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 - 2012 学年第 二 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法规与职业道德》试卷(A)
考试方式:开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卷面总分:100 分
|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合分人 |
| 得 分 |
| 评卷人 | 得分 |
1.在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的比例为( )
A.10% B.5%
C.15% D.17%
2.根据《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设立外资企业的,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报送有关文件的是( )
A.外国投资者
B.外国投资者通过外资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
C.外国投资者通过外资企业所在地的乡级或者乡级以上人民
D.外国投资者通过其所在国的驻华机构
3.破产宣告后,破产企业的债务人和财产持有人,只能向( )清偿债务或交付财产
A.人民 B.清算组
C.债权人会议 D.主管部门
4. 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有( )情形的,为当然退伙。
A.合伙协议约定退伙的事由出现 B.未履行出资义务
C.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D.执行合伙事物时有不当行为
5.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以( )为合同成立地。
A.当事人签约地 B.要约人的主营业地
C.承诺人的主营业地 D.当事人谈判地
6.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 ),其有关权利可以依法转让或继承。
A.使用权 B.专有权
C.租赁权 D.所有权
7.以下能作为商标使用的是( )
A.中国 B.大清帝国
C.哈尔滨啤酒 D.小瘪三
8.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
A.10% B.15%
C.20% D.30%
9.下列不属于权利质押客体的是( )
A.著作权中的署名权 B.公司债券
C.汇票 D.商标权
10.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是( )。
A.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内容 D.经济法律事实
11.不依赖、不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自主权利是( )
A.所有权 B.债权
C.经营管理权 D.专利权
12.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事件范围的是( )
A.经济管理行为 B.签订合同
C.战争 D.擅自发行股票
13.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
A.60% B.120%
C.40% D.17%
14.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
15.平均增长量等于( )
A.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B.各个累计增长量之和除以累计增长量的项数
C.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和除以2
D.动态数列的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差除以2
| 评卷人 | 得分 |
16.下列各项中,( )属于破产财产。
A.破产企业内党团组织用其经费购置的财产
B.依法禁止扣押执行的财产
C.职工在企业破产前作为资本金投资的款项
| 评卷人 | 得分 |
17.根据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方式有( )
A.继续履行 B.采取补救措施
C.赔偿损失 D.支付违约金或者定金
18.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 )条件。
A.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B.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C.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D.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19.下列关于定金的作用和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担保合同履行 B.具有预先给付的性质
C.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具有约束作用 D.证明合同有效
20.下列可以发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是( )
A.保管合同 B.买卖合同
C.运输合同 D.加工承揽合同
21.合伙企业财产不包括:( )
A.合伙人出资的财产 B.合伙人个人财产
C.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 D.合伙企业债务
22.专利权提前终止的情况有( )
A.未按规定缴纳专利费 B.判决其终止
C.专利权人书面声明放弃 D.专利权期限届满
23.属于创立大会职权的是( )
A.通过公司章程 B.选举董事会成员
C.修改章程 D.审核公司的设立费用
24.欺骗性交易行为表现为( )
A.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B.对产品质量、性能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C.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
D.伪造认证标志对产品作虚假表示
25.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房屋 B.非专利技术
C.阳光 D.经济决策行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经济法律关系
27.公司债券
28.投标
29.要约
30.工业产权
| 评卷人 | 得分 |
| 评卷人 | 得分 |
32.专利权人具有哪些权利?
33.列举出法律规定的禁止抵押的财产。
34.合同具有哪些分类。
35.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 案例1:甲是 A 公司的业务员,其朋友乙急需购买一批货物,但苦于没有购货渠道。希望通过甲作为中间人帮助联络。事成之后按照货物标的额的 10% 支付给甲,作为甲的酬劳。甲拿到酬劳后交给了 A 公司并入账。
问题1:甲的行为是否属于接受贿赂?为什么?
问题2:如果甲未将酬劳交给A公司入账,属于何种行为,简述其概念。
37.案例2:A 公司与 B 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A 公司为买:方,B 公司为卖方,价款总额为100万元,由C公司与B 公司签订保证合同充当 A 公司的保证人。后双方协议将合同总额变更为120万元,但未经C公司书面同意。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A 公司不能支付 120 万元的价款,B 公司遂请求 C 公司支付 120 万元,C 公司以主合同价款变更未经其书面同意为由不承担责任。
问题1:你认为 C 公司是否应承担保证责任?
问题2:如果认为 C 公司应承担责任,其责任范围多大?你的依据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