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预测卷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07:21
文档

2013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预测卷二

2013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预测卷二命题人:张良炉(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嫌恶(wù)哂笑(xī)千山万壑(hè)B.抽噎(yē)招徕(lái)强聒不舍(guō)C.晌午(xiǎnɡ)奔丧(sāng)断壁残垣(yuán)D.媲美(pì)狩猎(shòu)拈轻怕重(zh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摩挲颔首低眉苦心孤意B.记讳恪尽职守鳞次栉比C.亵渎眼花缭
推荐度:
导读2013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预测卷二命题人:张良炉(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嫌恶(wù)哂笑(xī)千山万壑(hè)B.抽噎(yē)招徕(lái)强聒不舍(guō)C.晌午(xiǎnɡ)奔丧(sāng)断壁残垣(yuán)D.媲美(pì)狩猎(shòu)拈轻怕重(zh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摩挲颔首低眉苦心孤意B.记讳恪尽职守鳞次栉比C.亵渎眼花缭
2013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预测卷二

命题人:张良炉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嫌恶(wù)        哂笑(xī)      千山万壑(hè)

   B. 抽噎(yē)      招徕(lái)      强聒不舍(guō)

   C. 晌午(xiǎnɡ)   奔丧(sāng)    断壁残垣(yuán)

   D. 媲美(pì)      狩猎(shòu)    拈轻怕重(zhā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摩挲      颔首低眉      苦心孤意

   B. 记讳      恪尽职守      鳞次栉比

   C. 亵渎      眼花缭乱      冥思遐想

   D. 馈赠      粗制滥造      消声匿迹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记者发现银行收费缺乏统一标准,比如转账手续费几家银行间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B.最近农产品如大葱、鸡蛋、白菜的价格变化抑扬顿挫,广大市民怨声连连。

   C.山西省寿阳县一家火锅店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伤,真是骇人听闻。

   D.我们要学会做一个豁然开朗的人,无论遭受什么挫折都要坦然面对。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经过几个月的评选,20名老师被评为2012年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B.讲述了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30年的人生故事的《独自上场》一书是由李娜所写的自传。

   C.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我国商品过度包装现象非常严重。

   D.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你打电话给你的老师,你老师的儿子接了电话,你对他说:“请问家父在吗?我找他有事。”

   B.你带同学小胡去你家玩,你对你妈妈介绍说:“妈妈,这是我的同学小胡,快去倒茶,一定要好好招待!”

   C.李雷去采访刚获得作文大赛一等奖韩梅梅:“韩梅梅同学,祝贺你获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些作文的经验吗?”

   D.一位顾客向售货员询问商品的相关信息,售货员说:“别问了,标签上面都有,自己看,爱买不买。”

6.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车行在千里一色的大戈壁上,无言的大自然是那么的寥廓!这时候怎能不感觉到戈壁的大美呢?或见一只苍鹰,盘旋在天,孤独而自在,            ;或见大片羊群,低头疾进,紧张而肃穆,             ;或见三五峰驼,散立荒野,坚定而。

①像那俯瞰风动沙流的侦察机            ②宛若因掉队而在寻找队伍的士兵

③像是一群迅速移动着的白色蚂蚁       ④颇似那在山林间悠闲散步的隐士    

A. ④①       B. ②③      C. ②①      D. ④③

7.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认为“只有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为人类的而斗争——这一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生才有意义。”

   B. 东京禁军教头的“豹子头”林冲因太尉高俅的陷害而被逼上梁山,当时梁山泊寨主王伦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林冲“火并王伦”后做了寨主,后又让位于宋江。

   C.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D.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愿望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黄包车,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祥子因此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而变得自甘堕落。 

8.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开头两句中“金樽美酒”、“玉盘珍馐”描绘了一幅欢乐的宴会场面,但此时诗人却内心苦闷。

  B. 第五、六句用坚冰塞川、大雪满山来象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艰险险阻。

  C. 第七、八句中诗人描写了自己闲来无事去垂钓和梦境中的景象,这是诗人在遭遇困境后的一种排解。

  D.结尾两句一扫前面的急切不安,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诗人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豆腐渣的魅力

云无心

    在多数情况下,“豆腐渣”这个词都是负面的形象。就像它的本意——制作豆浆时产生的残渣——一个“渣”字也显示了人们对它的态度,基本上就是没用的废品。但豆腐渣是否就是一团渣呢?

