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50:55
文档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2010-7-7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一、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
推荐度:
导读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2010-7-7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一、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2010-7-7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

一、 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

       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 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3.防治措施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三、 结构变形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文承部分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而变形。

    3.防治措施

       (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昆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8)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文档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2010-7-7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模板一般质量通病一、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