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下午好!
时令已经进入夏季,各位领导和各位家长不顾天气炎热,按时来学校参加本次会议,这体现了你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我校工作的支持与关心。在此,我代表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向各位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今天,借此机会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发出诚挚邀请,构建联系平台
各位家长朋友,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教育决定幸福;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教育成就未来。正是对教育的共同追求,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作为学校,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创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建家长放心的优质学校是我们的目标,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
但是,我们都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社会、家庭各有其责任。良好的教育结果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正是因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意义重大,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因为家长委员会是家庭和学校间进行沟通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今天,我衷心地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在座各位委员,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多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多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多做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要关注班级群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配合班主任做好协调、解释、疏导工作。为班级不良动态熄熄火、降降温、减减压,调和矛盾,化解危机。在此,我代表学校谢谢大家了。当然,我同时也要求学校各个部门、各位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和重视家委会的意见和建议,为各位委员的工作提供方便,做好服务。
二、重视家庭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今天,出席会议的不仅是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也是我们学生的家长。在此我还要向各位委员并通过大家与全体家长朋友交流以下四点家庭教育的想法:
第一,要搞好家庭教育,就要真正了解孩子,关心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家长不仅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了如指掌,而且要力争对孩子在外的表现也能全面掌握。一是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交流,“班级群”消息要及时关注,(即使工作再忙),您重视了孩子才会更重视。平时更要与老师进行个别交流。二是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经常与之谈心,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第二,要搞好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父母的示范效应。父母一定要注意处处事事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注意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有良好的教育观念,自觉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鼓励孩子勇于吃苦、勤奋上进和全面发展。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贴,营造温馨、宁静、宽松、舒适的家庭气氛,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使孩子心情愉悦,性格开朗,热情活泼,学习高效。
第四,注意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三、增进家校互信,促进和谐发展
学校与教师也是弱势群体。我们需要您的理解、支持、配合。
1.面对考试排名(小孩子不排名的),我们老师也是全力以赴。超时间(早上6:45,中午在学校看护学生,休息也不好,有时双休日还得上少年宫活动);超班额(今年我们班人,去年我们班更是达到69人);超负荷(尤其是班主任,每天到校看早读、带孩子出操、准备上课、然后上课、课间巡视、中午就餐看护、回来再看护其午睡、下午再上课、然后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然后散学护送。这中间,还不连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备改课、参加教研活动、撰写论文、迎接上级验收、评比、检查等等,像什么?像机器,更像陀螺,一到学校根本就停不下来。
2.面对良心工作,有时也真的是舍小家为大家;(周力老师基地活动排练节目,小孩子没人带,因吃早饭,还受了校长的委屈,我见证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因为这个校长就是我!事情是这样的——基地活动,责任重大!安全第一,实践第二,成效第三,即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实践活动课程,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体验成长的快乐!我们每年在基地租借气膜房,举办毕业汇报展示活动,说起来简单,但台上一分钟,台上十年功。不仅如此,就活动的准备工作,我们就下设了节目组、服装道具组、迎宾组、安保组、摄影组、宣传组、车辆引导组、化妆组、还有看护带班组等不下10个组。而我是活动的总指挥,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第一天晚上的协调碰头会我们开到晚上十点半,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周密的布置。什么时点做什么?什么人做?怎么做?做到什么要求?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进行了预设。尤其是我们的时间和基地的时间产生冲突,遇到了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困难。我们的行政人员、班主任、带队老师,全员出动、全程参与。我更是一级战备、神经高度紧张。一大早来到操场看台化妆组,而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志愿者早已经在紧张忙前忙后。这时,小周老师来了,还带着“小尾巴”,来了就问我“什么时候吃早饭”。我当时竟不假思索地没好好口气地回道:“吃什么早饭?没有早饭!”(因为前一天晚上碰头会上就已经作了安排,她竟然现在还问,而且在这不可开交的时候)当时,小周老师脸就红了,眼泪也落下来了。后来才了解到,首先,第一天晚上因为她不是班主任也就没有参加会议,对会议精神不了解。其次,她的小孩子上幼儿园,因为基地活动,自家小孩儿没人接送上下学,不得已才拉来基地一起了,而且一来就是几天,而且她是为别的老师带班的。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呀,应该大力表扬才对呀!可说出的话,收不回来了——都怪我这个直性子!后来,我想着法儿安抚她,以求得她的谅解。我知道她也不会计较我、记恨我,笑嘻嘻的她每次让我都感到我的小本家的“真诚、坦荡与豁达”。但对她的一份歉意、敬意永远都藏在心里。借此机会,再向她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辛苦您了,委屈你了!”
