特洛夫斯基《暴风雨所诞生的》   B、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D、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

81、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动的领袖人物,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雨果的作品(  D  )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笑面人》  D、《山伯爵》

82、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有一部作品写人变成甲虫的经历。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D )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83、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是(  A )的作品。

A、(德国)歌德    B、(法国)都德    C、(法国)大仲马       D、(法国)小仲马

84、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古装武侠动作片《夜宴》,是以莎士比亚作品中的(A)进行改编的。

A、《哈姆莱特》    B、《李尔王》     C、《罗米欧与朱丽叶》   D、《奥赛罗》

85、近年来以魔幻小说《哈里·波特》系列风靡世界的女作家J.K.罗琳是(  B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四川省筠连中学2007年春期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拟卷:郑世奎】

注意:1、共500分,150分钟完卷。

2、全卷分第I卷、第II卷。第I卷选择题涂在机读卡上。第II卷答案直接

填写在试卷中。

记分栏

第I卷(340分)

 六(75分)

 七(45分)

 八(20分)

 九(20分)

 总分

第II卷(160分)

六、(75分)

86、歇后语填空。(20分,每小题4分)

如: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      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

(1)擦脂粉进棺材——   死要面子                              

(2)骑驴看唱本——   走着瞧                           

(3)外甥打灯笼——   照 舅                                      

(4)猪鼻子插葱——  装 象                             

(5)窗户口鸣喇叭——  名(鸣)声在外                  

87、惯用语填空。(20分,每小题4分)

如: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智多星                                

(1)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东道主                      

(2)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阶下囚                 

(3)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4)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门外汉                

(5)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根据下列数字猜成语。(15分,每小题3分)

如:12345609( 七零八落)      5  10(一五一十 )

(1)12567       (丢三落四 )                              

(2)1+2+3         (接二连三)                        

(3)333 555       (三五成群)                               

(4)3.5           (不三不四)                            

(5)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88、请指出下面五副对联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位名人?(20分,每小题4分)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

(2)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4)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史可法)

(5)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七、(45分)

90、名句名篇默写。(45分,每小题3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宴殊《浣溪沙》)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诸葛亮曾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表达自己出兵伐魏时期的耿耿忠心,后人也用它来歌颂竭尽劳苦,至死方休的精神。杜甫曾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抒发关心天下读书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10)陶渊明的诗歌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歌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李清照的诗歌不仅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哀婉,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的豪迈。

(11)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党人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做的简洁而最精辟的诠释。

(12)《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学习时积累的重要。

(13)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了部分留学生座谈会。主持人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学们发言先后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自古以来的文人都爱借送别来抒发离别之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离别之愁。而王勃则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抒发离别时积极乐观之情。      

(15)古诗中有很多佳句对写作具有启发指导作用。如:运用虚中见实表现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白居易写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主张写作要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的知识修养,杜甫写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读书与实践并重,董其昌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陆游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八、(20分,每小题5分)

91、根据下列四副漫画的寓意,各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其主题。

                                                 

(1)                                         (2)

                    

                                                             

     

这里没有水

(3)                                          (4)

(1) 殡葬改革势在必行。                                                                             

(2) 药价虚高,患者无法看病。                                                    

(3) 人类滥杀野生动物,最终将毁灭自己。                                           

(4) 做事切忌浅尝辄止,必须持之以恒。                                             

九、(20分,每小题10分)

9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

书法家机智自救

清代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内容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哪知一时疏忽,漏掉了一个“间”字,老佛爷一看,这还了得,明明欺我满人不懂唐诗吗,立即传上此人,欲问此人欺君之罪。此人急中生智,辩道:此乃臣将诗改为词,并非欺君,并断句:……慈禧明知此人狡辩,但爱其文才,只好不了了之。

该书法家凭借自己的智慧保住了性命。你知道该君是怎样把缺了“间”字的《凉州词》断句成一首词的吗?试试看。

(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另附加10分)

杜牧《清明》一诗的几种断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您知道关于它的一些轶事吗? 

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有趣的是,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 

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 

问:怎样把这首诗改成“词”和“短剧”的?你能试试吗?请选择一种形式(“词”或者“短剧”)加以改写。(鼓励两者都做,另加10分。)

1、改写为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                                                                 

2、改写为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天气):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档

四川省筠连中学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四川省筠连中学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拟卷:夏奎】第I卷单项选择题。(85小题,每小题4分,共34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A、供:供词供职供不应求供奉祖先B、角:角色角落拐弯抹角勾心斗角C、当:当选当场锐不可当独当一面D、模:模样模范航空模型模拟动作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即使即便即位若即若离B、急需须知必须军需品C、摧残残忍惨重惨绝人寰D、废弃费用废驰半途而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