    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它实在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豆腐渣是一种极为优质的食品,主要含有三类营养成分:蛋白质是常见的植物蛋白中唯一的优质蛋白;脂肪中主要是不饱和脂肪,与动物脂肪相比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而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膳食纤维,只增加饱腹感而不产生热量,从而有利于控制体重。而且,其中还有一些可溶性的纤维能够被肠道菌群发酵,产生一些有助健康的小分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益生元”作用。

    不过,作为食品,豆腐渣实在难吃。虽然膳食纤维对健康大有好处,但是不可溶膳食纤维往往口感粗糙、一进口就满嘴钻,就像吃了一口粉笔灰。再有营养的东西,难吃也就没有号召力。

     要充分利用豆腐渣的营养,就必须改善它的口感。一种传统的办法是把它进行发酵。蛋白质在发酵中会被水解成氨基酸或者多肽,会产生浓郁的香味。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充分发酵之后就可以得到酱油。而豆腐渣中的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产生不了那么浓郁的味道,也就难以成为酱油。不过,发酵中也会产生一些水解纤维的酶。膳食纤维经过一定程度的水解,口感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经过发酵的豆腐渣,也被称为“豆豉”。虽然跟大豆做的真正的豆豉不同,也还是可以算作一种风味小食品。

    不过发酵毕竟很麻烦,直接改善口感的思路就是把豆腐渣打得更细,然后加到其他食物中。打细后的豆腐渣,最简单的就是加入鸡蛋,做成“豆渣鸡蛋饼”。要把它做成“饼”,要么加入比较多的鸡蛋,要么加入一些面粉。在适当的比例之下,再加入合适的调料,“豆渣鸡蛋饼”几乎没有“豆腐渣”的口感,在营养、口感和风味上能达到很好的统一。当然,直接把它加到面粉中,用来蒸馒头、烤面包,也都是不错的渠道。

(选自《饮食科学》2012年第9期,有删改)

9. 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间顺序       B.因果顺序      C.逻辑顺序     D.总分顺序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

   A. 一个“渣”字也显示了人们对它的态度,基本上就是没用的废品。

   B. 不可溶膳食纤维往往口感粗糙、一进口就满嘴钻,就像吃了一口粉笔灰。

   C.豆腐渣是一种极为优质的食品,主要含有三类营养成分。   

   D.膳食纤维经过一定程度的水解,口感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11. 根据原文文意,下列与豆腐渣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豆腐渣是一种极为优质的食品,但人们认为它基本上就是没用的废品。

  B. 豆腐渣主要的三类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C. 豆腐渣经过充分发酵之后,会产生浓郁的味道并能成为酱油。

  D. 改善豆腐渣的口感的办法有发酵、打细加到其他食物中。

12.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 豆腐渣中的膳食纤维,只增加饱腹感而不产生热量,有利于控制体重。

  B. 豆腐渣除了含有营养成分外,还有一些能起到“益生元”作用的小分子——可溶性的纤维。

  C. 豆腐渣经过发酵后被称为“豆豉”,与用大豆发酵制作的豆豉没有什么区别。 

  D. “豆渣鸡蛋饼”没有“豆腐渣”的口感,在营养、口感和风味上能达到很好的统一。

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16~19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一)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 肉食者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 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 公与之乘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入见                  见渔人,乃大惊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C.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D.遂逐齐师               遂迷,不复得路

15.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曹刿并非是“肉食者”,不仅关心国事,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

  B.鲁国是弱国而齐国是强国,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基础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文中仅用“将鼓、将驰”就将鲁庄公的鲁莽少谋表现得活灵活现,可见鲁庄公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D. 本文详细介绍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彼竭我盈,故克之。

(二)前倨后恭

裴佶常①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清望②。佶至其居,会朝退,浩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迄,门者报曰:“寿州崔使君③候。”姑父怒,呵门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馔④,又令秣马、饭仆。佶曰:“前何倨?后何恭?”及入门,有喜色,揖佶而曰:“憩外舍。”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赠官絁⑤千匹。                               

(选自王谠《唐语林》)

【注释】①常:通“尝”,曾经。②清望:清白的名望,受人敬重。③寿州崔使君:即上文的崔昭。④馔(zhuàn):饮食,吃喝。⑤絁(shī):古时一种粗绸子。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呵门者,将鞭之

   (2)憩外舍      

18.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赠官絁千匹。

19. 裴佶的姑父对崔昭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根据文中内容谈谈你对裴佶的姑父的评价。(2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 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达崇高爱国情怀和坚贞民族气节的句子是:           ?

