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改革给初中历史老师带来活力和动力,大部分初中历史老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潜心研究课标、教材、教学理念,使初中历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但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初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照本宣科
学科知识薄弱,相关知识贫乏,在教学中以本为本,僵硬无味。
问题二:无章无法
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组织、方法的运用,让听者感觉杂乱无章,收获甚微。
问题三:无纲无椐
不看新课标,无根据地讲授新教材。
问题四:依依不舍
对传统的“填鸭式”不离不弃,老师承包了课堂90%以上的时间。对旧教材情有独衷。
问题五:懵懵懂懂
对新理念的认识有偏向。对任何课型都千篇一律地使用同种方式,或一堂课,把老师新掌握的新教法、学法全搬上课堂,走马观花,学生的知、能、情三维目的的达标率却很低。 究其上述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考试影响
从学校的角度看,中学老师的装备,都为中考效劳。历史学科多年不参加中考。历史老师中精英多被充实到语、数、英、理、化队伍中,相反把老师队伍薄弱群体移到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队伍参差不齐。
从老师的角度看,不参加中考的科目无压力,另外多年教历史的老师,书本那点知识已烂熟于心,新教材“只是换汤不换药”,教学方式我行我素,有人听课临时作秀,这部分群体从思想底层,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老师的素质和教学技巧“老生常谈”。
二、受对新课程不重视程度的影响
从教育部开场施行新课程之时,我们在教研中就宣传、浸透新的教学理念。20xx年秋,我市开场使用新教材,我们开展了新教材培训、研讨课、片活动、定期深化到校调研指导等活动,目的是进步老师对新的理念,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解决老师教学活动中的困惑。经过一段时期调研我发现,新的教学理念并没引起有的学校指导和老师的重视。表现是:一、老师手中没课标,老师仅凭对教材理解备课,没有根据。二、大多老师手中只有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学习资料。
三、受老师自我因素的影响
1、回绝承受新的教学理念
许多老师常年的教学习惯已成定势,要把新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思想中,抛弃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很难承受的过程,所以,许多老师决然采用老方式授课。
2、对新理念理解有偏向
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所以有的老师认为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要学生动起来了就是一堂好课,在课堂教学表现的是:不管什么课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老师没有考虑,新课程老师的地位作用是什么?课堂教学中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是什么?一堂课知识、才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化了吗?
3、缺乏主动学习、合作的精神
老师综合素质的进步,对新教学观的理解程度,除了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外,主要因素是老师自身。大部分老师喜欢单打独斗,对身边大量可借鉴、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视而不见。如:我在调研中发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学科,有的老师综合才能很好,对新教材,新理念的运用驾轻就熟,而有的老师相差甚矣,问其常向别人学习、请教、讨论吗?其只是一笑了之。
4、缺乏研究、反思的精神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仅凭感觉,自己教学根据什么理论?自己教学是否适宜学生需要与开展?自己教学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少?等等问题,可能想都没想过,更不用提研究、反思。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是:
一、稳定队伍
各学校要稳定老师队伍,要克制师资参差不齐的困难,让历史老师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科定位,并能让每一位老师都能从初一带到初三,才能使老师义无反顾投入到本学科的学习当中,才能使每位老师学科知识体系化。学校努力给历史老师创造自我学习的条件,适当订阅一些杂志、报刊,学校给老师创造集体备课,学科评优等活动。
二、进步认识
学校、老师要加强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避其参不参与中考不谈,历史学科连接过去、现实与将来,它的开展是人类社会开展轨迹在人们意识形态和知识系统中的反映,故它是一门具有“价值理性”的综合性知识学科。可见,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历史学科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史教育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真正学好历史,对学生道德提升,人格开展起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促进其它学科的完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
三、加强学习
每位历史老师要重新审视自己与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与理念不断更新,科技突飞猛进,我们不进那么退,甚至被淘汰,更何况老师的职业要求我们终身学习,不断进取,适应社会开展与需求。如今,课程改革紧锣密鼓地在我们工作中进展,它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才能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带路人。 历史的重任,逼迫我们要学会以下几点:
1、学会学习
学习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知识;学习别人的;学习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理论,尽快从古老的教学理念的窠臼里拔出来。
2、学会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理论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展探究,对积累的经历进展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学会合作与交流
英国作家萧伯纳对思想交流有一个独到的比喻:“倘假设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假设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以上的思想,因此,老师在日长工作中要和同事们多合作交流,知识共享,让别人灵感引发自己的灵感;和学生多合作交流,教学相长;和指导、家长交流、合作,你的工作将得到更多支持。
4、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老师专业开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要学会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理论;使教学质量高效地进展;使教学经历理论化。同时,教学反思会促成我们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才能。
5、学会创新
创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老师要敢于从自己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从别人的经历中走出来,大胆尝试,从一切为了学生开展为宗旨,走出一条自我开展的新路,成为一名有特色的学生喜欢的历史老师。
以上是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