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1、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依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创建``````` 工程
2、质量保证体系
2.1体系概述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贯彻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坚定地走公司一贯倡导的“质量效益型”路子,将质量工作放在其它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以质量管理为龙头,在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服从质量,在质量与效益发生矛盾时服从质量。以质量目标为中心,以经济约束为手段,以工序控制为重点,加强质量工作的管理和内部监督,提高职工的质量自动控制能力,使工程质量处于有效的控制中,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1.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使质量目标分解到位,层层落实到人。
2.1.2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实行“双线”控制;一条是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总工负责,由项目各管理人员、班组长和班质量检查员组成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全过程质量实行自控。另一条是由公司总工程师领导下的公司质量保证部对项目工程质量实行强制的内部监督。该部与项目管理班子分离,单独行使“停工权”、“奖罚权”、“限令整改权”等权限,其工作职责,监督程序和权限等依照我司内部专门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1.3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制,并建立奖罚制度。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与公司总经理签定“创优良工程目标责任状”、项目按工程面积向公司交纳质量押金,达到“优良工程”优良标准,押金返回,并按工程面积对项目部进行奖励。
2.1.4各施工专业队、班组进场前,应先签订质量保证书,确定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并在每月结算中,按比例扣除一定的质量押金。根据目标的兑现情况,给予重奖重罚。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以便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并按管理责任制对管理层质量管理优劣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与年度工期奖挂钩,在各作业层中实施“定人员、定任务、定工期、定质量、定安全(含文明施工)、定报酬、定奖罚”的“七定”质量责任制,并跟踪落实,奖罚分明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2.1.5坚持“质量认证制”,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由公司质量保证部派驻的质检人员及时检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分项均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返工,并对责任班组及工序负责人进行处罚,使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在各自施工阶段得到保证,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2.1.6实行“质量工资制”。项目管理人员奖金与质量挂钩,生产一线工人实行优质优价,加大优良与合格间的差距。
2.2质量管理机构框图及人员组织机构
水绥二级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框图
2.3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基于本工程的项目管理以及IS09002质量体系的要求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程序及质量控制程序体系,该体系的全面反映本工程各项质量活动的控制程序,符合IS09002国际标准的要求。详见下页图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标段全面创优,还将采取以下主要保证措施:
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
利用现场质量标语、板报、上质量课、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使大家认识到质量第一、保证优质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观点,调动每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制定创优规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结合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制定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及影响工程质量的五个因素“人、机、料、法、环”上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2.1对人的管理:
在各施工阶段中项目部对项目的管理人员和进场工人进行宣传质量的重要性,人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思想,将质量意识灌输每个人的头脑,使每人在工作前应有创优夺杯的决心和标准。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杜绝有岗无人的现象。
把好人员的素质关,对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操作的工人要先培训、后上岗。上岗前还须对其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在操作过程中应对其进行中间检查,对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及时调换,将质量事故的苗头尽早消除。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2对施工机械的控制
2.3机械设备的选型
本着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使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原则,贯彻机械与施工相结合。
2.4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
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作为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达到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优良工程”质量的要求。
2.5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
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2.6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2.7大宗材料采用名牌产品
2.8把好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质量环节关,施工中使用各种材料和半成品,其质量、品种和规格都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和规范规定,且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2.9要求检验的材料要先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进场必须严格验收,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采购材料应选择质量可靠的厂家。
2.10材料的运输、储存按公司文件要求作好防护。
2.11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
2.12工程技术环境: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进行收集,制定相适应的基础开挖方案、季节性施工措施等。
2.13工程管理环境: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
2.14劳动环境
主要对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进行控制。
3、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组织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行政主管亲自挂帅。建立质量创优领导小组,下属施工队也设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各作业班组设质检员,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级质检人员实现质量创优目标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赋予他们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否决权。
质量管理过程中,我部将严格执行制度,即(1)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2)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3)质量责任挂牌制度(4)质量评定奖罚制度(5)质量定期检查制度(6)质量报告制度(7)竣工质量签证制度(8)重点工程把关制度。项目部每月一次、队每周一次组织定期工程质量检查;对每次检查的工程质量情况及时总结通报,奖优罚劣。各级质检人员坚持做好经常性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预防质量通病,杜绝质量事故,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
按规定标准设置中心实验室,配齐各种实验设备和计量器具及专职计量检测人员,积极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严格执行计量设备和器具的检定规程,保证取值的正确性。技术及实验人员要及时深入工地进行计量检测,以保证计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定期对各种计量检测实验器具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检测精度。
5、坚持标准化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施工中推行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依据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质量检验的有关规定,制定各种岗位的工作和作业标准。施工中,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依标准;规范施工,对标检查,按标奖罚,用标准规范作业行为。把好技术交底关,各分项工程均实行书面技术交底,做到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和标准施工。把好材料验收关,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明书或检验合格报告单,并进行规定的抽样试验,否则不准进场使用。把好操作程序和工序交接关,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要按标准进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把好质量评定关,质量检查评定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直到达标为止。
6、突出重点,严格质量管理点管理
针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以及质量关键部位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建立质量管理点。根据特点,编制特殊工程施工工艺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实施预测预防,进行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每一分项工程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施工质量。
7、开展QC小组活动,克服各种质量通病
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在创优过程中,进行技术攻关,狠抓薄弱环节,严格按工艺施工,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
三、保证施工工艺的只要技术措施
1、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每分项工程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2、坚持工艺试验制度
本合同段拟采用的新工艺、设计采用的新设计、重要的常规施工工艺等在第一次实施前,均安排试验单元进行工艺试验。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资源配置。
3、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受。
4、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写表格,双方签字。
5、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
“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未经换手复合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四、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保证砼质量的技术措施
(1)由于本标段使用的是自拌砼,在施工中要随时与拌合站取得联系,对其所生产的砼进行抽样试验。并督促他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合理选择混凝土所用材料,对水泥的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集料的筛分、细度模数、含泥量、粗集料的级配、压碎指标及水质等进行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采购使用。
混凝土的拌合采用有自动计量装置的强制式搅拌机,所用各项材料严格按重量投料,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混凝土远距离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2、保证路基填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1)路基填筑前对基底进行承载力检查,不合要求的采用换填加固措施,并对原地面清除杂物,进行填前碾压。
(2)路基填筑前对填料进行规定的土工试验,对达不到压实度要求的采取一定措施处理。
(3)路基填筑严格按路基试验段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摊铺碾压,用重型振动式压路机及冲击碾压实。
五、炎热季节砼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炎热高温季节对砼施工不利,高温会造成新拌砼失水、坍落度损失、假凝等不利影响,对养护期的砼会使水份蒸发迅速、造成养护湿度不够,最终对砼的强度、抗渗性、稳定性、抗化学侵蚀性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炎热季节也要受到影响,为保证质量,特制定如下保证措施。
1、调整配合比,设计炎热季节专用配合比:
项目经理部测试中心在炎热季节到来之前模拟环境进行专用配合比设计,采用加掺缓凝剂的方法,设计符合炎热季节要求的合适的砼及砂浆配合比。
2、调整砼浇筑时间:
尽量将砼浇筑时间调整到至夜间或温度较低时进行。
3、加强养护措施:
砼养护采用连续养护的方法,定作专门的滴水式养护管道,保持不间断洒水保证砼养护湿度,并对重要结构采用遮阳棚等方式防晒。
4、改善工作环境:
采取施工作业处遮阳、安置通风设备、减短每班作业时间、准备防暑药品等方法,改善工人作业环境,保证工人作业质量。