              。

(6)请完整默写刘禹锡的《秋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共6分)

21. 学校在世界水日(3月22日)到来之前,开展了“节水护水我先行”系列活动。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1)你看到了右边这幅插图,请简要说明这幅插图的内容并为它取一个名字。(4分)

内容:                                                 

                                                       

                                                       

名字:                              

(2)节约用水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小明从妈妈那里学到了厨房节水一些小妙招来和同学们分享。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写出两条节水小妙招来。(2分)

清洗炊具时,如果油污过重,先用纸擦掉油污,再用水冲洗;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用淘米水先清洗一遍餐具,再用自来水洗。

   

六、现代文阅读(共14分)

高处的药匣

刘心武  

①他头一次把女朋友带回家,那姑娘在厨房去帮助未来的婆婆烧菜,他和父亲坐在厅里看电视,忽听厨房里传出“哎哟”一声,女朋友竟不慎烫伤了手指,他母亲心疼得握住那手指头不住地吹气,又大声呼叫他父亲:“快拿獾油来!”

②父亲便赶忙去往书房,书房的一排书柜,靠门的那架最高一格只摆了半边书,剩下的那个空间放着一只藤编匣子,那是他家的药箱。

  ③父亲身材高瘦,伸臂熟练地取下了药匣,他接过,麻利地取出獾油,送过去,母亲赶紧给未来的儿媳妇手指抹獾油。母亲埋怨父亲:“药匣子总搁那么高,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陋俗!我早说过獾油应该就放在厨房,谁会弄错了?我能拿獾油煎锅贴给你们吃吗?”

④女朋友跟他独处时,问他,爸爸那“陋俗”是怎么形成的?他坦白,是因为他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嘴馋得惊人,见着跟糖果、豆子差不多的东西,就抓起来往嘴里送,有次竟把母亲刚买回来的红色圆衣扣也搁嘴里了,父亲看见赶紧设法给掏了出来,从此以后,除了跟他讲道理——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搁嘴里吃的,就特别注意,不让会误解为糖果的东西再搁在他够得着的地方,尤其药品,他从四岁起,就记得他家的药箱搁在书柜高处,他就是搭着椅子,伸长胳膊,也够不着的。女朋友听了笑麻:“你小时候怎么那么弱智啊!怪不得,是你的‘陋习’,才引出了你家的‘陋俗’。”

⑤有情人终成眷属,女朋友跟公婆熟了,他也跟岳父母熟了。比较起来,他的父亲,算得一个闷人。他坦言,上中学的时候,最怕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的父亲》。中学的语文教师,也曾在他作文为难时,启发他:“你父亲虽然寡言,总还会有几句暖你心的话语,你要仔细回想,想起来,写出来,你的作文一定不错。”他也曾努力地回想,实在想不出,只好硬编胡诌几句。但是,现在他很后悔,想不出话语来,难道就想不出那默默的动作吗?

⑥他记得,父亲把那藤匣取下来,戴上老花眼镜,耐心地整理里面的药品,凡已经过期或接近过期的,一定淘汰;那些说明书,买来时看过,却还要一一温习;还会在一只干净盘子里,将有的药片用小刀——那小刀先用医用酒精消过毒——剖分为1/2或1/4,再装进同一药品的空瓶里,并在瓶体上贴上一块橡皮膏,又在橡皮膏上写上他的小名。原来是根据说明书上的提示,他作为儿童,药量要减半或再减半,这种做法到他13岁以后才中止。

⑦但是到上了大学,他才渐渐懂得,父亲对他的爱,尽在不言中。总怕他错拿药品当零食,因而把家里药箱一直放到高处,甚至他已经长大成人,也还惯性地那样摆放,母亲和他身体也都不错,很少用药,因此虽然取药时偶有烦言,却也始终没有将家用药匣改换地方摆放,住房几次重新装修,书柜也更新几次,靠门的书柜最高一格,总还摆着那只藤匣。

