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51:34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一、其他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_______的境界,________的气概,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jī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一、其他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_______的境界,________的气概,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jī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其他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_______的境界,________的气概,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jī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蓬勃(_____)      不jī(_____)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

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4)请在文段中画线的地方补充适当的内容,使之与前面的内容构成排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ó  羁  (2)沽 估  累 磊 (3)B (4)青松,在寒风的抽打中,站成伟岸的雄姿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选词填空、仿句。(1)蓬勃的“勃”读bó,不jī应写作“不羁”。

(2)“不可低沽”应该是“不可低估”。沽:1.买。2.卖。3.天津市的别称。估(gū):揣测,大致地推算。“累落”应为“磊落”。累:读音为léi、lèi、lěi。读[lěi]时有这样几个义项:1.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

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3.连及,连带。“磊”:1.心地光明坦白:光明~落,~落的胸怀。2.石头多。

(3)凛然:1.恐惧、畏惧。2.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昂然:1.高傲貌。2.特出鲜明貌。超然:1.超脱世俗。2.怅惘的样子。嫣然:美好貌。

根据词语的意思和句子“是一种________的境界,________的气概,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美丽”,“境界”前应该用“超然”,“气概”应该用“凛然”修饰,“昂然”的“精神”,“美丽”可以用“嫣然”来修饰。

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仿句。根据前面的句子“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可知要选择一个自然事物,而且是冲破困境,勇敢站立。格式为“XX,从……里,站成……”。

2.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_______)

(2)他原是上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后来成为唐僧的徒弟,与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_______)

(3)他豪爽直率,疾恶如仇,却也粗中有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后与杨志占领二龙山。(_______)

(4)他坚毅勇敢,充满生活热情。他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星期五”的帮助下,最终克服困难,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_______)

【答案】 (1)简·爱  (2)猪八戒  (3)鲁智深 (4)鲁滨孙

【解析】(1)试题分析:根据描述,以及关键语句“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可知是简•爱。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根据关键词“天蓬元帅”、“净坛使者”可知是猪八戒。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3)试题分析:根据关键语句“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可知是鲁智深。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4)试题分析:根据关键人物“星期五”,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可知是鲁滨逊。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C.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答案】B

【解析】“无所不为”常用作贬义,“身临其境”是亲身到那个地方,这里应该用“设身处地”,“相敬如宾”指夫妻间相处和谐.

2.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今夜,月色朦胧”两句中的“朦胧”都是形容词。

B.短语“生活品质”“意志坚定”“群众满意”“仰望星空”的结构各不相同。

C.“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这句话的主干是“企鹅躲藏在悬崖底下”。

D.“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句中画线部分作状语。

【答案】D

【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朦胧”是动词,第二句中的“朦胧”是形容词;B项中“意志坚定”和“群众满意”结构相同,都是主谓短语;C项句子的主干是“企鹅把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三、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5)请写出连续两句含“霜”字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鼓作气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夜乡心五处同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时,不要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要注意题干的要求。⑴要注意“作”不要写成“做”。⑵注意“窈窕”的写法。⑶注意“寤寐”的写法。⑷注意“提携”的写法。

四、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1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昨天,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材料2

(1)请用简洁的文字给材料1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说明性语言介绍材料2图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要举办有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栏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2)示例:画面是一个二十四等分的圆,每一等分对应写着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圆的中间写着“24节气表”。 (3)示例:“二十四节气”歌背诵比赛;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手抄报展。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⑴本题是给新闻拟写标题。拟写新闻标题要注意抓住导语部分,然后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来回答,要注意字数的要求。⑵本题要求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图表内容,介绍时要把图形的形状、文字等信息介绍清楚。这是一个圆形的24节气表,圆形被分成了24等分,每一等分对应着一个节气和日期。⑶要围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来设计,还要体现语文性。

五、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法家拂士(辅佐)

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指国外)

C.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D.孙叔敖举于海(由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文中画线的句子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4.本文开篇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想明白。

3.不能删除。因为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这样由个人到国家,能使论述更全面、更严密;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正面论证,而这句话是反面论证,如果删去这句话,就不能够全面充分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4.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忍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

