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白发红颜 △báifàhóngyán △典故: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出处:宋·佚名《宣和画谱·道释四》:“(徐知常)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3▲苍颜白发 △cāngyánbáifà △典故: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发。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承颜候色 △chéngyánhòusè △典故:看人脸色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见。 △出处:《魏书·寇治传》:“畏避势家,承颜侯色,不能有所执据。”
5▲错认颜标 △cuòrènyánbiāo △典故: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6▲犯颜极谏 △fànyánjíjiàn △典故: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7▲汗颜无地 △hànyánwúdì △典故:汗颜:脸上出汗。形容极其羞愧,无地自容。 △出处:唐·韩愈《朝归》诗:“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 △例子:这在我们做中国人的说来虽觉~,但却是事实。(邹韬奋《经历·新闻检查》)
8▲皓首苍颜 △hàoshǒucāngyán △典故: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出处: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9▲和颜悦色 △héyányuèsè △典故: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例子:申子平急上前,~的把原委说了一遍。(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
10▲鹤发童颜 △hèfàtóngyán △典故: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例子:(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11▲红颜薄命 △hóngyánbómìng △典故: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出处:《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总则我红颜薄命。” △例子:这都是刘四妈这个花嘴,哄我落坑堕堑,致有今日,自古~,亦未必如我之甚。(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12▲厚颜无耻 △hòuyánwúchǐ △典故: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13▲花颜月貌 △huāyányuèmào △典故: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例子:刘姥姥见平儿遍身凌罗,插金戴银,~,便当是凤姐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14▲抗颜为师 △kàngyánwéishī △典故: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
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15▲靡颜腻理 △mǐyánnìlǐ △典故: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出处: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16▲奴颜婢膝 △núyánbìxī △典故: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出处:《抱扑子·交际》:“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例子:~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17▲奴颜媚骨 △núyánmèigǔ △典故: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例子: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新民主主义论》)
18▲破颜微笑 △pòyánwēixiào △典故:形容心领神会。 △出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19▲强颜欢笑 △qiǎngyánhuānxiào △典故: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20▲靦颜人世 △tiǎnyánrénshì △典故: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21▲童颜鹤发 △tóngyánhèfà △典故: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例子:(华佗)~,飘然有出世之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22▲五颜六色 △wǔyánliùsè △典故: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例子: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下人,哦了一声,立刻发出~的推测来了。(沙汀《凶手》)
23▲误认颜标 △wùrènyánbiāo △典故: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五代·王定
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例子:他少年时代为题扇,以此调之,妓家借托盛名,而不解文义,遂~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
24▲希旨承颜 △xīzhǐchéngyán △典故: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 △出处:《孔丛子·抗志》:“希旨容媚,则君亲之。”《汉书·不疑传》:“闻暴公子威名久矣,今乃承颜接辞。”
25▲喜笑颜开 △xǐxiàoyánkāi △典故: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
26▲喜逐颜开 △xǐzhúyánkāi △典故: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例子:学道看罢,不觉~,一天愁都没有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
27▲笑逐颜开 △xiàozhúyánkāi △典故: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例子: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个个~。
28▲颜筋柳骨
△yánjīnliǔgǔ △典故: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29▲颜面扫地 △yánmiànsǎodì △典故:比喻面子丧失干净。
30▲正颜厉色 △zhèngyánlìsè △典故: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例子: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只当是真事,因问:“什么事?”(《红楼梦》第十九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