  ⑧如今他和妻子回家看望,父亲明显衰老了。父亲血压不稳定,需要经常服用相关药品,母亲为了他取用方便,就把藤匣搁在长沙发前的茶几上。那天父亲倚在沙发上养神,见他和妻子来了,慈蔼地点头,嘱咐老伴:“还把这藤匣放在高处吧。”母亲问:“为什么?”他下巴朝儿媳妇隆起的肚子那里点点,于是母亲和小两口都懂得,第三代很快来临,要当爷爷的他,仍牢记着许多药品说明书上那句免不了的话:“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而他也体会到,那高放的药匣,已经成为他家伦常之爱的一个特征,甚至会成为一种传统,一直流传下去。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22. 按要求填空。(4分)

(1)第④段属于___________的记叙方式,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文中与第⑦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是:                                   。(2分)

23. 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1)父亲身材高瘦,伸臂熟练地取下了药匣,他接过,麻利地取出獾油,送过去,母亲赶紧给未来的儿媳妇手指抹獾油。 

(2)那高放的药匣,已经成为他家伦常之爱的一个特征,甚至会成为一种传统,一直流传下去。

 

24.第⑥段中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表现父爱,可取“父爱无声”之类的题目,但作者却以“高处的药匣”为题,请说说这样拟题的好处。(3分)

七.  作文(50分)

26.  请以“收藏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信息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及解析

试卷综述

本套模拟卷在试卷结构、题型设计、文本选择、考点分布等方面与2012年南宁中考语文试题基本保持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试题素材新颖、紧扣时代。如山西火锅爆炸案、“遥感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更体现了地方特色。

2.生活气息浓厚、贴近考生。试卷中涉及的“农产品价格变动”“商品过度包装”“豆腐渣”“节约用水”及现代文阅读中“放在高处的药匣”等题材都是考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这些素材使整张试卷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给考生一种亲切感。

3.考查全面、难度适中。本套试卷以2012年南宁中考语文试卷为参照,试题总体难度不大。有部分考点为轮考点:如找相呼应的句子、标题的好处。

总之,本套试卷坚持全面考查、面对大多数考生的方针,取法历年中考试卷又不拘泥于某一套试卷,对考生适应中考试卷及提升应考能力有较大帮助。

亮点描述

亮点题号亮点描述
新信息3、4

山西火锅爆炸案、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遥感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
易错题3、7、8

成语的运用、名著阅读和对古诗的赏析易出错
较难题19、25

评价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人物、标题的妙处
 新题型:

21(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节水小妙招
1. B(2分)【解析】A项中“哂”应读“shěn”;C项中“晌”应读“shǎng”; D项中“拈”应读“niān”。 

2. C(2分)【解析】A项中“意”应为“诣”;B项中“记”应为“忌”;D项中“消”应为“销”。

举一反三  错别字的类型:①增减笔画;②偏旁误用,如把“忌讳” 写为“记讳”;③形近字错误,如把“销声匿迹”写成“消声匿迹”;④同音字错误,如把“苦心孤诣”写为“苦心孤意”。

3. C(2分)【解析】A项“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此处用于收费标准有差别,对象错误。B项“抑扬顿挫”指声音或文章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用在价格的变动,对象不当。D项“豁然开朗”指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不能用开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质。

4. D(2分)【解析】A项主语“老师”与宾语“荣誉称号”搭配不当,应去掉“荣誉称号”;B项语意重复,“由李娜所写的”与“自传”重复,改为“李娜的自传”;C项前后矛盾,应去掉“超过”或“左右”。

举一反三 病句的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表意不明;⑤句式杂糅;⑥不合逻辑。

5. C(2分)【解析】A项中“家父”一词使用对象错误,“家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称被人的父亲应该用“令尊”;B项“你”对妈妈说的话像是在命令,对长辈应尊重;D项“售货员”面对顾客的询问回答态度恶劣。

举一反三  语言得体,要讲究场合、对象并把握分寸,还要注意语气与态度。另外对于一些敬辞、谦辞的使用也要有所了解。

6. D(2分)【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与前面描述对象相对应的句子,即判断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孤独而自在”与④中的“悠闲散步的隐士”语意一致;“低头疾进”的“大片羊群”与“一群迅速移动着的白色蚂蚁”有一定的相似性,故选D。