【解析】

1.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字词释义,辨别正误。D项中“于”是“从“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翻译句子,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持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罝、状语后罝)、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本题中关键词征、色、发、喻要理解准确。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分析其与全文内容的关系,从内容上强调“治国”与本文中心内容“人才的培养”有紧密的关联和论证方法上的“反面论证”来说明不能删去的理由。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所提问题“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从““居安思危”这个点来怎么培养忧患意识和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六、现代文阅读

俭以养德

张 玮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关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曾任云南省的白恩培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的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越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04期,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2.文章第④、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四个例子,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疯了。——《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在鲁镇,只有阔绰的穿长衫的人才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

D.杨二嫂由于生活困难,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走狗气杀等东西。——《故乡》

4.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

【答案】

1.俭以养德。(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白恩培这一典型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不能坚守节俭的底线,最终害人害己的论点。第⑤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左传》和白居易的名言警句有力地论证了节俭可以给人带来益处,奢侈会把人推向深渊这一论点。

3.B

4.示例: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议论的话题是“勤俭节约”,并在首尾反复强调“俭以养德”的重要性,可以确定中心论点即为:俭以养德。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文章第④段列举云南省白恩培的事例,是举例论证的方法,目的是以此论证“不能坚守节俭的底线,最终害人害己”的论点。第⑤段引用《左传》和白居易的名言,是道理论证,用这些名言论证了“节俭可以给人带来益处,奢侈会把人推向深渊”的论点,都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这是一道选择题,根据文章论证的观点,看哪个事例起到支撑作用即可。A、表现母亲的冷酷无情,六亲不认,与勤俭节约无关;B、表现父亲建屋子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漫长但不花钱,表现了父亲以勤俭实现理想,与本文中心相符;C、表现孔乙己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以劳动养活自己,与勤俭节约无关;D、表现贫穷的杨二嫂有小偷小摸的习惯,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与本文的观点正好相反;故最合适的是B。

4.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补写。解答此题要审清题意,题目要求: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可见补写的内容要再次强调“俭以养德”的重要性,可再以号召的形式来总结全文。注意语句通顺,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我为什么没有翅膀

袁省梅

①小迪从妈妈手里挣脱时,是到了妈妈公司的楼里。

②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左边摆了十几台缝纫机,嗡嗡嗡的机器声沉闷、滞重。机器前的人都低着头,手上扯一只蓝色的衣袖,或者是一片宽大的衣襟。右边是布料,红红蓝蓝的堆了很多。布料边是缝好的衣服,胡乱地堆在地上。小迪妈妈是这家服装加工厂的裁剪师,工作台就在布料和衣服中间。妈妈把小迪从幼儿园接回来,就让他在这里玩,直到她下班回出租屋。

③小迪三岁时,妈妈把小迪从老家接到小城,让小迪上城里的幼儿园。妈妈说:“咋说城里的幼儿园也要比农村的强。”小迪却不乐意。妈妈不知道,从幼儿园到这里,从这里再到出租屋,对小迪来说,不过是【批注:“不过是”,简简单单,轻描淡写,可是大人的见识里,哪里看得见孩子的心?】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小迪能高兴吗?

④没人理会小迪高兴还是不高兴。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很忙。

⑤小迪就自己玩。小迪真是聪明啊,能找到好多好玩的。【批注:明明是一句赞美的话,我却感觉到了心酸和疼痛。】

⑥小迪爬到布料的最上面,把布料当滑梯从上面蹦跳着往下滑。滑累了,他就坐在一大堆的碎布头里,把碎布头当树叶、当彩纸抛撒在自己头上;或者在碎布头里挖个坑,把自己藏在里面喊妈妈找。妈妈顾不上,听他叫得烦了,就抬眼看他一下。有时,妈妈手头的活儿刚好能放一下,就过来陪他玩一会儿。这时,小迪最开心。他扑在妈妈的怀里,趴在妈妈的背上,咯咯咯咯笑个不停。还有那个小阳台,小迪也喜欢去。小迪的冲锋喷水小火车小汽车,还有气球皮球彩球,都在阳台上放着。

⑦小迪今天不高兴,一进门,就跑到了阳台上,抓起他的冲锋,黑着眉眼,对着妈妈嗒嗒地扫射,嚷:“妈妈说话不算数!”

