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动火作业危险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06:11
文档

动火作业危险源

动火作业危险源及防范措施1、施工人员私自动火导致后果:火灾,人员伤亡,爆炸L=3,E=2,C=15,D=LEC=90;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原则,即禁止无动火票证动火,禁止无监护人动火,禁止消防器材不落实动火,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动火。2、动火前未注意周围区域是否可以动火导致后果: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L=1,E=2,C=7,D=LEC=14;危险等级:1;危险程度:稍有危险,可被接受应对措施:动火人员动火前注意周围环境,并对周围环境的安全
推荐度:
导读动火作业危险源及防范措施1、施工人员私自动火导致后果:火灾,人员伤亡,爆炸L=3,E=2,C=15,D=LEC=90;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原则,即禁止无动火票证动火,禁止无监护人动火,禁止消防器材不落实动火,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动火。2、动火前未注意周围区域是否可以动火导致后果: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L=1,E=2,C=7,D=LEC=14;危险等级:1;危险程度:稍有危险,可被接受应对措施:动火人员动火前注意周围环境,并对周围环境的安全
动火作业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1、施工人员私自动火

导致后果:火灾,人员伤亡,爆炸

L=3 ,E=2,C=15 ,D=LEC=90 ;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原则,即禁止无动火票证动火,禁止无监护人动火,禁止消防器材不落实动火,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动火。

2、动火前未注意周围区域是否可以动火

导致后果: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L=1,E=2,C=7 ,D=LEC=14;危险等级:1;危险程度:稍有危险,可被接受

应对措施:动火人员动火前注意周围环境,并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非常了解;动火区域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首先进行清理或进行隔离。

3、动火作业中,无人监火

导致后果:火灾

L=3 ,E=2,C=15 ,D=LEC=90 ;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应对措施:动火区域应设置专人进行监火,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4、动火区域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材料或工种作业

导致后果:人员伤亡、火灾、爆炸

L=1 ,E=6,C=15 ,D=LEC=90 ;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应对措施: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5、气割作业人员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之间安全距离不足

导致后果:爆炸

L=1 ,E=2,C=7 ,D=LEC=14;危险等级:1; 危险程度:稍有危险,需要注意

    应对措施:作业人员作业前要确保氧气瓶、乙炔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5m。

6、气割人员作业结束后,未关闭气瓶阀门

导致后果:爆炸

L=1 ,E=3,C=15 ,D=LEC=45;危险等级:2; 危险程度: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应对措施: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告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作业结束后严禁把割把放置在现场,作业结束后或中途离开时应及时把氧气瓶、乙炔气瓶阀门关闭。

文档

动火作业危险源

动火作业危险源及防范措施1、施工人员私自动火导致后果:火灾,人员伤亡,爆炸L=3,E=2,C=15,D=LEC=90;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原则,即禁止无动火票证动火,禁止无监护人动火,禁止消防器材不落实动火,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动火。2、动火前未注意周围区域是否可以动火导致后果: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L=1,E=2,C=7,D=LEC=14;危险等级:1;危险程度:稍有危险,可被接受应对措施:动火人员动火前注意周围环境,并对周围环境的安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