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代码:00384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 B )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过渡期
2.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D )
A.由笼统到分化 B.由具体到抽象
C.由被动到主动 D.由不齐全到齐全
3.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B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D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5.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 )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6.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 C )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的时期是( B )
A.1~2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D )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9.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 C )
A.个性形成的作用 B.认知发展的作用
C.交往发展的作用 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10.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1.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 C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12.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B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始终很大 D.始终很小
13.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 A )
A.有意注意在先 B.无意注意在先
C.有意后注意在先 D.三者无所谓先后
1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岁儿童属于( B )
A.新生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15.我们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能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A )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2、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最近发展区
指儿童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17.情境言语
指只有在结合具体情境时才能使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段动作辅助和补充的言语
18.具体形象思维
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19.亲社会行为
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援助、谦让等
20.意志
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3、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P77
(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
(3)感觉和直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2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有哪些基本特点?P391
(1)发展的高速度
(2)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3)发展的持续性和阶段性
23.学前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P276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的外露到内隐
24.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含哪些方面?P356
(1)亲子关系的发展
(2)同伴关系的发展
(3)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4)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P126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比如,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常常会被幼儿在无意中记住,而且效果比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开始有意识地记住一些事情。
②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幼儿时期,机械记忆用得比较多,一首不理解的儿歌,幼儿通过反复记忆也能把它记住。但如果这首儿童被幼儿理解了,即幼儿使用了意义记忆,则效果就比机械记忆好得多。
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幼儿时期对带有具体形象的事物记忆效果好,对语词的记忆效果比较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④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4、5岁的幼儿开始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分类,记忆能力逐渐增强。
26.联系实际谈谈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P50
①好问、好学。
5~6岁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他们喜欢探索,还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收音机能说话,电视机里那些人躲在哪里。5~6岁儿童喜欢学习。他们喜欢动脑筋,做算术题、编故事、编谜语、下棋等等,都是他们喜欢的活动。每当学到一些新知识或解答一些智力活动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很满足。
②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
5~6岁儿童已经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如能将物体图片按照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运用已经学会的一些概念,如能发现生活环境中的“三角形”;对因果关系有所理解,懂得物体沉浮的原因等。
③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儿童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如在观察活动中能学会按一定的方向或路线观察;在注意活动中,能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能用默默地跟着念、复述等方式帮助记忆。
④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兴趣,如有的爱玩球,有的爱看书;情绪也变得比较稳定、不那么外露。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
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像的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
a)兰兰画画能够先想后画,虽然有时偏离主题,但能够很快自动回到主题上来。这说明中班幼儿想象虽然仍以无意性为主,但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兰兰注意自己画得像不像,表明幼儿开始能对自己的想象活动成果进行评价,这也是有意想象开始发展的表现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像。
培养幼儿有意想象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成人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象活动并启发幼儿明确活动主题
b)准备有关活动材料,如玩具、绘画材料等
c)成人及时给予言语提示,使幼儿想象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
d)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