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施工人员私自动火
导致后果:火灾,人员伤亡,爆炸
L=3 ,E=2,C=15 ,D=LEC=90 ;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原则,即禁止无动火票证动火,禁止无监护人动火,禁止消防器材不落实动火,禁止与动火票内容不符动火。
2、动火前未注意周围区域是否可以动火
导致后果: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L=1,E=2,C=7 ,D=LEC=14;危险等级:1;危险程度:稍有危险,可被接受
应对措施:动火人员动火前注意周围环境,并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非常了解;动火区域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首先进行清理或进行隔离。
3、动火作业中,无人监火
导致后果:火灾
L=3 ,E=2,C=15 ,D=LEC=90 ;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应对措施:动火区域应设置专人进行监火,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4、动火区域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材料或工种作业
导致后果:人员伤亡、火灾、爆炸
L=1 ,E=6,C=15 ,D=LEC=90 ;危险等级:3;危险程度: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应对措施: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5、气割作业人员作业时,氧气瓶、乙炔气瓶之间安全距离不足
导致后果:爆炸
L=1 ,E=2,C=7 ,D=LEC=14;危险等级:1; 危险程度:稍有危险,需要注意
应对措施:作业人员作业前要确保氧气瓶、乙炔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5m。
6、气割人员作业结束后,未关闭气瓶阀门
导致后果:爆炸
L=1 ,E=3,C=15 ,D=LEC=45;危险等级:2; 危险程度: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应对措施: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告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作业结束后严禁把割把放置在现场,作业结束后或中途离开时应及时把氧气瓶、乙炔气瓶阀门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