3.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全能的。对于某些家长孩子来说,老师是万能的——教师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教育孩子有方法,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有句话怎么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我们现在的孩子是智能锁,我们老师也得是智能钥匙,而且应该最好是。为什么这样说呢?每每都遇到家长:“帮帮我,你们老师说的话,孩子当圣旨,有用、管用。”其实不然。
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娇气任性。吃鱼怕刺,牛肉嫌精、豆制品没味、苹果要削皮,被子不会折、袜子不会洗、地不会扫、桌子不会抹、书包一团糟,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懒惰、马虎、贪玩(尤其是电脑游戏)、没有责任心、耐挫力差”是我们下一代身上的病垢。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全班几十名学生,我们老师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关爱每一位孩子,“倡导教育公平”这是我们的目标,“为每个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让每个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是我们的愿景。可是,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教育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且说句实话,教师的能力也不是个个都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有时面对特别的学生也无计可施。如果我们有办法,我们老师还要烦你们、累你们大家干嘛?我们老师也在天天想办法,怎样把孩子教后,把孩子带好,让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吧!
4.面对家长,我们的老师有时也是“低人一等”。
当然,绝大多数家长的素质很高的,相信老师、尊重老师、配合学校及班上各项工作,但也有家长不是“推己及人”“以理服人”“息事宁人”,而是“怨天尤人”“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举几个例子:
学校上下学,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设置了“交警护学”的护栏,班级召开了专门的会议,下发了“致家长的一份信”,班级也加强了教育,可是呢?我们的护栏常常被一些“粗鲁”的家长一掀往路边一扔,汽车就直开到校门口……当然,这样的例子仅仅是个案。不过,这样做,您为孩子又树立了怎样的榜样呢?
放学时,如果接不到孩子了,总是会怪学校。就不反过来想,“你今天到点去接了吗”“你今天准时来接了吗”有家长因打牌忘记接孩子的、有自己来晚了的、有不遵守学校接送地点规定和孩子走岔了的、有今天换了人自己不知道在哪儿接的(他以为到校门口就能接到,没想到几千名学生,你接得到哇)、有家里人让邻居接回的、有坐校车与自行回家方式孩子搞混淆的、有直接去了家教辅导班的、有去了外婆或亲戚家的、有因自己贪玩找不到回家的路的、有怕家里的“家法伺候”不敢回家的、有学生自己因家庭矛盾自己走回另外的住所的……在这里,我可以保证——目前没有因为学校老师原因造成孩子接不到的情况!可是呢,每当一接不到孩子,首先找找自己的原因,“砰里砰咚”就怪学校,当然孩子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我们也知道。只要一有状况,我们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护送带队老师、班主任、级部主任、分管散学的主任、分管年级校长、校长,“全家动员、全家出动”——“打电话询问”“校内各角落查找”“沿路分头寻找”“调学校周边摄像头”,有的还要“联系派出所”。最后呢,一个电话“孩子找到了”,大家的一颗颗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早已忘记自己还没有吃晚饭、早已忘记自己的衣服已经湿透、早已忘记刚才“汽车陷进灌溉渠农居老人们一起抬车的尴尬与惊险”。
食堂就餐,孩子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嘟着个嘴,班主任好心拍照给家长,而我们的家长却怪学校或老师“伙食不行”“分配不均”“孩子吃不饱”……
每天学校老师检查作业,总有一些同学打了折扣或根本就没做,多次教育学生无果后联系家长,我们的家长却责怪“你怎不让孩子带全作业本”“你怎么不让孩子抄下作业头”“你们老师怎么布置这么多的作业”“我会教作业,我还把孩子交给你教呀”“昨天晚上家里来人了,孩子的作业明天补上吧”更有甚者“我家孩子每天只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成绩好差无所谓,我也不想他有什么大出息”……
孩子犯错了,甚至是孩子之间的事。老师教训了几句,孩子受到了委屈。这时,不得了了,家长来劲了。“又不是我们家一个人的错,你凭什么教训我家孩子”“我伢儿我懂,他不会先挨人的”“你为什么让我家孩子站,你这是变相体罚,知道吗”“这是在学校发生的事,你们学校当有责任”说句实话,我们最怕遇到这些类型的事。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当事双方任意一方的孩子受到伤害和影响,不希望当事双方家长伤了和气,不希望老师和家长之间出现矛盾与误会,更不希望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各位家长,利用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天、说说话、交交心。讲得不对的地方恳请您批评指正。我想我们之间沟通的渠道还是畅通的——我们学校和家长之间电话都有的,班级群也建立好的,校长接待日正常运行的,家长委员会也是定期活动,我们也组织家长进校园、进课堂,我们也下发家长意见调查表,我们组织对学校老师的学年综合评价,我们还组织教师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主要还是倾听大家的心声、征询大家的建议、了解家长的需求、满足家长的夙愿,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提高港城教育的质量与品味。好各位家长,让我们一起携手,构建家校联系平台、增进互信与友谊,为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为实施“办长江人民满意的教育”工程尽自己努力的贡献。
2018-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