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教育大数据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07:40
文档

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教育大数据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探索68作者简介:罗芸茜(1984—),女,汉族,广西陆川人。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管理。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当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依托数字化为学生创设的资源库、学习系统、考试系统等网络化学习环境已基本形成,但是这仅仅只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简单融合,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教育信息化2.0要求将大数据
推荐度:
导读教育探索68作者简介:罗芸茜(1984—),女,汉族,广西陆川人。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管理。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当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依托数字化为学生创设的资源库、学习系统、考试系统等网络化学习环境已基本形成,但是这仅仅只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简单融合,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教育信息化2.0要求将大数据
教育探索

68

作者简介:罗芸茜(1984— ),女,汉族,广西陆川人。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管理。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当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依托数字化为学生创设的资源库、学习系统、考试系统等网络化学习环境已基本形成,但是这仅仅只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简单融合,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教育信息化2.0要求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存储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整合,用信息技术支撑教育、科研、管理的各方面业务,从而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为国家培养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一、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1)传统课堂教学结构面临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2.0的发

展要求我国的教育要进行系统性变革,而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教与学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要将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灌输者的角色,学生作为被动接收者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作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的综合性课堂教学结构。

(2)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客观数据的支撑,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精准教学。但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学数据的测量、记录大多都还停留在纸质阶段,从而使分析结果数据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而且收集到的数据大多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情况,致使教师不能及时因材施教,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障碍。

(3)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个性培养之间的矛盾。现代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要将素质教育渗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但同时又要求针对学生个性进行特长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数据分析支持,才能对不同的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

二、教育大数据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助力

(1)教育大数据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开展以大数据为支持的学业数据采集和学情分析,对学生进行个体的度的教学发展性评价,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帮助教师进行高效的教学决策、使老师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精准教学、因材施教。本研究在操作层面进行了尝试,即以云班课为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收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时间、学习

测评、学习交互情况等学情数据,帮助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开展深度互动式教学;第一步,在课前用微课或在线课程向学生推送预习内容,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前问答获得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预习和了解情况;第二步,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前反馈情况来确定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重点,并通过布置在线课堂学习任务获得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程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第三步,在课后通过后台系统提供的数据,向学生推送个性化的作业,并提供课后辅导;第四步,系统将学生的学习轨迹与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目的精准教学。

(2)教育大数据有助于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结果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的评价。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大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样的数据过于片面,无法客观反映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目的,通过各种智能的教学系统,自动监控、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情况,并实时反馈给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查询并生成可视化的综合性评价报告。教师可以根据评价报告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报告及时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教育管理者可以根据评价报告及时掌握学生的整体表现情况和个体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可以跟踪教师的教学过程,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3)教育大数据有助于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一张试卷的考试分数往往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指标,这偏离了数据分析的本质,结合教学平台及教学评价系统收集到学生日常情况数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评价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使学习成绩的评定更科学合理。

三、结语

教育大数据的持续收集和应用可以使技术服务于教学,教师服务于学生,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所以教师也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合理的利用教育大数据,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向教育信息化2.0迈进。

参考文献:

[1]黄孝华,刘红霞,杨超,樊新,张发爱.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8.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均表现出高度重视,我国也对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教育大数据在驱动教学改革、支撑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助力精准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数据;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大数据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罗芸茜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文档

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教育大数据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探索68作者简介:罗芸茜(1984—),女,汉族,广西陆川人。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管理。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从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当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依托数字化为学生创设的资源库、学习系统、考试系统等网络化学习环境已基本形成,但是这仅仅只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简单融合,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教育信息化2.0要求将大数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