⑧前几天,妈妈说小迪生日时,带小迪去公园玩。小迪去过一次公园,是妈妈刚把他接到城里时。小迪说:“我要坐转椅。”妈妈说好。小迪说:“我要玩碰碰车。”妈妈说好。今天是小迪的生日,妈妈却说厂子里的活儿催得紧。妈妈说:“改天去。”等妈妈骑着车子驮着他到了公司楼前,把他抱下来,他就蹲在地上不起来,眼泪一颗一颗砸在地上。妈妈扯着他的手,叫他快上楼。小迪拧着身子,被妈妈硬是拖着上来了。一上来,妈妈手里就抓起了电剪刀,嗖嗖地裁剪,不理小迪了。

⑨小迪看妈妈不理他,悻悻地丢下,嘟着嘴,踢一脚气球,踢一脚皮球。看着气球皮球被他踢得嘣嘣嘣乱跳乱滚,他又开心了,咯咯咯咯地笑。玩了一会儿,他跑到妈妈身边,向妈妈要饼干吃。妈妈手上抓着电剪刀,眼睛盯着台子上的布,叫他自己去包里拿。妈妈提醒他洗手。小迪看着妈妈,他想妈妈要是看他一下,他就会去洗手,可妈妈一下也没看他。小迪就没有去洗手。他从包里摸出一把饼干,嗵地躺在一堆衣服上,掰着饼干往嘴里扔。

⑩“咦,小迪放学了?”

是老板。小迪倏地站了起来,抓着饼干的手藏到了身后,叫了声“叔叔”。

老板在小迪头上摸了摸,说:“可不能淘气,这么多机器。”

小迪点点头,悄悄把饼干塞在衣兜里,从妈妈的工作台上抓起一把小剪刀,对老板说:“叔叔我不淘气,我帮妈妈剪线头。”说着,就蹲在衣服边,拎起一件衣服,找寻线头,找到了,就噌地剪掉,是又小心又认真的样子。老板笑笑,走了。

小迪剪着线头,听见楼下小孩子玩游戏的声音。小迪说:“他们在玩捉迷藏。”小迪说:“我也玩过捉迷藏。”小迪说:“我们老师带我们玩的呢。”小迪说着,就扔下剪刀,跑到阳台上,趴在窗户上看。楼下的草地上果然有几个小孩在玩耍。楼房太高了,小迪看不清楚。窗户前的桐树上飞来的喜鹊,小迪倒看得分明。小迪看着喜鹊,伸出手“一,二,三”地数。还没等他数完,树上所有的喜鹊就呼啦啦全飞走了。小迪看着越飞越远的喜鹊,看着自己的胳膊,说:“我为什么没有翅膀呢?”

小迪哇地哭了起来。

小迪的哭声很响亮。

小迪响亮的哭声在工作间里一点也听不到。或许也能听见,可谁有时间听一个孩子在哭还是在笑呢?

突然,小迪伸开双臂,咯咯地笑着喊:“妈妈,你看我长翅膀了……”

(选自《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改动)

5.请分析第②段场景描写的作用。

6.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7.仿照文中的批注,给第⑨段、第段中画线句做批注。

8.联系全文,探究小说以“我为什么没有翅膀”为题的用意。

【答案】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反映人物的生活状态;为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作铺垫。

6.小迪渴望妈妈能多陪陪他和小迪妈妈因忙于工作没时间陪他之间

7.(1)示例一:很有意思的心理描写。小小的心愿,大大的失落!

示例二:小迪洗手或不洗手的理由竟如此简单!孩子的赌气、率真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清晰可见。

(2)示例一:近乎重复的三句话,似是自言自语;三句话的内容,从说“他们”到说“我”,再到“我们老师带我们玩”,似乎勾起回忆。看似平淡无奇,却微妙地传达出小迪的孤单、羡慕和渴望。童心稚嫩,让人心疼!