7. B(2分)【解析】林冲“火并王伦”后并没有做寨主,而是晁盖做了寨主。

8. C(2分)【解析】C项中运用了吕尚垂钓和伊尹梦日两个典故,并不是李白垂钓和做梦 。

举一反三 对于此类古诗词的赏析,选项一般会牵涉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描写内容、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甚至重点词句的解释。对于教材上的相关注释,能记住的一定要记住。

9. C(2分)【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文章第①段先提出豆腐渣是否是废品的问题,紧接着交代了豆腐渣的营养价值所在,最后还介绍了几种改善豆腐渣口感的办法。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故运用了逻辑顺序。

10. B(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B项中“粉笔灰”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生动,不是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11.C(2分)【解析】此题考查说明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将各选项准确定位在各段落,看是否符合原文意思。豆腐渣由于蛋白质含量不高,发酵之后并不能成为酱油。故选C。

12. A(2分)【解析】B项中的可溶性的纤维属于碳水化合物,是豆腐渣中的营养成分;C项应为“豆腐渣经过发酵后被称为“豆豉”,但与大豆做的真正的豆豉不同”;D项应为“‘豆渣鸡蛋饼’几乎没有“豆腐渣”的口感,在营养、口感和风味上能达到很好的统一”。

举一反三  此类考查考生对说明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的题目唯一的法宝就是细心,将选项中的相关语句与选文进行比对,注意选项与选文中的差别,切忌主观臆断。

13. B(2分)【解析】B项均为“见识浅陋”的意思;A项“间”分别是“参与”“夹杂”的意思;C项“加”分别是“虚报”“增加”的意思;D项“乘”分别是“乘车”“计量单位,四马一车为一乘”的意思。

14. C(2分)【解析】C项“虽”均为“表假设,即使”的意思;A项“乃”分别为“于是,就”和“竟然”的意思;B项“也”分别“表肯定语气”“表疑问语气”;D项“遂”分别是“于是,就”和“终于”的意思。

15. C(2分)【解析】鲁庄公虽有少谋之处,但能从善如流,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完全否定,C项表述过于绝对。

16. (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齐军士气低落我军士气正盛,所以能打败齐军。(4分)

【解析】这两个句子在教材注释中都有解释。都是翻译时应注意一些规则和技巧,如省略成分要补出,修辞格要翻译恰当,倒装句的结构处理,个别特殊句的扩充或凝缩等。本题中考生要注意(1)句的 “所”字机构和“必以分人”中省略了“之”,(2)句的 “竭”“盈”的含义,要结合语境翻译。

17. (1)鞭打(2)休息(2分)

举一反三  在课外文言文中考查词语释义,看似难,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如“鞭”在七上《童趣》中出现,“憩”虽在课内文言文中未出现,但根据“休憩”一词,很容易解释。

18. 裴佶的姑父还没有走下台阶,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来,原来是崔昭送的千匹官家的粗绸子。(2分)

【解析】翻译文言语句,注意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漏译或增译,不随意改变原句的句式特点。做到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要求和习惯。本题中要补全省略的内容,如“未下阶”前的主语;“赠”要翻译成“崔昭送的”。

19. 示例:裴佶的姑父对崔昭的态度前倨后恭,源自崔昭送给了他千匹官家的粗绸子,他看似名声清白,实际上也是个贪官。裴佶的姑父是个表里不一的人。(2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理解与思维延展的能力。

【参考译文】裴佶曾经说过,他小的时候姑父在朝做官,有着清白的名望,受人敬重。裴佶到姑父家里去,正好碰上他姑父退朝回来,深深叹息说:”崔昭是什么样的人啊?居然大家都赞美他,他必定是善于行贿的人。像这样的人在怎么不乱朝纲啊?”话还没说完,看门的人来报告说:“寿州的崔使君在等候”。姑父很生气,呵斥看门人,准备鞭打他。过了好久,扎上腰带整理好衣冠勉强出去见他。不一会,催着命令下人上茶,又命令准备好的酒菜,又命令给客人的马喂食,给客人的仆人吃饭。裴佶问:“开始时怎么那么倨傲,后来又怎么那么恭敬呢?”等姑父会客完了回来时,面带喜色,对裴佶作个揖说道:“去外面的房子中休息。”裴佶的姑父还没有走下台阶,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来,原来是崔昭送的千匹官家的粗绸子。

