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1)JIT
准时生产(JIT):JIT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2)PDM
产品数据管理(PDM):PDM是以软件技术为基础,能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集成 到一起的技术。
(3)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LM是PDM思想的延伸,它强调对产品生命周期内跨越供应链
和销售链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PDM功能仅是PLM功能的一个子集。
(4)MRP
物料需求计划(MRP):MRP被定义为:“一个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等功能。”
(5)MRPII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MRPⅡ是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它能让企业对其生产系统和经营活动建立一种计划模型,以便管理和平衡企业的制造资源和经营任务的需求。
(6)ERP
企业资源计划(ERP):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生产的思想。
(7)CRM
客户关系管理(CRM):一种思想(把企业的客户视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要通过深入
的客户分析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一种管理机制(以客户为中心来构筑企业架构,体现在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环节)。一种管理技术(商业实践、呼叫中心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结合成新的业务解决方案)。
(8)SCM
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就是协调企业之间(从供应商到顾客)整个链条上或网络
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将狭义的企业内部业务扩展为广义的行业供应链。
(9)BPR
业务流程重组(BPR):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和改造对象,以关心和满足用户(指过程的接受
者和使用者,包括企业内外的用户)的需求为目的,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起面向流程的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在速度、质量、效率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经营能力的巨大提高
(10)MES
制造管理系统(MES):在产品从工单发出到成品产出的过程中扮演生产活动最佳化的信息
传递者。事件发生异常时,借助实时正确的信息、生产执行系统规范、原始工作情况、数据显示及反馈,作出快速的响应,以减少无增值的生产活动,提高工厂生产流程的效率。
(11)信息福利
信息福利:直接:取决于他们各自消费多少信息商品和服务。间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一种“体系性活动”,通过增加物质产品的产出使得既有的福利边界向上移动。
(12)契约线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 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13)信息市场失灵
信息市场失灵: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14)信息资源有效配置
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涵义即为在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条件下对信息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安排。
(15)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1、私有信息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公共信息;2、是一个信息产权租让的过程,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免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