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纽带(B)保证(C)前提(D)标准(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组织技能(D)思维技能
参:参:
(D) (D)
2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 )。12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
(A)确定方案(B)制定派生计划(C)制定实施细则(D)编制预算(A)泰勒(B)德鲁克(C)西蒙(D)马斯洛
参:参:
(D) (C)
3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 )。13组织目标应是可以考核与评价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使之(
(A)识别机会(B)确定目标(C)明确前提(D)提出方案(A)体系化(B)层次化(C)数量化(D)合理化
参:参:
(A) (C)
4总经理出席本公司一位资深工程师服务30周年庆祝仪式,体现的管理角色是( )。14在公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某一战略性重大决策,这体现的管理角色是( )。
(A)挂名首脑(B)联络者(C)发言人(D)企业家(A)挂名首脑(B)联络者(C)发言人(D)企业家
参:参:
(A) (C)
5在各种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是( )。15( )学派又称数理学派,它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
(A)人(B)财务(C)时间(D)信息(A)经验主义学派(B)管理科学学派(C)决策学派(D)行为科学学参:参:
(A) (B)
6目标管理的缺点不包括( )。16管理者是指( )。
(A)启发自觉(B)目标难定(C)费时间(D)假设不一定存在(A)高层领导(B)中层领导(C)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D)所有员工参:参:
(A) (C)
7泰勒科学管理的研究是以( )为中心展开的。17法约尔认为,每个下级只能接受来自于一个上级的命令。这体现了( )原则。
(A)分配制度(B)生产效率(C)组织结构(D)人际关系(A)纪律(B)统一指挥(C)统一领导(D)秩序
参:参:
(B) (B)
8在产业后期,查尔斯?巴贝奇可以说是对管理思想贡献最
大的人物,他是( )。18梅奥认为工人是( )。
(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A)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
参:参:
(B) (D)
9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 )学派的创始人。19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是( )思想的实践典范。
(A)社会系统(B)科学管理(C)经验主义(D)决策(A)系统管理(B)科学管理(C)一般管理(D)组织管理参:参:
(A) (A)
10要以最少的耗费实现预定的目标,这体现了计划的( )特点20基层管理者所需的技能中,最重要的是( )。
(A)目的性(B)先行性(C)创新性(D)经济性(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组织技能(D)思维技能参:参:
(D) (A)
1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 )。11菲德勒将三个环境变数组合成( )种情况,得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为了解领导有效所应当采取的领导方式。
(A)确定目标(B)拟定方案(C)选定方案(D)执行方案(A)3(B)6(C)8(D)9
参:参:
(C) (C)
2组织文化中最直观、最表象的部分是( )。12目前在中小型企业中使用最广泛的组织结构模型是( )。
(A)行为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A)职能制(B)矩阵制(C)直线制(D)直线职能制
参:参:
(B) (D)
3中层决策大多是( )。13最早使用,也是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战略决策(B)管理决策(C)业务决策(D)技术决策(A)职能制(B)矩阵制(C)直线制(D)直线职能制
参:参:
(B) (C)
4在管理方格理论下,布莱克和莫顿认为( )领导形态的效果14德尔菲法最大的特点是( )。
(A)9.9式(B)9.1式(C)5.5式(D)不确定(A)收敛性(B)匿名性(C)创新性(D)经济性
参:参:
(D) (B)
5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是( )。15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以及生产中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决策都属于( )。
(A)政治组织(B)经济组织(C)文化组织(D)军事组织(A)远期决策(B)长期决策(C)中期决策(D)短期决策
参:参:
(B) (D)
6勒温根据研究认为,( )领导作风效率最高。16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人数被称为( )。
(A)协商式(B)式(C)民主式(D)放任式(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范围(D)管理深度
参:参:
(C) (A)
7一般情况下,决策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步是( )。17( )是整个组织设计的关键性第一步,关系其他设计的成败
(A)确定目标(B)拟定方案(C)选定方案(D)执行方案(A)管理规范设计(B)职权设计(C)部门设计(D)职能设计
参:参:
(D) (D)
8针对不成熟的下属,应采用( )领导方式。18头脑风暴法又称为( )。
(A)命令型(B)说服型(C)参与型(D)授权型(A)智力激励法(B)阿波罗法(C)面对面法(D)背靠背法
参:参:
(A) (A)
9勒温根据研究认为,( )领导作风效率最低。19领导的第一要素是( )。
(A)协商式(B)式(C)民主式(D)放任式(A)权力(B)能力(C)职位(D)人际关系
参:参:
(D) (A)
10矩阵制最大的缺点是( )。20当组织面临改革时,组织固有的结构、机制、关系和规范等仍然会惯性地发挥作用,这是来自组织方面的( )阻力。
(A)机构重叠(B)形成本位主义(C)过于集权(D)双重领导(A)结构惯性(B)对权力的威胁(C)组织结构障碍(D)资源参:参:
(D) (A)
1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11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是(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平行沟通(D)外向沟通
参:参:(D) (B)
2在企业中,虽然大家的收入不断增加,但差距也越来越
大,于是许多人失去了足够的工作热情。对此能进行最好解释12( )是指故意操纵信息,使信息显得更为有利。
(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C)公平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A)信息过滤(B)个人选择(C)非语言提示(D)地位差异参:参:
(C) (A)
3提高工资和福利、发放奖金、按绩付酬、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
等属于( )。13建立预警系统是( )控制的好方法。
(A)物质激励(B)精神激励(C)目标激励(D)工作激励(A)适度(B)客观(C)适时(D)弹性
参:参:
(A) (C)
4斯金纳提出的是( )。14在双因素理论中,不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
(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C)公平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A)工作成就(B)同事关系(C)职务晋升(D)工作的挑战性参:参:
(A) (B)
5( )是指对自己、他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所形成的整体认识。15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要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感。这属于( )。
(A)目标(B)个性(C)人际知觉(D)人际沟通(A)物质激励(B)精神激励(C)目标激励(D)工作激励
参:参:
(C) (D)
6“治病不如防病”说明( )更为重要。16谈话、陈述、演讲、讨论、开会等属于( )。
(A)事前控制(B)事中控制(C)过程控制(D)事后控制(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非语言沟通(D)电子媒介沟通参:参:
(A) (A)
7最传统的控制方式是( )。17某公司在年终考核时,以各个部门为考核对象,并实行集体奖励。这是( )下的管理手段。
(A)事前控制(B)事中控制(C)过程控制(D)事后控制(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参:参:
(D) (B)
8( )是指在冲突双方互相让步的过程中以达成一种协议的局面。18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这是( )下的观点。
(A)妥协(B)回避(C)强迫(D)合作(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参:参:
(A) (A)
9决定人际关系好坏的首要前提是( )19冲突管理的各种方法中,被认为是最佳方式的是( )。
(A)目标(B)个性(C)人际知觉(D)人际沟通(A)妥协(B)回避(C)强迫(D)合作
参:参:
(A) (D)
10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 )。20下面不属于控制的定量标准的是( )。
(A)实地视察法(B)报告制度法(C)比率分析法(D)审计法(A)工程周期(B)工时定额(C)顾客满意度(D)产品质量
参:参:
(A)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