20. (1)君子好逑(2)此夜曲中闻折柳(3)把酒问青天(4)苟全性命于乱世(5)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6)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每空1分,共10分)

21. (1)内容:插画的主体是人的一只弯着的右手,食指的末端是一个水龙头,从水龙头滴出来了一滴血液。(3分)

         名字:浪费水即流血(4分)

(2)示例:①洗手、洗脸、刷牙时,要及时关闭水龙头;②能手洗的衣物不用洗衣机;③用洗菜、淘米的水冲厕所。(2分)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出题新颖,紧密结合生活。回答第(1)题,要仔细读图,要指出从手指尖流出的不是水滴是血液。回答第(2)题需要考生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生活中的节水小妙招。

22. (1)插叙;交代药匣放在高处的根源在于他小时候见着跟糖果、豆子差不多的东西,就抓起来往嘴里送。(2分)

(2)“药匣子总搁那么高,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陋俗!”或“他从四岁起,就记得他家的药箱搁在书柜高处,他就是搭着椅子,伸长胳膊,也够不着的。(呼应的句子有两个,写出其中之一即可)(2分)

【解析】 (1)题考查的记叙方式及其作用。在初中阶段应掌握三种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全文总体上是从前写到后,但第④段是回忆,补充交待了父亲“陋俗”形成的原因,使叙述更加完整。(2)题考查对写作技巧的理解能力。相互照应的句子,有的有相同的词语,有的基本的意思相同,如第⑦段画线句子说的是“药匣一直放在高处”,按照这个意思去寻找,很快就能找到。

23. (1)“熟练”本意是熟知并做来顺手,此处用于描写父亲取药匣的动作,反映了家里的药匣一直是父亲在取,与后文家里的药匣一直防在书柜上面相印证。(2分)

(2)“传统”指世代相传、过去留下来的某些做法、观念等。父亲为防止他乱吃药而将药匣放在高处,家里的第三代即将出生,父亲生病要经常用药,虽然取放不方便也一直坚持,而他应该也会像父亲一样坚持下去。(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分析能力。回答时,先思考“熟练”“传统”的本义,再联系具体语境分析其语境义。

24. 第⑥段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详细地写了父亲整理药品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父亲的细心与周到无比传达出深深的父爱。(3分)

【解析】此题考查动作描写的作用。“戴上老花眼镜”表示父亲重视,“将有的药片用小刀——那小刀先用医用酒精消过毒——剖分为1/2或1/4”表明父亲考虑周到,“并在瓶体上贴上一块橡皮膏,又在橡皮膏上写上他的小名”更是展现了父亲的细心之处。而这些默默的动作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父爱。

举一反三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方法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5. ①药匣是文章的叙事线索;②表现父爱的角度不落俗套,以小见大;③题目新颖,比“父爱无声”更吸引人。(三点任答两点的3分,答一点得1分)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标题立意的理解能力。一方面交代了文章的叙事线索,更重要的是以一直放在高处的药匣为角度去表现父爱,而且此标题比“父爱无声”之类的题目要新颖。

举一反三 记叙文的标题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种: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5.语带双关具有象征意义;6.吸引读者兴趣。

26. (50分)【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审题上基本上没有难度,本文的写作重点是收藏的对象。什么东西值得收藏?是一件礼物?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句话?其实都可以,并不仅仅只是阳光、信念、勇气、鼓励、教训这些。写清楚你为什么选择这种东西作为收藏的对象,以及收藏的对象给自己的意义。

文档

2013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预测卷二

2013年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预测卷二命题人:张良炉(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嫌恶(wù)哂笑(xī)千山万壑(hè)B.抽噎(yē)招徕(lái)强聒不舍(guō)C.晌午(xiǎnɡ)奔丧(sāng)断壁残垣(yuán)D.媲美(pì)狩猎(shòu)拈轻怕重(zh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摩挲颔首低眉苦心孤意B.记讳恪尽职守鳞次栉比C.亵渎眼花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