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二 分支程序、循环程序的设计
实验时间: 2016-3-29,14:00-17:30 实验地点: 南一楼804室63号实验台
指导教师: 张勇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09班
学 号: U********* 姓 名: 唐礼威
同组学生: 无 报告日期: 2016年 3 月 30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报告的内容由本人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经在文中指出。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或成果,不存在剽窃、抄袭行为。
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日期:
成绩评定
| 实验完成质量得分(70分)(实验步骤清晰详细深入,实验记录真实完整等) | 报告撰写质量得分(30分)(报告规范、完整、通顺、详实等) | 总成绩(100分) |
日期:
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分支、循环程序的结构及控制方法,掌握分支、循环程序的调试方法;
2、加深对转移指令及一些常用的汇编指令的理解;
3、加深对常用DOS功能调用指令的理解,进一步熟悉TD的使用。
2实验内容
设计实现一个学生成绩查询的程序。
1、实验背景
在以BUF为首址的字节数据存储区中,存放着n个学生的课程成绩表(百分制),每个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占10个字节,结束符为数值0),语文成绩(1个字节),数学成绩(1个字节),英语成绩(1个字节),平均成绩(1个字节)。
例如:
N EQU 1000
BUF DB ‘zhangsan’,0,0 ;学生姓名,不足10个字节的部分用0填充
DB 100, 85, 80,? ; 平均成绩还未计算
DB ‘lisi’,6 DUP(0)
DB 80, 100, 70,?
DB N-3 DUP( ‘TempValue’,0,80,90,95,?) ;除了3个已经具体定义了学生信息的成绩表以外,其他学生的信息暂时假定为一样的。
DB ‘wangwu’,0,0,0,0
DB 85, 85, 100, ?
2、功能一:提示并输入学生姓名
(1)使用9号DOS系统功能调用,提示用户输入学生姓名。
(2)使用10号DOS系统功能调用,输入学生姓名。输入的姓名字符串放在以in_name为首址的存储区中。
(3)若只是输入了回车,则回到“(1)”处重新提示与输入;若仅仅输入字符q,则程序退出,否则,准备进入下一步处理。
3、功能二:以学生姓名查询有无该学生
(1)使用循环程序结构,在成绩表中查找该学生。
(2)若未找到,就提示用户该学生不存在,并回到“功能一(1)”的位置,提示并重新输入姓名。
(3)若找到,则将该学生课程成绩表的起始偏移地址保存到POIN字变量中。
提示:字符串比较时,当采用输入串的长度作为循环次数时,若因循环次数减为0而终止循环,则还要去判断成绩表中名字串的下一个字符是否是结束符0,若是,才能确定找到了。
4、功能三:计算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
使用算数运算相关指令计算并保存每一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平均成绩计算公式:(A*2+B+C/2)/3.5,即将语文成绩A乘以权重2、英语成绩C除以权重2后,与数学成绩B一起求和,再计算该生的平均成绩。要求避免溢出。
提示:使用循环程序结构,注意寻址方式的灵活使用。把小数3.5转换成分数后再运算避免使用浮点数指令。
5、功能四:将功能二查到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等级判断,并显示判断结果。
(1)平均成绩等级显示方式:若平均成绩大于等于90分,显示“A”;大于等于80分,显示“B”;大于等于70分,显示“C”;大于等于60分,显示“D”;小于60分,显示“F”。
提示:使用分支程序结构,采用2号DOS系统功能调用显示结果。
(2)使用转移指令回到“功能一(1)”处(提示并输入姓名)。
3实验过程
3.1任务1
3.1.1设计思想及存储单元分配
设计思想:
本实验主要是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提示并输入学生姓名;二是如何进行字符串的比较从而查询学生;三是如何计算平均分从而分出等级。依据本次实验的要求,此处用分支、循环程序的结构及控制方法来解决。
寄存器分配:
CX:存放学生数量(默认3),计数器作用;
BX:存放目标学生下标值,得到分数缓冲区首地址;
BP:存放缓冲区基地址;
AL:存放平均成绩;
AX,DX,SI:临时寄存器;
3.1.2流程图
3.1.3源程序
.386
STACK SEGMENT USE16 STACK
DB 200 DUP(0)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USE16
N EQU 3
BUF DB 'zhangsan',0,0
DB 100,85,80,?
DB 'lisi',6 DUP(0)
DB 80,100,70,?
DB 'wangwu',4 DUP(0)
DB 85,85,100,?
MSG DB 'Input the name : $'
CONTINU DB 'Enter any keys to continue(if enter q,exit!):$'
FAIL DB 'Not Exist!$'
INPUT DB 10
DB ?
