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05:18
文档

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的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
推荐度:
导读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的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
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的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端居》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即闲居之意。首句所写是诗人在盼远方来信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叹息,怅然若失。次句写出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夜不能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文档

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李商隐《端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的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