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境内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为1-7,陇南为9-15.年均降水量。年均降水量391.3毫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2487.5小时,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小时,是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陇南为1800-2300小时,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小时。
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干旱是甘肃省最主要的的气象灾害,干旱出现频率高,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按出现时间划分,影响较大的干旱有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甘肃是全国四大泥石流危害区之一,全省87个县(市,区)中53个发生过泥石流灾害。陇南市泥石流在全省占绝对多数。
虽然气候干燥,气象灾害比较严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2014年02月21日江湖浪子谢西湖于陕西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