DB 10 DUP(0)
DATA ENDS
CODE SEGMENT USE16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JMP BEGIN
FAILED: LEA DX, OFFSET FAIL ; 查找失败
MOV AH, 9H
INT 21H
LOOPA: MOV DL, 0AH ;换行符
MOV AH, 2H
INT 21H
LEA DX, OFFSET CONTINU ;继续
MOV AH, 9H
INT 21H
MOV DL, 0AH ;换行符
MOV AH, 2H
INT 21H
MOV DL, 0DH
MOV AH, 2H
INT 21H
MOV AH, 8H
INT 21H
CMP AL, 71H
JE OVER ;输入 'q', 退出程序
BEGIN: MOV CX, N ; 学生个数
LEA DX, OFFSET MSG ;输出提示信息
MOV AH, 9H
INT 21H
MOV DL, 0AH ; 换行符
MOV AH, 2H
INT 21H
LEA DX, OFFSET INPUT ; 读入学生姓名
MOV AH, 0AH
INT 21H
MOV DL, 0AH ; 换行符
MOV AH, 2H
INT 21H
LEA BP, OFFSET INPUT ; 将 INPUT 基址存放至 BP
ADD BP,2
CMP DS:BYTE PTR [BP-1],0H ;空字符串
JE LOOPA
INC CX
COMPA: DEC CX
JE FAILED ; 查找失败, 重新输入
MOV BX, N ; 计算目标学生下标值, 存放至 BX
SUB BX, CX
IMUL BX, 14 ; 根据目标学生下标值, 找到分数缓冲区首地址
MOV AX, 10 ; 临时计数器
MOV SI, 0
COMPB: MOV DL, [BX + SI]
MOV DH, BYTE PTR DS:[BP + SI]
CMP DL, 0 ; 如果缓冲区姓名已结束,说明查找成功
JE CAL ; 跳转至平均成绩计算处
CMP DH, DL ; 比较 当前缓冲区姓名 与 输入姓名 字符
JNE COMPA ; 当前字符相同,继续循环以比较下一字符
INC SI
DEC AX
JNE COMPB
CAL: MOV BX, N ; 计算目标学生下标值, 存放至 BX
SUB BX, CX
IMUL BX, 14
ADD BX, 10 ; 根据目标学生下标值, 找到分数缓冲区首地址 BX = m * 14 + 10
MOV AX, 0
MOV DX, 0
MOV AL, [BX] ; 计算平均成绩
ADD AX, AX
MOV DL, [BX +1]
ADD AX, DX
MOV DL, [BX +2]
SAR DL, 1
ADD AX, DX ;AL=A*2+B+C/2
SAL AX, 1
MOV DL, 7
IDIV DL ; AL = 2 * AL / 7
MOV [BX + 3], AL; AVG = AL ( AL / 3.5)
CMP AL, 90
JGE LEVELA
CMP AL, 80
JGE LEVELB
CMP AL, 70
JGE LEVELC
CMP AL, 60
JGE LEVELD
JMP LEVELF
LEVELA:MOV DL, 41H ;输出成绩等级
MOV AH, 2H
INT 21H
JMP LOOPA
LEVELB:MOV DL, 42H
MOV AH, 2H
INT 21H
JMP LOOPA
LEVELC:MOV DL, 43H
MOV AH, 2H
INT 21H
JMP LOOPA
LEVELD:MOV DL, 44H
MOV AH, 2H
INT 21H
JMP LOOPA
LEVELF:MOV DL, 46H
MOV AH, 2H
INT 21H
JMP LOOPA
OVER: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3.1.4实验步骤
1. 使用编辑程序EDIT.EXE录入源程序,存盘文件名为shiyan.ASM。
2. 使用MASM 6.0汇编源文件。即MASM shiyan;
3. 观察提示信息,若出错,则用编辑程序修改错误,存盘后重新汇编,直至不再报错为止。
4. 使用连接程序LINK.EXE将汇编生成的shiyan.OBJ文件连接成执行文件。
即LINK shiyan;
5. 若连接时报错,则依照错误信息修改源程序。之后重新汇编和连接,直至不再报错并生成shiyan.EXE文件。
6. 执行该程序。即在命令行提示符后输入shiyan后回车,观察执行现象。
7. 让9号功能调用显示的信息放在自己希望的位置。
8. 在9号功能调用时,尝试带显示字符串的结尾没有“$”结束符。
9. 10号功能调用时,输入的字符数超过定义的数量时,它是如何处理的?
3.1.5实验记录
(包括实验条件、输入/输出、错误和修改等信息的记录)
1、实验环境条件:P3 1GHz,256M内存;WINDOWS 2000命令行窗口;EDIT.EXE 2.0;MASM.EXE 6.0; LINK.EXE 5.2; TD.EXE 5.0。
2、按照流程图编写完程序,编译和连接都没问题,运行时出现
后来发现是9号调用的字符串在之前定义时没有以$结尾,改正后程序运行正确
3、程序运行正确,但格式很差,如下图:
改进方法:在LOOPA里1号调用的换行符后面加上一个回车换行符,即
MOV DL, 0AH ;换行符
MOV AH, 2H
INT 21H
后面加上:
MOV DL, 0DH
MOV AH, 2H
INT 21H
改正后运行如下图:
分析:存放的三个人平均成绩依次为zhangsan:88 等级A; lisi:83 等级B; wangwu:90 等级B,可见与输出结果相符合
4、对于输入字符超过定义的数量时,会出现无法再继续输入的情况如下图:
4体会
这次上机,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汇编语言编程能力,通过实验对这门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熟悉了调试工具td的使用以及对dos功能调用的理解。这次上机主要是熟悉分支、循环程序的结构和控制方法,掌握了它们的调试方法,对转移指令有了更深的理解,是从比高级语言更底层的角度去理解了其含义,对其它的汇编指令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有些指令还是需要查表才能写出来,但相信在今后的几次实验中会对更多的指令更加的熟悉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王元珍等.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版本(第1版)
[2] 王晓虹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版本(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