示例二:一个人的独语,值得玩味的“对话”形式。小迪妈妈的缺席,小迪的孤单、渴望尽在其中。

8.示例:小迪需要妈妈陪伴交流,但妈妈工作繁忙不能陪他;童心需要呵护,但在老板面前,小迪却会把“玩”说成“剪线头”;妈妈也疼爱小迪,但家庭生活的压力只能让她埋头工作,而以玩具来弥补。小说把多处矛盾冲突归结到末尾在对“翅膀”的想象和呼唤中,并浓缩在标题中。小说以此为题,旨在揭示童心的可贵、部分群体中亲子陪伴与亲子教育的缺失,提出部分社会群体乃至全社会、家庭都要创造条件,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等重要问题。以“我为什么没有”这种发问的形式出现,以期引人深思,则是作者的又一用意。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阅读。题目涉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赏析句子,对标题的分析等。

【分析】

5.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结合本文内容来看,这里写环境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下文描述小迪的孤独,渴望自由快乐作铺垫。

6.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全文内容来看,看似平静的叙述小迪的玩耍,实质不断的表现小迪对爱的需求,渴望自由与快乐。如:“从幼儿园到这里,从这里再到出租屋,对小迪来说,不过是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小迪能高兴吗?”,还有结尾小迪对翅膀的渴望等情节可以看出。

7.本题考查为句子作批注。对文中的句子作批注,实则是对句子的赏析,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抓住关键的分析点即可。①处是对小迪的动作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他希望得到妈妈的关注;②处是对小迪的语言描写,他自言自语,再次表现他的孤独,强调是老师教的,也表现他想与妈妈一起玩耍的愿望。

8.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①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②设置悬念;③指明文章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结合文意来看,以“我为什么没有翅膀”这一问句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出对主旨的思考,点明文章的主旨。

七、其他

1.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程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600字。

【答案】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人生的站点不多,倘若错过,就没法找回。今天的我,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你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站点,你的每个站点都是风景。

  处在人生的中年末站,我着实幸运,因为我的身边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有我敬畏的职业和温馨的港湾。

  即使日渐走向衰老,我依然笑对人生,视名利为烟花,把竞争当喜剧,将赋诗当打牌,拿摄影当涂鸦。明知数十载飞逝罅隙间,我却把皱纹当作溪流最靓的涟漪,将白发看成飘逸天空的雪花。

  人生的站点已经过半,当下的站点居然如此非凡——或四季如歌,或酸甜苦辣,每天惊喜连连,时时异彩纷呈,让我应接不暇,一言难尽也。

  利用每个钟点去践行心之初的信仰,就能增加生命的意义。踩着坚定的步子行走在风清气正的绿荫下,酷暑就能削弱几许,雷日就能退避三舍,浮躁气盛的心哦,就能获得难得的宁静。

  再老也要扮靓自己,再苦也要疼惜健康;再闷都必须敬业,再累也要热爱生活。不跟网络妹纸比颜值,只跟昨天的自己比气质,与满天星斗共增辉,跟校园同事并驾齐驱!

  从懂事的那天起,我已读懂什么叫“生命”:生命,就是用你的毅力去与疾病抗争,争得过,身心健康了就开心,此刻,你就是赢家。

  每天站在讲台前,认真解读着数十条生命眼神里蕴含的诉求:请你用最大的可能和最佳的角度,多给我一些呵护和关爱吧!

  昨天,读懂了精致的画面,那是为师者的天职与道义。明天,我将继续珍惜每道风景,绝不错过任何美丽的站点。

【解析】思路点拨:1.审题:此次作文题目以比喻的修辞设题,把人生的各个阶段或某一个节点比作“站点”,把值得赞美、值得珍惜、值得收藏的人、事、物、情比作“风景”。在写作之前,需要先思考自己要写的“站点”“风景”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事、物、情可以称之为“风景”,进而解决通过“什么样的风景”展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一问题。

2.立意与选材:①关注现实生活:或写亲情,或写乡情,或写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中的美好情感,或写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情感的理解。②关注人文传统:写传统文化传承,如民风民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戏曲舞蹈等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成长启迪等。③关注历史:书写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信仰。建议写某个人物的人生的不同阶段的风景,这个人物的人生应有明显的分期,且这种分期要能够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某些特点。如可以写杜甫(“安史之乱”前后)、苏轼(“乌台诗案”前后)、张岱(明亡前后)……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一、其他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________的境界,________的气概,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jī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