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基因动物是指用DNA重组技术将人们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内,使外源目的基因随细胞的而增殖并在体内表达,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动物。
1982年美国华盛顿大学Palmiter等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白鼠的受精卵里,再将这一受精卵植入借腹怀孕的母鼠体内,生下一个比正常体格大一倍的“超级小鼠”。
按照转基因小鼠的思路,人们已经成功的获得了转基因大鼠、鸡、山羊、绵羊、猪、兔、牛、蛙、鱼等。
第一节 动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的关键技术包括:
1.外源目的基因的分离
2.外源目的基因与转性基因表达启动子、增强子、报告基因等构件的拼接重组
3.重组DNA导入生殖细胞或胚胎干细胞
4.胚胎移植技术
5.鉴定及筛选
6.目的基因整合率及表达效率的检测
一、显微注射法
1.目的基因的制备
2.小鼠的准备和要求
3.受精卵的分离
4.显微注射
5.受精卵的移植
6.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二、逆转录病毒法
1.原理:
逆转录病毒的核酸为一条单链RNA分子,其基因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顺式作用序列,为病毒复制和整合所必需;二是反式作用序列,编码病毒的包装蛋白。将外源基因取代反式作用序列构建成重组载DNA。
另外将包装蛋白基因导入专门的细胞并使之整合到染色体上,形成包装细胞。
如果重组病毒DNA导入这种包装细胞中,病毒包装蛋白能将DNA包装成具有感染力的重组蛋白颗粒,能浸染动物细胞而将重组DNA引入宿主细胞。
2.步骤:
1.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2.选择和培养包装细胞系
3.重组病毒DNA导入包装细胞
4.收集重组病毒颗粒
5.感染胚细胞,使细胞转化
此法是目前制备转基因鸡最有效和最成功的方法。
三、胚胎干细胞法
胚胎干细胞是在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受精后约5—7天)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含有约140个细胞,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囊胚腔,腔内一侧的细胞群,称内细胞群,这些未分化的细胞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个体。
由于内细胞群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当内细胞群在培养皿中培养时,我们称之为胚胎干细胞。
1.利用胚胎干细胞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的过程
(1)3.5天的孕鼠
(2)分离胚细胞
(3)转入培养皿中培养
(4)分离内层细胞团
(5)收集干细胞克隆
(6)酶处理解散细胞
(7)培养干细胞
(8)转染干细胞
(9)植入母鼠体内
2.在胚胎干细胞基础上的基因打靶技术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两名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三位科学家“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有着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基因靶向”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使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丧失功能。此类“基因敲除”试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基因在胚胎发育等多种现象中发挥何种作用。“基因靶向”技术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理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它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胚胎干(ES)细胞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成就的基础之上,并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定向修饰包括基因灭活、点突变引入、缺失突变、外源基因定位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删除等,并使修饰后的遗传信息在生物活体内遗传,表达突变的性状,从而可以研究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疾病治疗、新药筛选评价模型等。基因打靶技术的发展己使得对特定细胞、组织或者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进行修饰成为可能。
四、精子载体法
精子载体法是精子和外源DNA混合培养时,外源DNA可直接进入精子的头部,通过受精将外源基因引入动物细胞中。
外源DNA导入精细胞的方法有DNA与精子共育法、电穿孔导入法、脂质体转染法。
五、体细胞核移植法
1997年,英国科学家Schnieke和Wilmut等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多莉”。
1997年6月Wilmut报道用胚胎细胞为核供体,获得了表达治疗人血友病的凝血因子IX转基因克隆绵羊“波莉”。
1999年,美国科学家Alexander克隆了3头山羊,改变了它们的基因性状,使它们的乳液内含有一种对心脏病具有疗效作用的蛋白质。
六、受体介导法
是将外源DNA与受体分子连接后与胚胎细胞共培养,受体可以介导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从而实现基因转移。
1999年,Ivanava用受体介导法制作了转基因鼠。
第二节 提高转基因效率的策略
1、对外源基因的整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避免基因的随机整合,提高基因的表达效率。
2、建立更完善的转基因方法。利用胚胎干细胞介导可以进行基因表达的体外选择,是提高转基因效率的有效方法。
3.探索有效的阳性胚胎筛选方法。
4.使用大的外源DNA片段。
5.选择表达效率高的启动子。
6.其它DNA顺序的影响。如顺式区元件等。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一、转基因动物在基因功能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转基因是研究特异性基因表达机制和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的有效工具。
主要通过:
(1)将这一基因在受体动物中过渡表达。
(2)将这一基因从动物基因组中剔除,即:基因剔除技术。
二、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1、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2、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3、提高动物产毛能力
4、改善乳品品质
5、提高动物生存能力
三、转基因动物在医药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生产用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动物器官
2、在药理学方面的应用
3、作为人类疾病模型
4、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第四节 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转基因动物成功率低
二、造成宿主基因突变问题
三、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不高问题
四、逆转录病毒转染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五、安全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