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学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2.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称为( )。
A.心理发展 B.学习 C.迁移 D.适应
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蜜蜂采蜜 B.猴子练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4.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 工作时间”这是( )。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应即督促地完成作业 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钠 C.加涅 D.桑代克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只是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型---顿悟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9.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1.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
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在西方,对学习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 B.斯金钠 C.托尔曼 D.桑代克
1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型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4.“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刺激强化
15.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 )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16.行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 (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派的学习理论
17.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华生 D.巴甫洛夫
1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 (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19.“先行组织者”实质上是指( )。
A.教师 B.研究者 C.引导性材料 D.已有的认知结构
20.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消退律
21.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苛勒
2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 D.消退2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24.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对内的能力是(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动作技能 D.言语信息
2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26.通过撤消厌恶刺激(惩罚)而使行为发生概率提高的方法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撤除27.消退实质上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无强化 D.替代强化
28.通过施加厌恶刺激而使行为发生概率降低的方法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撤除29.苛勒认为学习的实现是通过( )。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同化 D.意义建构
30 儿童能运用语言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图像表征 D.表象3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A.机械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机械的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发现学习32.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 )。
A.学习准备 B.定势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33.在刺激——反应的联结过程中伴随满意刺激,可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这一现象是
( )。
A.强化 B.消退 C.分化 D.泛化34.尝试—错误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苛勒
35.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这一现象是( )。
A.消退 B.泛化 C.分化 D.同化
3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B )。
A.消退 B.泛化 C.分化 D.同化
37.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的学习是( C)。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38.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育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是(C )。A.教育目标分类 B.掌握学习 C.程序教学 D.情境教学
3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40.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1(.
A)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一结构 C.信息加工 D.尝试一错误4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4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B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44.(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45.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D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46.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B)。
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 B.鹦鹉学舌
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 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
47.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D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48.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B )。
49.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B )。
A.建构法 B.发现法 C.顿悟法 D.接受法
50.以下几位哪一个是联结派的代表人物?( A)
A.桑代克 B.托尔曼 C.皮亚杰 D.布鲁纳
51.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A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52.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C )。
A.迷箱实验 B.迷津实验 C.叠箱实验 D.“三座山”实验 53.布鲁纳是( A)学习观的代表人物。
A.结构主义 B.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要素主义
54.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A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应性 D.永恒性
55.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D.示范者
56.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形成过程的理论流派是(A )。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折衷主义 D.人本主义
57.小老鼠通过尝试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A )。
A.的发现学习 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
58.原来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B )。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59.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C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60.罗杰斯创立的(D )的教育理论,成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
A.以教学为中心 B.以教师为中心 C.以课堂为中心 D.以学生为中心
二、判断题
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 )
2、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 )
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 )
4、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 )
5、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实质上没有区别。( )
6、在操作条件反应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 )
7、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8、联结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
9、蜘蛛织网是本能的行为,不是学习。( )
10、强化的作用原理是增加行为将来发生的概率。
11.学习是有机体以本能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 )
12.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
13.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
1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主张奖励较低的自信心。( )
15.托尔曼认为动物学习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获得食物。( )
16.如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结构,教师应该采用先行组织者处理技术。( )
17.加涅认为,与回忆阶段相应的心理过程是迁移。( )
18.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